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丹
當代社會,人們對小學語文教育質(zhì)量愈來愈重視,尤其是低年級的寫作與閱讀教育成為教育工作者的關注焦點。對低年級學生而言,有效的教學策略不僅能使其在當下“閱讀得其方,下筆如有神”,更能推動其未來的語文學習。為了確保寫作與閱讀教育的有效性,低年級語文教師必須圍繞學生興趣與習慣,突出讀與寫的結合,彌補低年級學生自控力和學習力短板,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
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fā)低年級學生閱讀與習作的興趣
低年級學生存在自控力不足、學習力較差的問題,稍不留神,就會在課堂上走神,遺忘或遺漏語文教學的重點,而面對那些篇幅較長、句型復雜的課文時,小學生又難以理解其含義,對整篇課文的內(nèi)容模糊不清。然而,低年級學生正處于心智發(fā)展的黃金階段,如果在此階段不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培養(yǎng)出他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他們未來的語文學習將困難重重。為此,在閱讀和寫作教學中,必須以興趣為一切教學方法的基礎,盡量避免填鴨式、灌輸式教學,而是以學生愛好、個人經(jīng)驗、好奇心為抓手,不斷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主體性。
例如在講授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秋天》時,可以通過講相聲的形式引出課文:“一群大雁往南飛,一會兒排成個‘人’字,一會兒排成個‘一’字”,讀完,學生哈哈大笑,之后再拋出問題:你們知道有關大雁的成語或者故事嗎?讓學生展開想象,放飛思想,寫一篇短文,可以用拼音替代不會的成語,從而鍛煉學生的寫作和閱讀能力。對于低年級小學生來說,他們正處于極其活潑好動的階段,盡管邏輯思考和深度思考能力有所欠缺,也缺乏某種敏銳性,但他們擁有很強的思維發(fā)散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教師在課堂上應該盡量引導他們發(fā)揮這種獨特的思維模式與個性,這樣他們才會積極主動地學習。尤其是在要求他們寫作時候,低年級學生很容易寫跑題或者寫不下去,面對這種情況,教師絕對不能采取打罵的態(tài)度,而應該主動調(diào)整教學模式,以鼓勵和表揚為主,主動閱讀學生的作文,并對此進行適當?shù)谋頁P,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信心,在以后的閱讀和寫作學習中有滿滿的激情,更熱情地投入到今后的語文學習生活中。畢竟,低年級學生的一大部分語文學習機會在日常生活中,只有對語文形成濃厚的興趣,無比熱愛閱讀和寫作,才能真正學好閱讀和寫作,實現(xiàn)“閱讀得其方,下筆如有神”。
二、詞匯是基礎——讓低年級學生在閱讀中加強詞匯積累和掌握
雖然閱讀和寫作教學必須以學生的興趣為前提,但是,如果學生沒有基本的詞匯量,不能理解課文或課外讀物的內(nèi)容,即使有再強烈的興趣都不足以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對低年級學生而言,他們剛剛進入小學,知識面比較狹窄,視野也不夠開闊,很多學生并沒有積累足夠豐富的詞匯,無法完全理解語文課文,即便學生對很多詞匯具備一定的理解和認知,但是,放在課文中,他們難以融會貫通。因此,在低年級學生需要打基礎的階段,語文教師不能急功近利,一味地要求他們進行閱讀與寫作訓練,而要加強詞匯的教學,為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與自信心。新課標要求低年級學生通過結合上下文和自身生活經(jīng)驗掌握課文中的詞匯,但是很多學生自身積累不足,容易導致理解上的偏差,這就要求教師突出詞匯重點,找準適合的讀寫結合關鍵點,根據(jù)詞匯的復雜程度和含義,利用各種分類、訓練的方法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詞匯量,從而提升寫作能力。
例如在講授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古詩《詠柳》時,低年級學生很難理解“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中的“妝”“ 綠絲絳”,或者不認識“裁”“剪”等詞匯,這就要求教師利用學生的日常生活經(jīng)驗解釋這些詞匯的具體含義,增強學生對其的理解認知,尤其可以利用“剪刀”“綠樹葉”等幫助學生加強記憶,同時引導學生反復朗讀古詩。然后向他們提問:二月春風似剪刀,為什么呢?讓他們以問題為線索寫一篇關于春天的作文,一方面鍛煉學生的寫作和閱讀能力,另一方面增強其對古詩詞詞匯的理解與記憶。
三、想象型的讀寫結合——強調(diào)閱讀中的讀寫結合關鍵點
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必須讓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有一定的理解,但如果只有課文內(nèi)容,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fā)展。低年級學生想象力天馬行空,常常有一些非同尋常的思想,教師可以利用課文中的一些空白點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再結合多媒體技術引導其進行閱讀和寫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講授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古詩《珍珠泉》時就應該盡可能地解釋課文中的生僻字,如“鑲嵌”“青苔”“蕨草”等,同時利用多媒體手段向?qū)W生展示真實的珍珠泉,再要求學生討論:課文寫了珍珠泉的哪些特點,表達了怎樣的感情?當學生對問題進行如火如荼的討論之際,再要求學生針對自己家鄉(xiāng)的景物寫一篇短文,尤其是重點描述一下自己看到景物時的內(nèi)心感受,這樣能讓學生在探討分析作者的情感之際又可以調(diào)動自身生活經(jīng)驗,并發(fā)揮想象,同步提高自身的閱讀和寫作能力。
四、結語
總之,為了強化低年級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就要激發(fā)低年級學生閱讀與習作的興趣,在閱讀中加強詞匯積累和掌握,強調(diào)閱讀中的讀寫結合關鍵點,不斷提升低年級語文的教學效率。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