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旭方 彭伙妹 劉一艷 劉毅
摘 ?要:韶關市的許多農村也積極響應了號召,在全市建設新農村形勢下,積極在各鄉(xiāng)鎮(zhèn)大力開展體育設施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在真正體育設施的利用上,村民有沒有真正的利用設施去鍛煉,或者在鍛煉中有沒有出現什么問題,韶關市目前還沒有進行專門的調查和研究。本次調研,采用文獻資料法、實地考察法,對新農村建設示范基地——韶關市樂昌市坪石鎮(zhèn)武陽司自然村進行體育設施現狀進行調研。經過調研得出以下結論:農村體育設施較為完善,但是利用率不高,分析得出主要原因是,1.器材的使用方法不熟悉。2.村民對體育健身意識不夠強烈。3.出現器材損壞不能夠及時維護。為此提出了解決對策:1.利用圖示或專人示范等形式進行普及器材的正確使用方法。2.加強對村民體育鍛煉宣傳,正確看待農活和體育鍛煉的區(qū)別。
關鍵字:新農村;體育設施;調研;對策研究
一、調研背景與目的
中國是一個農業(yè)大國,13億人口就有9億農民。沒有9億農民的體育健身共同參與,就沒有現實中國民整體素質的綜合提高,“體育強國”就將成為紙上談兵的空話,然而真正意義的“體育強國”之大廈實屬空中樓閣。
農村體育的發(fā)展一貫受到歷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視。推動農村體育發(fā)展對當前的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農村人口占我國總人口的絕大部分,只有眾多農村農民的健身參與,才能彰顯我國“全民健身、全民參與”的實際意義。
二、調研對象
2.1調研對象概況
韶關市樂昌市坪石鎮(zhèn)全鎮(zhèn)總人口12.7萬人,是一個旅游城鎮(zhèn),也是樂昌市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衛(wèi)生、教育、商貿、金融中心,嶺南第一鎮(zhèn),廣東北大門,是廣東與內地聯系的中轉站,廣東北部的國家級試點開發(fā)地區(qū)。
2.2研究對象的農村體育現狀
目前坪石鎮(zhèn)農村民間文化活動中,雖然在新農村建設的大潮中起到帶頭作用,各個村洛體育設施建設完善,但帶有體育元素的活動幾乎沒有,對體育的認識也相當淡漠。由于農村從事體力勞動的人口比重仍相當大,在農民的認識中,體育的健身功能與勞作健身功能等同,體育健身意識淡薄。
三、調研方法
3.1實地考察法
坪石鎮(zhèn)是此次部分調研者的故鄉(xiāng),因此,能夠較為容易地以“當地人”的身份進入鄉(xiāng)鎮(zhèn)村落,以本位的視角進行調查。同時,在進行了三年的體育專業(yè)學習之后,又能夠以一名專業(yè)工作者的身份,就調查所得來的第一手資料進行客位的研究。
3.2文獻資料法
此次調研在參閱永城市地方志同時,還利用中國學術期刊網和優(yōu)秀碩、博士論文庫及其他圖書資料,查閱與本研究相關的文獻材料。同時,借助體育人類學已有的理論知識,對田野調查資料進行解讀和分析。
3.3問卷調查法
調查對象為坪石鎮(zhèn)武陽司村委的村民共計?60 人,其中男?30 人,女?30 人。其中還涵蓋研究方法包括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數理統(tǒng)計法。
四、結果與分析
4.1坪石鎮(zhèn)新農村建設中體育設施建設和投入情況
4.1.1調查表明,近五年農村體育設施建設投資總額每年保持一定增長,對當地村委走訪得知,體育設施建設每年以達到?50% 以上的增長率來增長,資金投入由每年祭祖時村民自發(fā)的募捐(尤其是外出工作且收入不錯的村民)、村委會固定資金投入、鎮(zhèn)政府每年的固定投入等三種形式。
4.1.2在體育設施器材選購上,村委會依據城市居民健身項目而選購了自主跑步機,腰部按摩器,踏步器等(如圖),該村落共分為三個擺放器材之處,基本涵蓋整個村落,布局合理且器材設備較為完善。
4.2坪石鎮(zhèn)體育設施使用情況。
4.2.1在走訪時發(fā)現,我調研足正時下午午飯后進行走訪調查,發(fā)現各個擺放器材之處都空無一人,經咨詢當地村民和村干部得知,這些體育設施很少人使用,在對器材檢查時,發(fā)現雖然器材購置2年多,但有些地方薄膜都還未被拆開,可見使用情況。
4.2.2對60名村民調研發(fā)現,經常使用的人僅有3人,占中調研人數的5%。偶爾使用的為6,占總人數的10%,從來不適用的村民51人,占中調研人數的85%
4.3村民自身體育鍛煉意識淡薄。
在對農民的空余時間走訪調研得知,20人選擇了看電視、19人打撲克、7人選擇打麻將,占總調研人數的76.7%。另外一項對體育鍛煉認知上得知,45人認為體育運動是城市人的休閑活動,對于農民而言“干農活即運動”。占總人數的70% 。
4.4體育器材欠缺專人指導,器材損壞不能及時維護。
村鎮(zhèn)體育器材的使用沒有專業(yè)人員指導,也沒有圖示教人使用,這不僅降低了村民對這些器械使用的熱情,而且對器材損壞幾率增大,因為不了解,所以會盲目的使用,從而造成損壞,加上這些設備基本上都由各村村委會代管,缺乏相對專業(yè)的管理人才,管理水平較低甚至無人管理,損壞也沒有人來維修。
五、結論與建議
5.1利用圖示或專人示范等形式進行普及器材的正確使用方法,提高村民對器械的正確使用,不僅可以減少對器材損壞,而且對他們身體狀況也可以得到提升,讓他們在鍛煉中找到滿足,增強使用的信心。
5.2加強對村民體育鍛煉宣傳,正確看待農活和體育鍛煉的區(qū)別。積極加強農村體育的宣傳教育工作,為農村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營造良好氛圍和專業(yè)人才。體育健身觀念落后是造成農村體育發(fā)展緩慢的重要原因,因此在重視硬件建設的同時,也絕對不能忽視對農民精神觀念的改造。政府要提高在農村組織體育活動的頻率,加強體育宣傳工作,在實際行動中讓農民親身體驗到體育的樂趣,感受到體育對自己精神狀態(tài)的改善。政府要根據農村工作己有的經驗,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通過宣傳教育使老百姓樹立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
參考文獻:
[1]吳永存. 農村體育現狀分析與發(fā)展對策研究[D].安徽大學,2010.
[2]沈一嵐. 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村體育設施建設現狀分析——以陜西省旬陽縣為例[J]. 新西部,2010,(07):243+245. [2017-09-14].
[3]常同禮. 新農村建設中延安市農村體育設施現狀的研究[D].延安大學,2012.
(作者單位:韶關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