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識途
體育課程在初中階段是一門重要課程,很多地區(qū)已經將體育納入中考之中,而且占據的分數比例在不斷提高。因此,在這樣的新形勢下,就要對體育教學加強關注,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技能,也要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切實提高學生的體育綜合素養(yǎng)。
一、以學生實際為根本構建個性化體育教學
初中階段是學生成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有的學生身高體重快速增加,而有的學生發(fā)育落后,導致一個班級的學生身體素質出現較大差異。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體育課程教學就需要以學生實際為根本,構建個性化的教學模式實施體育教學。首先,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基本身體素質進行調研,設立一定的指標,將一個班級的學生分為幾個不同的水平層次,如身體素質優(yōu)秀、身體素質良好以及身體素質一般這樣幾個層次。其次,要結合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層次,設計個性化的教學內容。在教學內容設計上,要依據學生的身體素質層次的差異性,設計層次化的教學內容,也就是要表現出一定的難度差異,使其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應起來。最后,在教學考評環(huán)節(jié),也需要構建層次化的評價體系,對學生的身體素質與體育技能作出正確評價,為后續(xù)教學活動打下基礎。
二、將體育技巧訓練和身體素質培養(yǎng)有機結合
要在初中體育課程中對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鍛煉培養(yǎng),除了根據學生實際展開個性化教學之外,還需要將體育的技巧訓練和身體素質培養(yǎng)有機結合起來,實現綜合化的教學。首先,教師需要明確體育項目相關動作技巧與身體素質之間的相互關系。根據實際來說,不同體育動作技巧,所使用的身體部位是不同的,踢球和下肢直接相關,投籃和上肢直接相關,不同的體育項目,能夠對學生的身體素質起到不一樣的作用。所以,教師就要對此有正確的認識。其次,要將技巧訓練和身體素質鍛煉結合起來設計教學。在具體實踐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的進度安排,設計一套身體素質鍛煉計劃,讓身體素質鍛煉計劃和教學安排實現全程對應,在體育教學中全面覆蓋,對學生進行綜合鍛煉培養(yǎng)。
三、通過綜合性活動鍛煉學生身體素質
在以往的傳統(tǒng)體育教學模式中,教學活動偏向于理論化,而且理論教學和實踐鍛煉存在脫節(jié)。往往教師先進行理論講解,然后對學生進行示范練習,之后就讓學生展開自主練習或是自由活動。這樣的一套教學模式,雖然可以讓學生掌握體育技能,但是卻難以對學生的身體素質起到強化鍛煉的作用。因此,教師要打破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構建綜合性活動來進行體育教學,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詳細來說,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結合生活中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將其和體育項目結合起來,創(chuàng)設具有趣味性的綜合性實踐活動,同時在其中設定一些可以強化學生耐力、力量等身體素質的關鍵性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參與到這樣的體育綜合游戲中,讓學生切實有效地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
在初中體育課程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已經成為新時期一個值得重點關注的問題。對于體育教師而言,要采用合理的手段對教學活動展開創(chuàng)新構建,將身體素質提高和體育技能訓練有機結合,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
(作者單位: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新興鎮(zhèn)慈光九年制學校)
(責任編輯 趙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