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倫艷
摘要:高中時期是學生建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的青少年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較大,并且叛逆心理較強,遇到一些敏感問題時不容易辨別是非。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幫助高中學生建立正確的法制體系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以《大堰河-我的保姆》為例,通過對高中學生現有的法制概念進行分析,提出幫助高中學生建立正確的法制意識的有效策略,提升和培養(yǎng)學生對法律的認知度和敬畏感。
關鍵詞:高中語文;《大堰河-我的保姆》;法制教育
引言
由于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迅速,高中學生接觸通過互聯(lián)網等電子設備接觸到的信息越來越多樣化。在此過程中,部分有害信息影響到了高中學生的認知意識,引導其走向犯罪的道路。為了減少青少年的犯罪率,就需要加強對他們的法制教育。學校教職工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應該通過授課等方式,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法制體系,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高學生對不良信息的謹慎性,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意識。本文通過《大堰河-我的保姆》這篇語文教材,將課本內容與法制內容結合起來,潛移默化的引導學生學法、守法、遵法。
一、高中學生現階段對法制概念的認知
受到傳統(tǒng)教學體系的影響,高中院校對高中學生的法律觀念的培養(yǎng)意識較為薄弱,學校教職工的主要注意力都集中在學生的學習成績上。但是,高中時期的青少年正處于性格叛逆時期,不少學生都有較強的叛逆心理,再加上不良信息的接收渠道廣泛,我國的青少年犯罪率正在逐年提升。同時,部分學生對法制意識的認知度不足,在學習和生活中缺乏正確的引導,部分學生即便沒有參與犯罪活動,其心理健康問題也需要受到重視。
二、增強高中學生法制意識的有效策略
(一)結合課本知識滲透法制教育
高中語文教學的主要方式是分析教材選文,結合其中的語句內容,分析作者的情感和寫作意圖,同時分析出其中蘊含的寫作手法等。因此,語文教師在日常授課的過程中就可以借助課文分析引導學生學習法律知識,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法制教育的重要度,培養(yǎng)學生的法制觀念。例如,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一文中,第三節(jié)內容“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這幾句詩作者在看到雪后聯(lián)想到了自己的保姆,這一時間段正是詩人被投入監(jiān)獄的時間,由于受到反動派的迫害,詩人被迫入獄,在獄中體驗到了非常艱苦的生活,同時聯(lián)想到自己與保姆相處的溫暖時光。雖然這段詩是抒發(fā)情感的部分,但教師可以在其中的寫實片段中將法制教育內容融入進去,教師可以借此為學生介紹《反分裂國家法》。由于這一時期國家社會動蕩,國內主要政治力量被分為多個黨派,在這一時間段里,國家錯誤的黨派正在迫害著像作者這樣有著先進思想的文人、科學家等,對國家發(fā)展、社會和平、祖國統(tǒng)一有著很大的威脅。通過對這一部分的學習,可以提升學生的愛國思想和維護祖國統(tǒng)一的意識,讓學生免受分裂祖國惡勢力的洗腦和查毒。
(二)擴大授課范圍引導法制學習
除了結合課本內容引導學生學習法制意識外,教師還可以在對授課教材進行分析后,適當的擴大對學生的授課范圍,為學生介紹更多的課外知識,讓學生在擴大學習范圍的過程中了解更多法制知識。例如,在學習《大堰河-我的保姆》第四節(jié)中,作者通過八個排比句,介紹了自己與大堰河的相處過程,描述了大堰河既要完成繁多復雜的家務活,還要以充足的耐心照看孩子的場景,這一部分主要展示了大堰河溫柔、勤勞、堅強的母親形象。教師在對這一部分進行分析后,就可以為學生普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為學生介紹保護母親權益的法律。同時,還可以擴大授課范圍,介紹作者的主要生平事跡,以及他的相關重要作品,比如,作者在寫《我愛這片土地》這首詩時,作者通過對花草樹木等環(huán)境的描寫,展示出了其熱愛祖國,希望祖國繁榮昌盛的赤子之心。在拓展介紹這篇詩歌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普及《憲法》第五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維護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的義務,不得有危害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的行為。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了解自己的愛國義務,保證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三)組織法制活動滲透法制教育
雖然通過對語文教材的解析能夠讓學生了解到重要的國家法律,但是,這種集中在理論方面的介紹還是不能讓學生深入了解法律的含義。因此,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就可以結合課本內容組織相關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表達和相關法律內容。例如,在學習《大堰河-我的保姆》第五節(jié)和第六節(jié)內容“我被生我的父母領回到自己的家里。啊,大堰河,你為什么要哭?”時,作者通過對自己離開養(yǎng)父母家和自己回到自己家的場景進行描寫,表達了自己和保姆依依惜別的悲痛心情,以及自己回家后宛如新客的不適應感。在這一部分中,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普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在此分析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組成小組,進行舞臺劇表演,讓學生通過實際情景了解到作者的情感和相關法律的使用方式。
三、結束語
目前,增強對學生法制觀念的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學習法律知識,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法制體系,為社會培養(yǎng)知法、遵法、守法的優(yōu)秀公民。
參考文獻
[1]羅冬松 . 傳文滲“法”,大愛無痕——淺談高中語文教學的法制教育滲透[J]. 中華少年, 2017(15):123-123..
[2]宋會鴿. 《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語言分析[J]. 學語文, 2017:7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