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平
◆摘? 要:朗讀是語文教學中最基本、也是最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目前的教學形勢十分令人擔憂:考試與教學,要求分解意境;讀書要記住,帶著有感情的聲音而讀。因此,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已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首要任務(wù)。
◆關(guān)鍵詞:以情品讀;以演促讀;以練助讀;互評導(dǎo)讀
古有云:“歌聲、流水聲、琴聲、鶴聲……皆以讀音為最?!薄罢Z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應(yīng)該重視朗讀,讓學生充分去閱讀,清楚其整體的意識,培養(yǎng)閱讀時候的語感,閱讀帶來的情感啟迪”,并要求“用普通話順利閱讀,并正確表達文本中的思想和情感,豐富自己的閱讀體驗”。
今天的語文課,學生從90后到00后,一個不如一個愛讀書,從稀疏的雙手到?jīng)]有答案,甚至一個同學讀出一個字也會被一群人竊笑。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情況。在語文教室“朗讀”就像一件利器,它們是培養(yǎng)語感,表達感情的重要方式。如失去了這利器,該如何教漢語,該如何讓學生愛上漢語?
仔細回想,導(dǎo)致語文課堂朗讀教學被忽視,學生不喜歡它的主要原因如下:
(1)許多中國教師鄙視朗讀教學,認為朗讀是課堂的調(diào)味劑,講課的很多時間可以通過朗讀帶來填充;并不需要向?qū)W生自己朗讀過渡。因此,閱讀往往只成為了課堂的一部分,學生也習慣了在課堂上聽錄音,慢慢地不愿意去開口閱讀。
(2)教師的閱讀能力有限,對閱讀的功能和技巧認識不清,引導(dǎo)不到位。語文課堂上很少有讀書聲,即使有點朗讀需要,形式也單一,也很難調(diào)動學生們的興趣,教師閱讀的層次和目的不明確,學生只是為了閱讀而閱讀,效果不明顯。
(3)缺乏閱讀訓(xùn)練,以及語感的滲透,閱讀已成為一面旗幟,華而不實。究竟怎樣讀才算讀得好,跟老師念的一樣,還是模仿老師朗讀的聲音,這似乎是很多教師難以處理的一個難題。那么,如何讀出充滿韻律的語言呢? 可以嘗試以下的方法:
1深情閱讀
葉圣陶稱之為“美麗的閱讀”。它就是在閱讀中傳達作者的情感。正如孟子所說,這只不過是違背自己的意志,設(shè)身處地,把自己的熱情和善良回報給別人?!?/p>
例如:在《安塞腰鼓》的教學中,老師根據(jù)文章的氣勢起伏,通過多樣化的閱讀方式,來啟發(fā)學生對磅礴之勢的體驗?!耙活D猛打在頭上,忘記了愛情,失去了生命!”在這句設(shè)計中,“猛”讓一群人讀,“忘”讓另一群人加入,“失去”讓全班人讀,一步一步,讓人感到安塞人灑下的活力。像一陣雨,更像急促的鼓聲;像旋風,也是飛舞的流蘇;像青蛙一樣,這是一個跳躍的步驟;像火花一樣,它是閃光的瞳孔;斗鼓是一種強大的魅力?!币笞x的時候,還要把握不同隱喻體的差異,避免動量過大而變成同一個頻率,拋出問題讓同桌間討論,學生思考的同時,也是不明白就發(fā)問的時候?!澳阌羞^聽陣雨的感覺嗎?”“是什么樣的?”“聲音‘噼里啪啦’,”學生們說,“它掉在地上,重重地砸在人身上。這很傷我的心?!薄熬拖翊蚬囊粯?,不是嗎?”老師及時指導(dǎo),同學們一致同意。閱讀急促的暴雨,如旋風漂浮在空中,流蘇的忙亂等等。能夠抓住不同的特征,來區(qū)分隱喻和閱讀。學生們腦海自然出現(xiàn)安塞腰鼓舞蹈表演者的形象。
2以實踐促閱讀
在表情、動作和語言的演繹下,對人物的性格、情感的理解,使閱讀自然而動人。朱熹說“讀而不知是思,思而不知是讀”,這就要求學生通過閱讀和思考的結(jié)合來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在閱讀的過程中要仔細思考,邊閱讀,邊思考。這樣就會做到常讀常新,有所收獲。角色閱讀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在閱讀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分析人物的性格,揣摩他們的形象,并表現(xiàn)出更深層次的感受,這也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們的積極性。校園詩歌比賽和課本話劇課,都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提高閱讀能力的平臺。通過朗讀和表演《秋風吟》,使得杜甫憂國憂民的詩人形象深入人心。通過《木蘭詩》這出多幕戲劇的表演,每個學生都仿佛看到了木蘭既富有英雄氣概,又兼具美麗的完美形象。語文的課堂效果也因豐富多彩的閱讀而得以延伸。
3閱讀練習
提供課前的個人閱讀練習,幫助其提高閱讀的技巧。站在講臺上,同學們先是狼狽不堪,有的只能盯著講臺地面就開始了第一句,有的低著眉毛不敢和同學們的眼神接觸,有的斷斷續(xù)續(xù)地講。老師和同學們可以及時給予其幫助,漸漸地,演講者們就能放得開了。講故事的人熱情洋溢。練習閱讀能培養(yǎng)學生對于語言的感覺。盧樹祥先生在談到語感時說: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wù)是,培養(yǎng)學生們很強的語感能力。
那么,什么是“語感”呢?夏蓋孫先生曾對語感做過如此生動的描述:“在有敏銳語感的人的頭腦中,‘紅’不只是理解為‘紅’,‘夜’不只是理解為‘日’的對立?!盎▓@”不僅僅是一個種蔬菜的地方,“春雨”不僅僅是一場春雨??吹健靶戮G”兩個字,會感到希望、天然、青春精神等,難以言說的景象??吹健奥淙~”兩個字,會感到無常、孤獨等難以表達的意義。真正的生活都在這里,真正的文學也在這里?!庇纱丝梢姡Z感是一種敏銳的感覺。朱熹曾經(jīng)說過:“書讀千遍,其義自見?!币簿褪钦f,如果你熟讀這本書,也就不需要解釋了。
有人說:“閱讀作品是一種熏陶,閱讀一篇好的文章就會充滿情感、如飲甘露,清新豪爽,給人以無窮的力量……”閱讀必須成為語言課堂上的主要支柱,它讓人擁有著無限的遐想,閱讀能力的提高就是語言學習,也是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所以,重視、激發(fā)學生們的朗讀興趣,才是教師們要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韓軍.百年中國教育十大偏失[M].北京:北師大出版社,2007.
[2]葉圣陶.葉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朱光潛.談文學[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4]朱光潛.詩論[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