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如今各行各業(yè)的運作模式與過去相比也都有了非常大的變化,其中的陶瓷手繪技法也不例外。可以看到,現(xiàn)代陶瓷手繪中的“新彩”技法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其是以傳統(tǒng)陶瓷繪畫來作為基礎,其中不僅包含有傳統(tǒng)國畫中的工筆法、沒骨法等,還容納了西方繪畫的技巧,這也是陶瓷手繪技法的創(chuàng)新之處。本文主要針對陶瓷手繪技法來展開分析,然后結合各方面因素來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希望能夠為我國陶瓷手繪技法發(fā)展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院新彩;陶瓷;手繪
前言
“新彩”也被人們稱為是洋彩,其最早出自清末,而隨著改革開放的到來,社會經過一系列的創(chuàng)新和改革之后,如今我國不僅能自己生產各種各樣的顏料,而且在表達技法上也很好的結合了傳統(tǒng)繪畫的寫意畫法,但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洋彩也就失去了自身的含義,也正因為如此被人稱之為“新彩”。從另一個方面來看,“新彩”自身具有操作簡單、方便控制等特點,這也為陶瓷繪畫提供了更多的發(fā)展空間,并讓其成為最受歡迎的一個藝術類型。
1、陶瓷手繪技法的特點分析
第一,色彩顏料品種豐富且色澤具有較強的附著力。由于陶瓷手繪所包含的色彩范圍非常廣泛,即除了某些特定顏色之外,各種顏料在經過合理搭配之后都能呈現(xiàn)出較好的效果,且在燒成之后的色相差異也不是很大,甚至還能達到最理想的藝術效果[1]。由于大部分色彩都是釉上低溫色料,這就需要以金屬氧化物來作為色基才能實現(xiàn),也正是因為顏料的穩(wěn)定性,所以也給畫面構造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第二,顏料配置較合理,發(fā)色具有較強的穩(wěn)定性。陶瓷手繪對工藝方面的約束并不是很多,其自身的適應性也非常強,使用范圍也非常廣泛,且顏料自身也不會對產品品質造成任何影響。由于陶瓷手繪激發(fā)自身的多樣性特點,其便可以很好的將國畫技巧、油化技巧融入到其中,同時也給作者帶來了較大的技法發(fā)展空間。
2、陶瓷手繪工具與顏料的使用
2.1手繪工具
陶瓷手繪所使用的工具主要是各種毛筆和一些輔助工具,如海綿、白布、脫脂棉等,毛筆則分為填色筆和勾線筆兩種,主要用于勾勒線條和涂抹色塊。需要注意的是,通常勾線筆會細一些,但筆毛卻比較硬,這樣才能勾畫出較細的線條,而填色筆則可以細分為大、中、小三種,不同的筆毛所產生的效果也是完全不同的,所以相關人員應該結合實際情況與手繪所需來自制一些輔助工具,如針筆、橡皮筆等,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整個陶瓷手繪的完整。
2.2顏料的使用
一般情況下,陶瓷手繪顏料主要分為兩種類型,即基本色和復合色,其中基本色也被成為是新彩原色,復合色則需要使用原色混合來調制才能實現(xiàn)?;旧刑壹t、豆茶、濃黃、海碧、草青、橄欖綠等等,而復合色則包括有深紫、藍灰、深綠、麻色等等,顏料的種類還是非常齊全的,且顏色之間也能進行互相調配[2]。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顏色可以互相配合,但由于兩色的份量不同,因此所呈現(xiàn)出的顏色也有很大區(qū)別,這還需要相關人員在實踐中不斷試驗才能解決。其次,由于陶瓷手繪顏料為粉狀物,所以在繪畫時需要先用油或膠調制成油色,這時的調制技巧也是非常關鍵的。
3、陶瓷手繪技法的幾種表現(xiàn)方法與注意事項
3.1陶瓷手繪技法的表現(xiàn)形式
第一,先膠水料后填油色的方法。該方法主要針對油色和膠色兩種性質的材料來進行,但因為陶瓷自身具有不吸水、不吸油等特點,所以無論繪畫的內容是什么,其都需要先用膠色畫好,待稍干之后再使用油色。第二,先油后膠的方法。這類型方法主要出現(xiàn)在補景中,即需要先用油色勾出所要的亮面物象,待稍干之后再用膠色在油色上畫出枝干和山石,由于膠色無法停留在油色上,因此便會呈現(xiàn)出自然的濃淡效果。第三,全油色的方法。該方法比較適用于筆墨效果和油畫這樣的小件作品中,而相關人員要想保證作品的可視化效果,其就需要進行多次刻畫,但需要注意油量不能過大、最好不要用老油鋪低色,并盡量使用一種油來完成。
3.2顏料使用的注意事項
第一,顏料各色之間除了幾個特殊的之外,其余的幾乎都能用來混合調配出所需要的色彩,但燒成之后的色相會有一定的變化,因此在不熟悉的情況下,相關人員還是試驗之后再正常使用。第二,由于有些色彩不能串用或調配,如西赤、薄黃等,這些顏色一旦混用便非常容易出現(xiàn)失色狀況,這在實際操作時也需要非常注意。第三,膠水料調制時不能加入過多的膠水,這回導致陶瓷出現(xiàn)裂紋等問題,從而影響最終的畫面效果。
3.3陶瓷手繪時的注意事項
第一,在進行陶瓷手繪時,油料的乳香油使用是不能過量的,否則在烤花時顏色就會流動,從而影響到最終的效果,嚴重時還會流到其它作品上,并對作者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3]。第二,有些顏色燒前非常淡,但燒成后就會變深,所以使用這類顏色時一定要特別注意,要盡量避免出現(xiàn)“色臟”等問題產生,這也會對作品質量造成影響。第三,陶瓷手繪上色不能太厚,因為過厚的色彩不僅不容易干,而且還會流動,待燒制完成后還會造成瓷面脫落等現(xiàn)象。
4、結論
綜上所述,通過對當前社會背景下的陶瓷藝術創(chuàng)作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一件好的陶瓷藝術作品不僅需要具備穩(wěn)定的繪畫功底,而且還要有全面的藝術修養(yǎng),也只有這樣才能創(chuàng)作出令人滿意的作品。在選擇陶瓷作品主題時,對于畫面虛實的掌握,手法的運用,裝飾技法的選擇等,這些都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實踐才能積累,因此陶瓷手繪技法研究也是無止境的,相關人員只有不斷深研究,不斷探尋更好的技法,這樣才能創(chuàng)造出滿足社會發(fā)展需要的陶瓷藝術作品。
參考文獻:
[1]齊茂榮.淺談陶瓷新彩藝術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J].陶瓷研究,2017(04):124-126.
[2]邵吉平占亞雄.淺談陶瓷新彩裝飾[J].景德鎮(zhèn)陶瓷,2018(03):135-136.
[3]鄢用林.淺談陶瓷繪畫藝術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J].陶瓷研究,2017(01):171-172.
作者簡介:蘇明民,女,出生1984年9月,籍貫:中國,單位:泉州蘇明民陶瓷制品有限公司:工藝美術師,國家一級技師,職務:藝術設計總監(jiān),學歷:大專,研究方向:陶瓷藝術設計、陶瓷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