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
一、知識點:圓柱、圓錐、圓臺的側面積和表面積
二、布依文化情境
打糍粑是黔西南布依族美食文化的一項重要活動之一,2005年國家主席胡錦濤來到黔西南州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市調研,碰巧在興義市納灰村岑志興家體驗了打糍粑活動,后來還成了一段佳話。打糍粑必須的兩個工具,一個是裝粑粑的容器叫“粑粑盆”、一個叫“搗棰”,形狀多樣,材質多樣,外形非常漂亮,
如今打糍粑已經成為農家樂吸引游客的一種活動。另外布依族用來遮雨的斗笠,如今已經發(fā)展成了旅游產品。
三、課時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能運用公式求解圓柱、圓錐和圓臺的側面積和表面積,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提高學生空間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
2、情感與價值
通過小組交流學習,使學生感受到幾何體表面積和側面積面積的求解過程,從而增強學習的積極性。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圓柱、圓錐、圓臺的側面積和表面積計算。
難點:圓臺的側面積和表面積公式的推導。
4、學法與教學工具
(1)、學法:學生通過觀察布依族的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些物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思考、交流、討論和概括的能力,通過剖析實物幾何體,讓學生感受幾何體的特征,從而更好地完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教學工具:借用多媒體教學。
5、教材分析
本節(jié)內容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空間幾何體》中的1.3《空間幾何體的表面積與體積》的第一節(jié)課,立體幾何是高考的重要考點,前面兩節(jié)內容已經研究了空間幾何體的結構特征以及三視圖,本節(jié)內容會結合三視圖考察空間幾何體的表面積與體積。屬于中難度題目,在文科大題也經??疾祗w積表面積。
6、學情分析
巧用布依文化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誘導學生提出一些問題,教師從中提取和本節(jié)課有關的數(shù)學問題,然后激發(fā)學生分小組共同解決這些問題;由小組共同完成公式的推導,讓學生體驗公式的來龍去脈,使學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這樣更容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核心問題
圓柱、圓錐、圓臺的表面積
五、教學設想
(一)新課(小組討論交流,老師點評)
問題1:
你能從以上布依族使用的這些工具中抽象出幾何體來嗎?有哪些?它們是叫什么體?你能否畫出它們的直觀圖形嗎?(請學生在草稿紙上畫出),分小組展示.
問題2:
你能畫出以上幾何體展開圖嗎?
學生:分小組展示
【設計意圖】促進學生的觀察能力、空間想象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
問題3:
你能說出以上幾何體的側面積和表面積由哪些部分組成嗎?
學生:圓柱的側面積就是展開圖中的矩形面積,表面積就是側面積加上上下底面圓的面積;圓錐的側面積就是展開的扇形的面積,表面積就是側面積加上底面圓的面積;圓臺的側面積就是扇環(huán)的面積,表面積就是側面積加上上下底面圓的面積。
結論:幾何體的表面積展開圖平面圖形的面積;空間問題平面問題
問題4:
你能用公式計算以上圓柱、圓錐、圓臺的側面積和表面積嗎?
學生:分小組推導出圓柱、圓錐、圓臺的側面積和表面積,請小組推薦學生上臺展示.
【設計意圖】提高學生邏輯推理、歸納總結的能力.
(二)學生體驗:
【設計意圖】以下3個題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運算、數(shù)據分析、直觀想象的核心素養(yǎng)。
1.已知打糍粑的搗棰的一部分是圓柱,圓柱的底面半徑是10cm,圓柱的高是50cm,請你計算這個搗棰的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
2:布依族的斗笠一個圓錐與圓環(huán)的組合體,外環(huán)半徑為m,內環(huán)半徑為m,高是m,請你計算斗笠的表面積?
點撥:先求出圓錐的母線,代入公式,然后利用,
解:設圓錐的長為,則
所以,側面積為,表面積為.
3.如圖是無蓋的粑粑盆,不記厚度。用金絲木制作的,現(xiàn)在要給該盆噴油漆,里面不做油漆,每平方米用100毫升油漆,涂100個這樣的粑粑盆需要多少油漆(π取3,結果精確1毫升,可用計算器)以及需要多少錢的油漆?
點撥:該幾何體是有兩個圓臺組成的組合體,注意是無蓋的.
涂100這樣的粑粑盆需要油漆:(毫升).
答:涂100個這樣的粑粑盆約需要400毫升油漆.
(三)小結: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設計意圖】促進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
(四)應用拓展
1.已知布依族打糍粑的容器(有蓋)三視圖為,試計算它的表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