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不少中小學正式開學的第一天。位于四川成都的“少年燈塔”未成年人主動服務工程依舊忙碌:他們平均每天接到2000多個電話,處理有關未成年人的過度游戲與不理性消費等問題。
近100萬個電話背后的共性難題
“你能理解家長的痛苦嗎?”
“我們沒人進得了他內(nèi)心?!?/p>
“他是未成年人他啥都不懂?!?/p>
……
比起網(wǎng)上一些家長輔導孩子作業(yè)的吐槽,不少家長有更大的難題:他們認為,自己的孩子一直優(yōu)秀,卻因為游戲變了個人。心痛、失望、麻木、崩潰……一段錄音中,孩子的哭聲、尖叫聲、家長的吼聲、打罵聲混雜在一起:“錢能不能退?什么時候退?”“我充了兩百塊錢……我快被打死了?!薄澳銈?yōu)槭裁醋屛闯赡耆巳ネ???/p>
記者查看客服接聽電話記錄發(fā)現(xiàn),這對父母十天前撥打客服電話,稱孩子在游戲中消費并要求退款。然而,就在雙方已就退款問題達成一致、等待退款到賬的過程中,父母發(fā)現(xiàn)孩子又充了兩百塊錢……這段錄音最終在男孩破音的哭聲中戛然而止。摘下耳機的客服姑娘,說話已經(jīng)結(jié)結(jié)巴巴。
她是騰訊“少年燈塔”工程中的一名普通客服人員。從2017年起,騰訊設立這項服務,專門協(xié)助家長解決未成年人過度游戲和不理性消費問題。僅2018年,這支約200人的團隊,就接到全國各地家長來電近100萬個。
他們介入家庭處理親子問題有一個流程:首先,語音客服接聽家長對孩子過度游戲消費的投訴;處理未成年人消費問題的客服與家長溝通中發(fā)現(xiàn)家庭存在較嚴重親子問題時,會向家長建議,后續(xù)由教育回訪客服人員與其展開溝通;如家長同意,教育回訪客服會對家長進行不定期疏導、跟蹤回訪。這些服務均免費。
客服們發(fā)現(xiàn),家長與孩子間的拉鋸戰(zhàn)往往圍繞能否玩游戲、游戲時長而展開?!八延螒蚩吹帽仁裁炊贾匾?,學習、遲到都不怕?!?4歲云南女孩小李的父親發(fā)現(xiàn),從初一后就無法控制小李的游戲時間。
面對父親的質(zhì)疑,小李反駁,她能妥善處理好游戲和學習之間的關系。但在客服的詢問下,她也坦承,自己一個人躲在房間“玩著玩著就忘了時間?!?/p>
這是很多家庭都面臨的共性難題。北京師范大學家庭教育課題組研究員張楠伊總結(jié),家長和孩子關于游戲的沖突點在于,家長認為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但游戲擠壓了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因此孩子不能玩游戲;對于孩子而言,游戲能給他們帶來其他學習和生活方式所沒有的快樂,當孩子發(fā)現(xiàn)家長不理解自己的這種需求,甚至還要把這種東西給扔掉時,孩子和父母的對立就產(chǎn)生了。
家長對孩子為何沉迷游戲一無所知
“我不知道這個游戲有什么好玩的。”“游戲到底有什么魔力?”客服們發(fā)現(xiàn),很多家長都不能理解,孩子為何會陷在游戲中無法自拔。
在一個令人深思的真實案例中,一個在火災中燒傷的孩子,在游戲中充值了上萬元,正是因為他在燒傷后無法出門,無法上學,只能在虛擬的游戲中尋找社交和快樂。這筆錢被游戲公司退款了,但類似的案例并不少見。
在夢想與現(xiàn)實間,需要自控力和自制力。張楠伊解釋,自控力與人的大腦發(fā)育程度有關,未成年人的大腦并沒有發(fā)育完全,所以相比成年人更容易沉迷。
除了游戲廠商的設計和定價,在專家們看來,更關鍵的因素在家庭?!敖^大部分未成年人接觸網(wǎng)絡游戲的第一場所都在家庭中?!敝袊鐣茖W院社會學所青少年與社會問題室副主任田豐表示。
“游戲投訴的背后其實反映出了家庭的問題和社會問題?!苯勇牭碾娫挾嗔耍头儼l(fā)現(xiàn),面對孩子的成長和教育問題,家長意識到其實自己有責任的,太少了。
田豐說,在未成年人沉迷網(wǎng)游的典型案例中,留守和單親家庭是重要的一種類型,這種特征背后隱藏的含義是家庭監(jiān)管的缺失?!吧倌隉羲惫こ桃舶l(fā)現(xiàn),被輔導家庭普遍存在教育方法不當、家長教育引導能力有限等情況,留守、單親家庭環(huán)境下的兒童極端案例占比更高。
(摘自《新華每日電訊》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