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要: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黃金時期,也是積累學生知識儲備的初始階段,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再適應當前學生發(fā)展的需求,這就需要教師及時的做出改變和調(diào)整,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提高學生的閱讀質(zhì)量,促使學生實現(xiàn)個性化發(fā)展。基于此,本文就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提高策略
引言: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閱讀的重要性愈發(fā)的明顯,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其教學的質(zhì)量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在實際的教學中,一些教師的教學理念仍未進行轉(zhuǎn)變,教學模式仍較為落后,缺乏先進的教學方法,學生缺乏自主閱讀的興趣,進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對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對教學方法進行有效的創(chuàng)新,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開展高效的閱讀教學,進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幫助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一、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高效的閱讀教學對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提升以及情感精神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然而在實際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卻存在著以下幾點問題:
1、課堂閱讀教學氛圍十分枯燥,閱讀教學方式過于單一。閱讀教學方式影響到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和師生關系的構(gòu)建,在實際的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中存在著閱讀教學方式過于單一的問題,教師帶頭朗讀以及學生自行閱讀和內(nèi)容的講解分析直接構(gòu)成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基本模式,缺少創(chuàng)新的閱讀教學模式使得小學語文閱讀氛圍過于枯燥[1]。
2、學生缺少高效的閱讀技巧,閱讀效率十分低下。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師過于注重對文本內(nèi)容的講解和知識的講述,忽略了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傳授給學生相應的閱讀技巧,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經(jīng)常是沒有計劃的通篇閱讀,閱讀效率十分低下。
3、小學生缺少閱讀的興趣和熱情,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小學是學生性格脫跳和好動的階段,這一時期學生很難保持集中和高效的學習狀態(tài),缺少對閱讀的興趣和熱情,不利于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
二、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1、創(chuàng)設多元化閱讀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可為學生創(chuàng)設多元化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親身體驗來獲得情感的認知,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當前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教師可以充分的借助信息技術帶給學生感官上的刺激,從而給予學生身臨其境的體驗,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感受作者表達的情感,進而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2]。例如:在教學《荷花》一課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關于荷花的視頻或者圖片,通過形象、主觀的視頻帶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在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閱讀賞析,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有效的提高了閱讀教學的趣味性。然后教師可讓學生談一談為什么作者會產(chǎn)生覺得自己是一朵荷花的想象?如何你站在這樣的荷花池邊會有什么樣的想法?鼓勵學生大膽的進行表達,進一步深化閱讀效果。
2、注重課堂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意識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在課堂上注重知識和技能的講解,課堂主要內(nèi)容一般圍繞字詞句段以及課文內(nèi)容的講解,而忽略了對學生閱讀教學的啟蒙和引導。這就導致學生缺乏閱讀意識,因此,教師應注重課堂閱讀,引導并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意識[3]。例如,在講解古詩《秋思》時,教師應側(c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意識。在課堂教學中,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反復朗誦古詩,并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反復揣摩這首詩所蘊含的道理。其次,教師還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加入朗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閱讀后帶著感情進行朗讀。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設置懸念,推薦一些其他以“秋”為題的古詩詞,鼓勵學生在課下進行閱讀。通過教師在語文課堂注重閱讀教學,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意識,有利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開展。
3、進行閱讀素材的積累
當學生真正的對閱讀產(chǎn)生了興趣,學生在閱讀的時候積極性才會真正的提高,才會愿意進行摘抄,通過摘抄學生能夠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還能夠?qū)⒗斫馔ㄟ^自己的方式轉(zhuǎn)化出來。學生在閱讀的時候,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引導,首先讓學生進行文章主旨的了解,找到其中存在的情感和精神,在讀完之后,學生還應該進行回顧,找到自己閱讀過程中的一些收獲,找到閱讀結(jié)束后還存在的疑惑,對于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學生應該以讀書筆記的方式記錄下來,以后再進行解決。在閱讀過程中,教師還應該要求學生將自己認為的關鍵之處和精妙的地方畫出來,并進行心得的批注。只有教師引導學生養(yǎng)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那么其閱讀效率和閱讀水平才會真正的提高。
4、做好閱讀評價,提高閱讀有效性
無論是在其他教學還是閱讀教學的時候,做好評價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找準時機,做好評價,只有教師的評價真正精準和到位,才能夠更好的將學生的閱讀興趣調(diào)動起來,學生的閱讀信心才會真正的提高[4]。教師在評價學生閱讀的時候,最好不要過于的簡單,不能夠用你讀的真好這一類沒有針對性的話語進行評價,這樣學生會認為教師是在敷衍自己,教師應該找到學生的閱讀特點,并針對其特點進行評價,這樣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重視,在閱讀的時候,心里會更加的愉快,也會更加愿意進行語文閱讀,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必須保證評價本身的正確性和及時性,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提高語文教學本身的有效性。
結(jié)語:
總而言之,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并未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這需要教師認真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意識,加強學生閱讀素材的積累,進而使學生成為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素質(zhì)全面提高的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東升.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09):97-98
[2]黃博丹.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9(07):142
[3]李昱.解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52):68
[4]李靜.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