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君臣
隨著計算機網絡互聯(lián)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和5G時代的到來,2019年可能是第四次產業(yè)革命的元年,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技術將成為眾多研究者關注的焦點。作為一名中學體育教師,筆者認為應抓住這一機遇,將信息技術充分融入體育課堂,并嘗試與多學科相結合。無論是現在流行的“STEAM”課程或是“STEM”課程,如何有效地將其與各學科有機地結合和利用,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得到多方面的培養(yǎng)和培養(yǎng),是體育教師應關注的焦點。
計算機信息技術;體育教學;教育信息化;互聯(lián)網+
一、綜述: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課標理念不斷深入人心。信息技術引領了新時期的教育思想、理念、模式、方法和手段。信息技術與體育教學的融合,就是要構建一種基于信息技術的新型信息教學環(huán)境,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信息技術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主動性、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提高學科的核心素質,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體育技能。那么,在“互聯(lián)網+教育”時代,如何科學評價信息技術與體育的融合,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呢?體育教師要緊跟時代發(fā)展步伐,加強體育與信息技術的融合研究,大力發(fā)展體育信息化事業(yè),切實提高體育教學效率。
二、信息技術與體育教學融合中存在的問題
2.1基礎設施并不完善
首先,軟硬件基礎設施并不完善,不具備多樣性的特點。據了解,當前很多學校給教師配備的教學用具可以滿足日常教學需求,但進行深入了解可以發(fā)現,只有極少數學校配備了體育教學資源庫、網上體育學習平臺、體育教學網站,而用來監(jiān)測學生參與體育運動鍛煉的田徑場卻沒有一所學校具備。其次,體育教學資源來源渠道匱乏,現階段中學體育教師獲得體育教學資源的主要途徑是網絡搜索引擎,最不常用的途徑是通過學校校園網下載。很明顯,學校對于體育教學資源的完善還不是很到位,導致老師們更傾向于直接求助網絡搜索引擎,甚至是更缺乏自主性地拷貝同事資源。最后,體育教學資源庫開發(fā)力度不夠。體育教學資源庫是由學校組織和規(guī)劃,師生共同建設、維護、管理和整合體育教學資源,可供全校師生查閱和下載資源的網絡系統(tǒng)。而現階段的中學廣泛缺乏特色體育教學資源庫建設。
2.2教師引領沒有到位
第一個問題是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薄弱。通過調查發(fā)現,在“教學工作中能熟練操作的軟件”這一問題中,絕大多數體育教師的答案是Word、Excel和PowerPoint,而制作課件的Flash和AuthWare卻沒有一個人能夠熟練操作。其次,體育教師所參加的信息技術培訓比較單一。有數據可查,體育教師培訓采用最多的方式是自學,其次是學校組織的培訓,再次是各級教育部門組織的培訓,最后是遠程培訓。面對信息化教育技術新理念,體育教師對信息化教學資源合理使用方面的想法則比較欠缺,這些是對老師們信息化思維和更高的要求,有待教師信息化教育素養(yǎng)的進一步提升。
三、促進中學體育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策略
信息技術與中學體育深度融合的最終目標是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體育綜合素質。體育教師也可以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有效地改進和優(yōu)化自己的教學方法、教學設計、教學反饋等環(huán)節(jié),從概念層面入手,再嘗試實踐層面,最終實現兩者的深度融合。
3.1使用教學軟件,解決技術操作問題
信息技術與中學體育深度融合的關鍵在于如何利用信息技術優(yōu)勢為中學體育服務。利用信息技術輔助中學體育教學將成為一種正常的教學實踐,但在具體的實踐應用中,仍有許多問題有待解決,其中最迫切的是教師在信息技術層面的操作。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掌握程度低,導致目前中學體育教學中信息技術的運用水平低,導致信息技術的重要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的探索和發(fā)揮。此外,中學體育教師信息技術發(fā)展不足,主要表現在信息技術使用投入較少,信息技術操作能力較弱。信息技術與體育教學深度融合的前提是具體工具的熟練運用。只有熟練運用計算機、多媒體等工具,體育教學才能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統(tǒng)一,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因此,對于中學體育教師來說,可以采取多種方式提高其信息技術操作水平,在日常教學中積極學習最新的信息技術,并在教學中進行嘗試。
3.2課堂實踐,解決教學反饋問題
體育是一種行為和語言藝術。信息技術與體育的融合,不僅可以通過具體的課堂教學實現信息內容的展示,而且可以打破傳統(tǒng)體育哲學的束縛。在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實際教學操作的過程中,需要對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教學資源進行總結和總結,體現在具體的教學實踐活動中。體育教師需要加強挖掘和利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借助生動形象、生動形象、靈活形象、音樂效果,引導學生進入神奇的教學情境。教師為學生播放優(yōu)秀運動員標準動作視頻,使學生了解優(yōu)秀技術動作的特點,充分調動學生對運動的興趣和探索性,從而突出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作用。此外,借助于信息技術,可以提供良好的教學反饋。只有產生教學反饋,才能提高體育教學質量。首先,我們可以知道在應用信息技術的過程中是否減輕了教師的教學負擔。其次,運用信息技術可以記錄和檢驗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定期記錄學生體質指標,建立自己的個人檔案,并及時進行對比分析。
四、結論
信息技術與中學體育教學的深度融合,需要最大限度地將體育課程的教學方法加以改進,認識到信息技術本身只是一種教學手段,使用的目的在于促進課程結構的優(yōu)化、實現課堂教學效率與學習效率的提升。因此使用信息技術開展體育課堂教學活動需要符合體育學科自身的特點,不考慮實際教學情況而盲目使用信息技術教學手段,不僅起不到應有的促進效果,而且會導致體育課程的進度受到影響。
參考文獻
[1]陳樓舉.試論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2(10):100.
[2]薛巖.高校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實踐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18):11-13.
[3]賈士英.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的嘗試與實踐[J].考試周刊,2015(31):115.
[4]張淵博.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探析[J].商情.2012(25).
[5]岳江瑞.新課改理念下的初中體育教學探討田.考試周刊,2013(07).
[6]唐軍良.新課程理念下初中體育教學問題分析田.青少年體育,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