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則婷
[摘 ?要:自古以來,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貫穿整個歷史。在小學教育中有效的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是重中之重。由于小學的啟蒙教育很大程度上決定未來的發(fā)展,所以必須采取合理的方式方案開展教育。小學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充分結(jié)合幸福教育觀念,在教育中給與學生幸福感,從而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我國的教育事業(yè)奠定基礎(chǔ)。本文主要提出了提升小學生幸福感的德育教育方案,并借助相關(guān)案例作出分析。
關(guān)鍵詞:幸福教育;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
一、何為幸福教育的價值觀念
什么是幸福教育?幸福教育是一種全新的教育模式,目前在世界各地都開始廣泛使用。這一教育觀念的實行,對德育教育工作產(chǎn)生了巨大的感染力。幸福教育是從兩個角度分析的。第一個角度,教師方面。幸福教育首先要求教師能夠感受到在教育中獲得幸福,而不是嚴厲的教育學生,每天的心情都是沉重的。一想到那些調(diào)皮搗蛋和成績拖全班后腿的學生就氣不打一處來。幸福教育是建立在教師具有幸福的教育生活的層次上,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案,將教育感傳授給學生,進而對學生的培養(yǎng)產(chǎn)生積極幸福的作用。
在另一個角度,同時也是要求教育工作者需要具有相應(yīng)的教育素養(yǎng),是真正的熱愛教書育人,愿意將自己的知識傳遞給每一位學生,在教育視野中感受幸福。再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學生教育。借助幸福教育的觀念,可以給學生營造一個幸福美好的童年生活,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幸福環(huán)境。目前很多學生都不愿意去學校上學,原因在于學生不喜歡學校,學校里面沒有家的溫暖只有嚴格的規(guī)章制度。因此小學教育工作者需要遵從幸福教育的前提,將幸福的價值觀念和幸福感添加到德育工作中,從而改進傳統(tǒng)教育的弊端。
二、如何提升基于幸福觀念的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研究方法
1.針對學生的性格建立自信
在我國的教育事業(yè)中,從3歲開始,一直到大學畢業(yè)??梢哉f將近百分之三十的生命是在校園中度過,從中可以看出校園生活的重要性。事實上,在每一個班級都會存在幾個調(diào)皮搗蛋性格外向的學生,同時也會存在幾個默默無聞,上課不愛舉手的學生。那么針對這些不愛舉手,不愿意主動和同學交流的學生,分析出主要存在的問題。一般來說,內(nèi)向的學生是缺乏自信的,他們害怕自己因為做錯事被懲罰被嘲笑。久而久之,也就養(yǎng)成了一種習慣。
因此,小學班主任在領(lǐng)導一個班級的時候,需要分析出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并在上課的過程特別的照顧缺乏自信的學生,將簡單的問題留給他們。另外,在課堂以外,需要開展一些走進學生的活動,加強教師與學生的聯(lián)系,從而克服學生的恐懼感。多多給與學生應(yīng)有的鼓勵和贊許,這樣的幸福感也就隨之而來。
2.及時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的長處
俗話說,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樣的道理在學生們中間也是受用的,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教師在德育教育工作的過程中,要充分針對每一個學生的實際狀況來引導他們,鼓勵他們。利用學生的擅長點,比如有的學生邏輯思維強,有的學生動手能力強。雖然有的學生會調(diào)皮搗蛋,但是也能從他們身上發(fā)現(xiàn)閃光點。進而借助學生的優(yōu)勢樹立學生的幸福感,從而更好的為學生的未來創(chuàng)造一個幸福的成長天地。
三、以幸福教育為基礎(chǔ)分析小學德育工作的案例分析
1.學生現(xiàn)狀
在小學四年級的一位學生,牟思涵。她是一位性格看似外向?qū)崉t內(nèi)向的女孩,盡管他有朋友,但很少與人交心,所以朋友越來越少。她老覺得別人喜歡欺負她,不喜歡她,她內(nèi)心敏感又不敢向他人訴說。這種自卑心理,導致牟思涵同學的成績總是處在中下游水平,進而缺乏自信,甚至懼怕考試。針對這樣的問題,應(yīng)該如何幫助牟思涵同學改變,使其恢復自信呢?
2.導致問題的因素
(1)個人因素的分析
牟思涵同學的性格較為內(nèi)向,上課不能積極回答問題,害怕自己的表現(xiàn)得不到老師的認可。另外,上課時常走神,從而導致學習成績一直提不上去。久而久之,產(chǎn)生了心理負擔,嚴重的影響了她的發(fā)展,現(xiàn)在的她敏感又缺乏幸福感。
(2)集體因素的分析
從家庭原因的角度分析,牟思涵同學是留守兒童,家長文化程度不高又長期在外,無法對孩子在學業(yè)上進行有效的指導和教育。在她給飛鴿老人寫的一封信上她這樣傾訴到:“每次放學回家都有不會的題目,爸爸媽媽不在家,我也不知道問誰,每次寫完作業(yè)也不知道給誰檢查,我希望爸爸媽媽在家陪我!”她不想辜負家長的期望但又不能不直面現(xiàn)實,這讓牟思涵同學的壓力慢慢的形成了自卑心理,感受不到幸福感。
(3)解決策略
針對牟思涵同學的現(xiàn)狀,可以通過三個方面進行分析:自信、合作、優(yōu)點。
小學班主任和家長需要從這三個層次對學生培養(yǎng)。小學教育的有效實施,是學生幸福感培養(yǎng)的重要階段。由于學生在這一期間,具有明顯的導向性,可以受到教師的熏陶。另外,小學班主任是對于學生在德育教育的首要工作者,同時注定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對于小學的學生在進行培養(yǎng)德育教育的時候,班主任需要時常帶著幸福感,帶著激情和教育的信念,開展每一天的工作。
四、總結(jié)
近代以來,國家的科技水平和綜合國力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這離不開教育行業(yè)的發(fā)展,更加落實了教育事業(yè)對人類發(fā)展的重要性。在小學教育的過程中,合理有效的進行德育教育,是對學生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基礎(chǔ)。德育教育的成功實施可以促進學生對三觀(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認識。因此班主任需要在工作中,將幸福教育方案與德育教育工作相結(jié)合,努力開展人才全面培養(yǎng)計劃。
參考文獻
[1]王治國.基于幸福教育的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與策略[A].教育理論研究(第一輯)[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8:1.
[2]王艷紅,陳忠.淺論幸福教育之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與策略[J].學周刊,2018(04):171-172.
[3]周宣.基于幸福教育的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與策略[J].新校園(中旬),2016(01):13.
[4]郭麗.論幸福教育之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與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4(33):24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