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雄華
【摘? ? 要】在信息社會快速發(fā)展的今天,信息技術已經融入人們的生活和學習并將越來越多的影響人們的生活和學習,目前在中國智能手機用戶數量將達13億人次,手機普及量已經幾乎達到了人手一部的程度,每人幾乎隨身攜帶手機。在這種情況下,隨著手機在生活中的用途越來越廣,如何利用手機作為工具來學習地理成為教師和學習者需要探究的方向,本文主要通過手機App“兩步路”在地理課中的實踐為例來說明利用手機輔助地理學習的意義,并將介紹地理學習者常用的手機App。
【關鍵詞】手機App? 地理教學? 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9.086
隨著信息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信息的獲取與應用顯的越來越重要,目前中國幾乎人手一部手機和大面積的網絡覆蓋為人們獲取信息提供了便利,作為教師,我們要嘗試利用手機獲取地理信息并輔助地理教學與學習,使之更好地為地理教學與學習服務。本文通過地理課程改革對信息技術的要求的表述、全國信息技術教學理念與實踐的持續(xù)推進、手機App“兩步路”的教學實踐與調查三方面來論述利用手機App來輔助地理教學與學習。
一、地理課程改革對信息技術要求的表述
2003年版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中關于地理信息技術的說明:“結合實例,了解遙感在資源普查、環(huán)境和災害監(jiān)測中的應用;舉例說出全球定位系統(tǒng)在定位與導航中的應用;運用有關資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統(tǒng)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了解數字地球的含義”。活動建議中有關地理信息技術的說明:“收看相關電視節(jié)目,如《探索》等,了解在野外考察中GPS的功能;用電子地圖查詢城鎮(zhèn)、交通、旅游等信息”;2017年版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中關于地理信息技術的說明: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營造直觀、實時、生動的地理教學環(huán)境;學業(yè)要求中有關地理信息技術的說明:學習本模塊(地理一)之后,學生能夠運用地球信息技術或其他地理工具,觀察、識別、描述與地貌、大氣、水、土壤、植被等有關的自然現象等;學習本模塊(地理二)之后,學生能夠運用地理信息技術或其他地理工具,收集和呈現人口、城鎮(zhèn)、產業(yè)活動等人文地理數據、圖表和地圖(地理實踐力)。以上選擇的都是必修部分對于地理信息技術的說明,2003年版本對地理信息技術的要求僅僅是了解其應用即可,而2017年版本對地理信息技術的要求不僅僅是了解其應用,而是運用地理信息技術這類工具探究地理問題,地理信息技術要求越來越高。
二、全國信息技術教學理念與實踐的持續(xù)推進
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關于印發(fā)《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通知,為引領推動教育信息化轉段升級,提出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這為我們通過信息技術手段服務地理教學提供了政策支持。
三、手機App“兩步路”的教學實踐與調查
筆者于2018年上半年在學校安裝希沃白板后,利用手機和白板同步演示的功能,先教會學生安裝手機App“兩步路”、使用手機App“兩步路”的基本操作,經過一段時間,學生軟件操作比較熟練后,首先讓學生在無線網絡下下載汕尾市城區(qū)附近等高線數據保存(這樣,即使在沒有網絡的情況下也可以顯示數據)以便上課使用,下面為本課教學思路:
導入:我們生活在汕尾,要了解我們生活的地理環(huán)境,今天我們學習汕尾地形和人類活動的關系,大家能用我們地理課中學習的內容準確的描述汕尾地形嗎?
項目活動一:教師打開手機,連接希沃白板,同步操作。打開手機App“兩步路”,點擊“地圖”、“圖層”,選擇“谷歌地形圖”切換到地形圖,點擊“定位”,即可定位到所在地的地形圖,通過“放大/縮小”級別可以調整至能看到全汕尾地形時為止。主要目的是示范學生手機App“兩步路”的使用。
項目活動二:由學生自己觀察汕尾地形圖上的等高線數據,并和鳳山的等高線數據做比較,體會和感受大鵬山與銅鼎山的高度。
項目活動三:教師引導學生切換圖層至“谷歌衛(wèi)星圖”影像圖,觀察汕尾市城區(qū)附近產業(yè)活動布局和聚落分布。
項目活動四:教師引導學生在“谷歌衛(wèi)星圖”上疊加“等高線”,觀察汕尾市城區(qū)附近土地利用類型、聚落分布和產業(yè)活動分布,體會地形對聚落及人類活動的影響。
項目活動五:教師引導學生觀察與體會海汕公路城區(qū)到紅草段的線路布局和地形,并做大膽假設:該段公路沿線人類活動和產業(yè)活動較少,是否可以通過大鵬山修建隧道(距離短,直線,提高速度,縮短通行時間)連接城區(qū)與紅草(提示:請從巖石類型、技術難度、土石方量、工程造價等方面體會公路選線受地形的影響)?請給出具體、科學、相對準確的理由?
項目活動六:教師引導學生觀察中國主要分區(qū)經濟中心的土地利用類型、聚落分布和產業(yè)活動分布,體會地形對聚落及人類活動的影響。
總結:即使在科技如此發(fā)達的今天,地形對人類活動及產業(yè)布局仍具有深遠的影響,我們在學習和生活過程中要時刻保持對自然規(guī)律的學習與掌握,敬畏自然,遵循自然規(guī)律、適當改造自然為人類服務。
作業(yè):根據所學知識及手機App“兩步路”等高線數據,查找與調查汕尾市城區(qū)產業(yè)布局資料,遵循自然規(guī)律,從地理學角度為汕尾市城區(qū)附近產業(yè)布局做科學規(guī)劃。
實施教學后,我采用問卷星調查學生對于手機App輔助地理教學與學習的效果,調查結果如下:參與調查的男性占38.64%,女性占61.36%;對于“老師把實際生活融入教學,并使用手機APP來教學的方式”,38.64%的學生非常喜歡,52.27%的學生喜歡;對于“經過本講課程學習,你認為使用手機APP對地理學習,選擇“有很大幫助的”占20.45%,選擇“有幫助、有啟發(fā)”的占72.73%,學習完本課后,77.27%的學生表示愿意使用手機APP輔助地理學習。調查結果說明了使用手機APP輔助教學或者學習是受學生認可與歡迎的,效果較好,是值得推廣的學習教學與學習方式。
面對時代賦予教師的責任與機遇,作為教師,我們應該不斷學習,更新知識與技術,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在符合學情和區(qū)情的情況下適時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技術和手段輔助地理教學和學習,在當前手機普及的情況下,我們應該開發(fā)手機的有益功能,引導學生利用其學習地理,這是時代給予我們的有利條件,我們要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術手段,為地理教學和地理學習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