努爾海霞
[摘 ?要:識字教學的方法有很多,如何從眾多的方法中找到適合每個學生個體、個性的方法呢?這還需要我們,乃至于更多的后繼者們來不斷地探索,還需要為全面、快速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展開更多、更好的嘗試。但不管探索和嘗試的方法如何不同,只要把握住這個階段學生的特點和這個時代的特色就會培養(yǎng)出符合時代要求、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學生個體;探索嘗試;識字教學;高素質人才]
小學階段識字教學要求多認少寫,認寫分開,提出“認識”和“學會”兩種目標。注重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體會漢字的美。強調(diào)給學生打下扎實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識字基礎。這些目標,既積淀了我國傳統(tǒng)的識字教學的寶貴經(jīng)驗,又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教學的最新理念,是我們走進新課程,改革識字教學的新航標,是使用新教材,提高識字教學。
一、積極探索“以讀書、識字為主線的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模式”
為了突出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主目標,讓學生多識字、多閱讀、多積累。強調(diào)以讀書、識字為主線組織課堂教學,即學習課文以整體感悟、讀讀背背為主,落實識字要求,擯棄繁瑣的內(nèi)容分析和程式化的句式練習,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主識字。對課文內(nèi)容,老師一般不提問題,而是鼓勵學生質疑,引導他們討論有一定思維力度的問題。緊縮教材的教學課時,將每篇教材的教學時間由原來的兩到三課時,緊縮到一課時,省出的課時用于拓展讀物的學習。
二、拓寬學生的識字途徑
(一)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強,他們喜歡直觀形象有趣的學習內(nèi)容。生字教學對學生而言就顯得很抽象,不易理解。陳舊的識字教學往往采用機械、重復的手段,以致學生學習漢字時,認為枯燥無味,沒什么意思。要想改變這種現(xiàn)狀,提高識字效率,就要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化抽象為形象。原蘇聯(lián)教育學家斯卡特認為教學效果取決于學生的興趣,所以識字教學要千方百計的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學習熱情。
(二)編字謎猜生字
學生們對猜字非常感興趣。根據(jù)他們的興趣愛好,在識字教學中把一些字編成謎語,讓學生通過猜謎語記住生字。如學習“贏”字,可編成“亡口月貝凡”;學習“閃”,編成“門里面有個人”;學習“雷”,編成“大雨落到田上”;學習“全”,編成“大王頭上有個人”;學習“塵”,編成“小小的土”;學習“坐”,編成“兩個人坐在土上”……
三、掌握有效的識字方法
古人云:授人以漁,可享一生??梢姡莆辗椒ū葘W習知識更為重要。
1.教會識字工具,為獨立識字奠定基礎。一是教好漢語拼音,漢字有幾萬個,而普通話基本音節(jié)只有400多個,因此漢字中就有大量的同音字、多音字。要提高識字效果,就要學好漢語拼音,讓學生借助拼音準確掌握字音。二是教好漢字的筆畫、筆順、偏旁、部首、間架結構,使學生掌握自學字形的工具,培養(yǎng)學生運用漢字構字規(guī)律分析字形的能力。
2.教會識字方法,為獨立識字提供保證。
(1)根據(jù)漢字的構字規(guī)律識字。漢字文化,博大精深。教學時,只要抓住漢字的特點進行識字,就能起到舉一反三、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象形字的教學中,我充分運用象形字保留事物形態(tài)、表示意思的特點,把抽象的文字符號還原成圖畫,引導學生在對圖畫的感知中激發(fā)興趣,識記生字。
(2)依據(jù)字理識記生字。如在識記“聰”字時,我啟發(fā)學生明白“耳朵注意聽,眼睛仔細看,嘴巴表達清楚,用心去思考,才能使自己聰明”,這樣,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學習中眼、耳、口、腦并用,也牢固掌握了字形。
四、多媒體技術對識字教學的輔助功能
(一)教師示范技能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識字效果的質量
而普通話和粉筆字對識字教學至關重要。由于多媒體的運用中,采用了聲音導入機制,因此可以利用計算機聲音來代替老師的讀音。在利用粉筆進行板書時,教師的字體端正與否,筆畫筆順正確與否,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寫字。因為學生有較強的模仿能力,在自己沒有主見時,一般視老師為權威,特別是少數(shù)低年級學生,所以用計算機代替示范技能水平略差的教師將有助于提高整個識字教學的教學質量。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代替部分老師用手寫手畫的內(nèi)容
例如本課“船”的教學時,教師可利用先選好的實物圖片來進行直觀教學;若教師用傳統(tǒng)的手畫法進行教學所要花費的時間肯定比計算機操作所花多許多倍。
多媒體技術的使用提高了學生記憶的效率,加快了學生學習生字的速度,因而可以節(jié)省更多的時間來學習更多的知識。再次,由于多媒體網(wǎng)絡的建設,教師可以通過搜索等形式找到急需的教學材料,也從而提高了整堂課的效率??傊枚嗝襟w技術使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更為豐富,效率更高,促進了學生的有效的學習。
漢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承載中華文明的重要工具。郭沫若先生曾說:“識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比松斆髯R字始,漢字教學與人的發(fā)展關系之重大,由此可見一斑。新的語文課程標準第一學段對識字要求: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而漢字數(shù)量多既難認又難記,對于小學生,如何讓他們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呢?《語文課程標準》著眼于識字改革,對識字教學提出了更新更高、更科學的教學目標。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的教學理念指引下,積極探索省時高效的識字教學方法,切實培養(yǎng)學生主動識字,自覺識字的能力,還識字教學于精彩。
參考文獻
[1]小學生語文新課標[M].人民教育出版社.
[2]陳玉秋主編.語文課程與教學論[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3]周慶元.語文教育研究概論[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