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陽
摘要: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fā)展史中更基本更深刻更持久的力量。因此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之下,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推動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文化自信的核心內容是價值自信,而長征精神的價值自信對于建設社會主義的文化強國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研究在文化自信視域下長征精神的時代價值。
關鍵詞:文化自信;長征精神;時代價值
一、長征精神的時代價值
第一,長征精神中包含著堅定的革命思想以及共同理想,其與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理念相輔相成的。因此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弘揚長征精神,對于實現人們文化自信以及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的繁榮和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從唯物主義史觀來講,長征精神的文化傳統(tǒng)和歷史傳承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實現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以及弘揚良好的文化氛圍,實現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長征精神當中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公民層次的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價值觀相輔相成,可以說長征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而引導大學生和公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以及愛國主義精神,對于實現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第二,長征精神是紅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文化自信方面來講,加強文化自信與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建設,與黨的紅色基因是離不開的,把紅色資源利用好,發(fā)揚傳統(tǒng)的紅色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人長期努力的結果。因此在這一過程當中,長征精神在惡劣的條件之下付出的慘痛的代價以及勇于犧牲的革命精神,需要每一位青年認真領悟紅色精神的文化內涵。紅色文化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凝聚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內容,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加強文化自信,需要從黨的歷史以及長征的征途過程當中將人們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的革命實際相結合,推動紅色文化的傳承和理解,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需要把長征精神在內的紅色基因傳承下去。
第三,長征精神是在新時代下實現價值認同的重要內容。經過長征的千錘百煉,我們黨在思想上不斷成熟,成為中國人民進行抗日戰(zhàn)爭的中流砥柱,成為中國革命贏得最后勝利的中堅力量。民族精神是在長期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特質,而推動中華民族的復興以及實現中華民族的富強需要在價值認同的基礎之上弘揚長征精神。國家的富強與文化價值、政治價值以及外交政策有很大的聯系,而當今世界的文化軟實力不僅僅要在經濟和軍事方面的提升,還需要在文化上提高一個層次,弘揚長征精神的時代內涵以及時代價值對于我國文化軟實力的發(fā)展提供了重要的載體。因此在新的時代背景之下,需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重視長征精神的積極作用。
二、培育長征精神時代價值的措施
重溫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對于銘記歷史,不忘初心,加強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義。用長征精神和時代精神教育青少年一代,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價值自信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礎。因此在新的歷史背景和新時代下,需要采取積極的措施來培育長征精神的時代價值。
第一,學習理論提高對長征精神的認同。每個公民都需要在長征精神的價值認同上重視其存在的積極意義,在這一過程當中,可以根據一些長征精神的重要載體來加強理論上的文化修養(yǎng),比如可以參觀革命遺址、革命戰(zhàn)士之物或者參加一些革命活動與歷史事件,能夠在實踐的過程當中提高理論的修養(yǎng),在針對弘長征精神當中體會無私奉獻的精神提高自己的覺悟,在內容和形式上充分接受長征精神的價值。大力弘揚長征精神,不忘初心,矢志不渝,勇于站在時代潮頭,發(fā)時代之先聲,自覺肩負起傳承革命傳統(tǒng)、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使命。
其次,提高理想信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每個人的理想信念,實現長征精神的價值,就需要在全面建設小康過程當中,弘揚長征的精神,在學習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過程當中,積極的做出應有的貢獻,同時要有艱苦奮斗和堅韌不拔的精神,能夠運用新的理念和新的方式實現對于長征精神的研究。讓年輕人去了解長征,感悟長征,進而傳承長征精神,是長征留給我們最寶貴的財富和最重要的時代價值。
最后,積極的投身社會實踐,在實踐過程當中提高價值自信和價值修養(yǎng)。加強理論教育也需要在實踐過程當中通過實踐活動來,促進人們對于長征精神理解的真正含義,才能夠實現價值自信的效果。而在實踐的過程當中,不僅僅要參與實踐活動,同時也要根據人們認識上的變化有針對性的進行活動的參與。讓長征精神貫穿到每一次的實踐過程當中,引領全國人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三、結束語
弘揚長征精神,要大力開展長征精神教育,用正確的思想觀念教育和武裝群眾。要教育和引導人們科學地看待長征精神與當今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關系,既充分地發(fā)揮精神的力量,又科學地調節(jié)好當下的社會心態(tài)、精神狀態(tài)和思想形態(tài);要教育和引導人們科學把握并處理好社會發(fā)展、國家建設與人生進步的關系,提高文化自信,樹立起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參考文獻:
【1】周湘鄂, 戴順. 文化自信視域下長征精神價值自信的培育[J]. 遼寧經濟職業(yè)技術學院·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18(2):57-59.
【2】葉先進, 王讓新. 文化建設視域下長征精神時代價值探析[J]. 毛澤東思想研究, 2017(5):101-105.
【3】鞏競. 文化自信視野下弘揚長征精神的思考[J]. 武警學院學報, 2016, 32(11):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