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學均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新課程語文標準變成了教育者實施教學的基礎。雖然語文新課程不斷完善,但仍有很大的改進空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國家新課程改革實施的教育是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教育方面的“一舉一動”總是影響著教師和學生。所以,作為教育者,教師需要在此基礎上,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情況,我們要按照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實施新的教學方法,為教學做好充分的準備。
◆關鍵詞:語文新課改;語文教學質量;新教育理念
新課程改革在教育事業(yè)中,是一個極大的進步。這不僅是面對老師、學校,更重要的是學生本身發(fā)生的變化,跟上社會發(fā)展的步伐。教育和生活中,沒有改變和創(chuàng)新將會成為一潭死水,采取走在社會發(fā)展前沿的想法,新課程改革要使初中語文保持自己的生機與活力,必須要源源不斷地輸入動力。在素質教育的影響下,新課程改革正有序地進行,特別是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為教育和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經驗,探討了新課程改革下,如何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
1教師要轉換自己的身份
在傳統(tǒng)的課堂中,老師是教育實踐者,也是社會知識傳播者。因此,我們更多地關注學生的教育,而忽略了教育中教師教育的理論、新課程改革的課程教學理念是指導思想,學校需要教師進行定期課程的培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貫徹新課程改革理念能更好地適應新課程改革對初中語文的要求。在過去,語文教師被定義為課堂的領導者。但在現代的教學中,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也可以是學生的益友。為了使學生適應新的課堂教學方式,其有必要與學生進行良好的互動。毛主席曾經說過,我們應該“融入”人民。同樣,教師和學生之間,教師也可以作為學生的朋友“融入”進來,不僅教給他們知識,還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和理念。只有良好的理念,才能塑造出好的人格,這也將伴隨學生們進入未來的學習中。
2讓教學形式更加多元化
語文課堂給人的固有印象是枯燥乏味的,唐詩宋詞、小說和散文,聽起來都是文學上的東西,與現實生活幾乎是不相干的,但其中的許多作品都是對生活的反映。教師要讓學生們了解這一點,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和動機。語文教學中,主題選擇的角度很多來自最近發(fā)生的熱點新聞,讓學生以自己的視角,來解讀這個消息。運用文學性強的材料來寫作。例如,從文學作品中選擇一個人物,讓學生們討論,他們應該通讀這些文學作品,這是很有好處的。初中階段開始,學生的學習水平處于上升階段,無論是閱讀、寫作,都開始讀更多的文學作品。學生生活的語言無處不在,在教師的教學中,容易遇到這種情況:一個學生語言能力很強,寫作內容也非常深刻,常見的文學作品很難吸引他;然而,當涉及最近的熱點新聞時,讓學生去寫議論文,是很困難的。因此,語文來自生活,也反映著生活,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新聞,使用各種觀點,提高學生們分析社會熱點的能力。與時俱進,那么他們的語文水平將會提升至一個更高的層次。
3讓課堂多彩化
作為課堂氣氛的推動力量,我也曾有過這樣的感受:精心準備的一節(jié)課,充滿了知識點和干貨,但學生們卻不感興趣,使得課堂像一潭死水,而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那么,教師此時可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學方法是否出了問題?最好盡量讓學生們去主導課堂的氣氛。例如:課堂上選擇的知識點,分組讓學生們討論交流,這不僅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而且,還能讓學生們體驗到課堂的樂趣;他們也可以在課前三到五分鐘準備一個簡短的演講。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們的口語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他們逐漸開始克服怯場的缺點,所以這也是一個很好的開始一節(jié)課堂氣氛生動的課的方式。此外,課堂教學也并不局限于課本上的知識。新課程改革之所以是新的,是因為它能夠根據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形成新的教學理念。因此,課堂內容也要跟上社會發(fā)展的步伐,讓學生們具有寬廣的胸懷,成為時代不可或缺的人。要培養(yǎng)他們的語文學習能力,必須讓其學會自主地學習,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重視他們。當代科學的發(fā)展越來越呈現出邊緣化和整合化的趨勢,知識整合成為世界性的趨勢。語文是一門綜合性、整體性、實踐性強的課程,必須要走整合之路。要提高初中生語文學習的質量,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教師必須給學生們充分的自我發(fā)揮的空間,讓其在教學中積極思考。這也并不是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學生自己學習,教師指導和解釋,師生共同來討論教學的策略。
糾正過去教學方式的不足,利用的好時空,第二課堂影響著學生的改變。所以,教師要重視課堂上學生們的主體地位,在新課程改革的實施過程中,教育者攜手迎接燦爛的明天,致力于給學生一個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注重其自身的發(fā)展。
總之,語文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們的語文素養(yǎng),以及他們的語言能力。語文教師應該在新課程改革的指導下,不斷探索和完善語文的課堂教學方法,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激發(fā)其學習漢語的興趣,真正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黃果.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初探[J].讀與寫雜志,2008(04).
[2]周賢智.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J].讀與寫雜志,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