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中南
◆摘? 要:新技術(shù)為教育教學服務,應該合理運用,而不是為了使用新媒體而使用,應該以更好的服務教育教學而使用,課前、課中、課后,每個新技術(shù)點的運用都考慮到為教學服務,整個媒體使用中,新媒體是潛移默化的滲入到課堂教學中而不是硬生生的加入。
◆關鍵詞:新媒體;新技術(shù);新感受
在美術(shù)教學中學生的體驗越深刻、越多元教學效果越顯著,通過感官體驗(包括視覺、聽覺、觸覺、味覺等)實踐體驗、情感體驗等多種形式,更好的觸發(fā)學生的感知覺,在體驗中與表現(xiàn)內(nèi)容“對話”在體驗中進行美術(shù)創(chuàng)作。
一、自制動畫提高學生興趣
課前社團同學友情自己繪制場景畫面自己配音的動畫片,用動態(tài)的動畫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利用希沃一體機觸屏功能,分類游戲,找出水墨畫工具,學生爭先恐后的滑屏都想試一試,增加學生對水墨畫課堂導入趣味性,提高課堂氣氛。
二、多媒體授課助手助力教學過程
高清展示儀直觀演示學生作畫,下面的學生可以清晰的觀察討論畫法的不同。希沃插入圖片直接導入課件原圖對比,讓學生直觀欣賞學生水墨改畫,直接理解構(gòu)圖、意境等的改變,知道怎樣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更好的用水墨改畫,讓學生直觀欣賞如何把卡通畫改成水墨畫,改變的只是一種繪畫表現(xiàn)方法,知道怎樣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更好的用水墨改畫,帶給學生啟示,通過和原畫對比弄清楚改畫方法叫借用畫面,師生共同完成卡通畫改成水墨畫。現(xiàn)場一體機展示如何進行水墨改畫過程,綜合解決了學生的對于改畫技法的疑惑,直觀帶給學生啟示就是我也能畫的很好。學生很容易掌握兩種改畫方法,教師在原畫的基礎上在白板上克隆出荷花、荷葉、各種小水生物、濃淡不同的水波紋、意境發(fā)生了變化,增添了內(nèi)容、構(gòu)圖有改動、但是畫面主題沒變這種方法叫借用形式。與原畫進行對比,形成參照,利用希沃觸屏功能,結(jié)合素材庫圖片進行移動、刪除、增添、變化大小、放大縮小蝌蚪、荷葉等對象,移動位置等方式根據(jù)自己的理解意愿自由的重新構(gòu)圖,讓學生直觀理解教學難點如何改變畫面構(gòu)圖、意境。先欣賞強化原畫的構(gòu)圖主題等,再在原畫的基礎上增添小池塘景物,添畫荷花、荷葉、各種水生小動物,還可以根據(jù)需要可多可大可小讓小池塘熱鬧起來比較符合學生年齡特征、繪畫興趣、可以隨心所欲添畫自己喜歡的東西孩子們就非常高興寓教于樂。隨著內(nèi)容的增多構(gòu)圖也隨之有所改變,特別是添畫濃淡不同的水波紋,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添畫了這一點水墨畫的意境就改變了,解決了本課的最大的難點,讓學生直觀理解教學難點如何改變畫面構(gòu)圖、意境、增添景物等。由此學生對水墨畫的知識與技法的理解和領悟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也逐步學會了對水墨畫的審美。
三、授課助手上傳展評學生作品
教師根據(jù)出每組學生推出的最優(yōu)作品拍照,手機拍攝學生作品,通過希沃授課助手上傳圖片,大屏展示學生作品。同學講評作品,有針對性的講評,加大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美術(shù)課的興趣。學生結(jié)合自己小組創(chuàng)作的組畫自己配音,自己合成動畫片,希沃授課助手上傳圖片結(jié)合配音播放學生作品。讓學生的作品活起來,而不是靜靜的躺在紙上,自己繪制的場景畫面,自己同學的配音,制作了簡單的動畫片,都想試試創(chuàng)作積極性非常高,促進學習學生學習中國畫有著里程碑的作用。
四、教師創(chuàng)立創(chuàng)意空間學生社團并申請放飛心靈創(chuàng)意工坊微信公眾號展示學生課內(nèi)課外作品
第一,利用微信公共平臺,引導學生評價作品,上傳本節(jié)課其他學生及其它班級作品,讓學生作業(yè)不是躺在紙上而是活起來,學生試著評價畫面,嘗試學做動畫片讓學生課后關注欣賞同伴之間的作品,通過作品展示,學生和家長一起欣賞討論自家孩子的作品同時也能欣賞同伴的作品,我畫得水墨意境很是有味道,我畫得線條頗有大師風范,我的墨色濃淡相宜恰到好處,所以課堂上涉及到水墨畫的知識孩子們都學以致用的用在自己作品的評價上了,讓學生獲得極大的成就感,對孩子們進一步喜歡中國畫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第二,通過微信公眾號上傳微課方便學生課前預習,更好的滿足學生創(chuàng)作的需要,幫助本課完成教學重點。使學生了解油畫改畫作品、漢畫像石改畫、年畫改畫、照片改畫、都可以改成水墨畫,展示課前部分微課視頻里的學習內(nèi)容,金魚的畫法重播鞏固畫法。方便學生課前預習,讓不同層次學生通過課前預習達到了良好的學習效果,從學生主觀上解決了對于畫水墨畫的畏難情緒。
第三,家長關注微信公眾號,教師利用微信公共平臺上傳學生課堂作品,通過作品展示提升了學生繪畫水平,讓學生獲得成就感。家長從中欣賞自家孩子的作品,更加支持學校學習,家校合作共同幫助孩子們提高繪畫興趣,共同提高審美情趣,和孩子們共成長。喜歡讓更多孩子的作品分享給更多的讀者,提高孩子繪畫興趣。
新技術(shù)為教育教學服務,應該合理運用,而不是為了使用新媒體而使用,應該以更好的服務教育教學而使用。本課中利用了希沃一體機、授課助手及微信公共平臺,整個過程包含了課前、課中、課后,每個新技術(shù)點的使用都考慮到為課堂教學服務,比如開始導入的中國畫工具分類,讓孩子親自拖拽參與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也同時讓孩子看到分類結(jié)果;比如運用希沃白板5軟件中拖拽、放大放小功能進行演示水墨改畫中的借用形式,讓抽象問題變的更加直觀具體;比如利用微信公共平臺上傳微課,上傳孩子作品,讓美術(shù)的學習更具有延續(xù)性。整個媒體使用中,新媒體潛移默化的滲入到課堂教學中而不是硬生生的加入。8E089FA3-8D15-40EA-B06E-FFF0ED684D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