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慧薇
摘 ?要:處于身心成長階段的小學生難免會犯一些錯誤,作為班主任有負責糾正和批評學生缺點和錯誤的職責。但是,如果批評的方式和方法不正確,就會產(chǎn)生負面影響,因為現(xiàn)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就被寵壞了,習慣了表揚,他們脆弱的心理難免會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因此,班主任必須重視批評的技巧和藝術,以達到批評教育的目的,幫助學生進步。
關鍵詞:班主任;批評藝術;愛與尊重;寬容理解
一、師愛是學生成長的動力
小學生都希望得到師生的尊重和信任,因此,班主任首先要平等、友善地對待學生,不能采取武斷的態(tài)度,更不能采取體罰、訓斥、辱罵或挖苦等類似家長式教育的嚴厲態(tài)度,這對學生的自尊心有很大的傷害。班主任在處理問題時,要沉著冷靜,不要沖動,要胸懷寬廣,努力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小學教師作為知識傳播、思想啟蒙和生活的引導者,需要和藹可親,與學生產(chǎn)生共同語言,最好能找到適合學生個性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當師生關系達到相互友好的程度時,學生自會產(chǎn)生積極的主動性,那么批評教育的效果將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愛學生是批評學生的前提
在批評教育實踐中,經(jīng)??吹揭恍┬W班主任采取諷刺性訓斥、罰款或體罰等極端手段,迫使學生從面前的錯誤中吸取教訓,這種批評手段很容易引起小學生的怨恨和叛逆心理,會對他們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并有可能導致極端事件的發(fā)生。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應該清楚批評只是一種教育方法,而不是一種教育目的。于是,對學生的愛和尊重可以使師生關系和諧,使學生能夠輕松地從內心接受教育,批評也才會收獲到更好的效果。假如,師生關系緊張,班主任在批評學生時很難得到學生的自主配合,因此,班主任要學會用愛來處理師生關系,這是加強師生情感溝通的基礎。
三、尊重和理解是批評的核心
班主任在批評學生時要注意原則,不能放縱學生的錯誤思想和行為,還要充滿感情,維護學生的自尊。這樣做的結果是被批評的學生不會感到被批評,會受到班主任發(fā)自內心的愛護而自覺接受教育,從而達到最好的批評效果?,F(xiàn)在,大多數(shù)小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其中一些是單親家庭,多數(shù)學生都有很強的自尊心,渴望進步和得到老師和同學的理解和幫助。實踐證明,只有班主任對學生充滿尊重和理解批評教育的效果才會大大提高。如果班主任態(tài)度強硬直接對學生進行批評,就會引起學生強烈的內在反感,于是以婉約言辭與柔和語調很重要。
四、批評應該有針對性
老師批評學生的不良行為,學生接受批評后的新變化就是學生的新行為,批評是教學中師生互動的一個長期過程,班主任須考慮學生的具體情況然后采取相應的批評。比如,對于心理素質好的學生可以進行尖銳嚴厲的批評,讓學生注意自己的缺點和錯誤然后加以糾正。但這種方式不適合膽怯或抑郁的學生,因為有可能會讓這樣的學生感到更害怕、失去信心甚至更抑郁。要明白批評學生的目的是幫助那些有不良行為的學生提高覺悟與端正態(tài)度,并糾正他們偏離集體目標的行為,而不是攻擊和壓制學生身心。
五、欣賞性批評
對于那些善于發(fā)現(xiàn)錯誤或落后的小學生來說,先實施表揚而不是直接批評的方式是欣賞性批評。它的明顯優(yōu)勢在于讓犯錯誤的學生在這種巧妙的批評中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比如陶行知先生的“四糖”故事,就是一個典型的批評教育案例,是教師都應該學習的欣賞批評。當陶先生發(fā)現(xiàn)學生王佑用泥砸同學時沒有馬上批評王佑,而是先讓他去辦公室。在當時那種情況下,如果陶行知先生直接怒罵道:“你為什么挖泥打人?你不知道這種行為嚴重違反了校規(guī)嗎?”在這種直言狂批的情況下,我們會覺得王佑有什么樣的反應呢?
六、努力做好善后工作
根據(jù)心理學理論的研究,人們總是認為批評屬于貶義詞,所以當小學生面對班主任或其他人的批評時總是感到羞愧和不安。因此,即使學生清楚班主任是在最正確地批評自己的錯誤,心里也會疏遠老師,心里甚至還有怨恨老師對自己的尖銳語調。然而,作為一名肩負著全班思想教育和學習教育指導的班主任,在日常教學工作中,難免會對一些在學習和行為上有缺點、犯錯誤的學生進行批評,但如何消除批評的副作用呢?這就需要班主任去探索和思考這個問題。筆者認為,除了以上幾點,班主任還應盡最大努力做好善后工作,即在與學生單獨交流前,對學生進行的公開批評。班主任私下可以問學生,認為老師的批評是否符合實際情況,請該學生談談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班主任幫助學生找到缺點和錯誤的原因,一起分析這些缺點和錯誤的性質,以及會造成什么樣的不良后果,然后幫助學生找到糾正缺點或錯誤的方法。其實,小學班主任在學生管理中的批評教育應該帶有藝術性的,我認為,如果班主任能夠以真誠的微笑、先揚后理、家長式的愛或朋友式的鼓勵談話方式對小學生進行批評,把批評轉化為情感交流,相信他們會愿意接受,班主任也會與孩子們長期和諧相處。
總之,管理和批評學生不僅是一項重要的工作,也是一門批判性的藝術。想象一下,有多少孩子需要班主任和每一位老師的寬容和理解?有多少批評需要藝術?特別是作為班主任,做這樣的工作并不容易,它代表著一個班幾十個學生的良好教育和健康成長。因此,在教書育人的神圣工作中,班主任始終需要關愛學生,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關愛和尊重,在教育學生的時候,班主任應該以仁愛、尊重、寬容、理解的態(tài)度對學生的錯誤進行批評,這樣就會對犯錯學生實施的批評教育收獲到意想不到的良好結果。
參考文獻
[1]趙紅.關注每位學生的成長——淺談如何做好小學班主任工作[J].求知導刊,2019(36):82-83.
[2]魏海莉.關于學生個性化培養(yǎng)背景下班級團隊建設的思考[J].新課程導學,2019(13).
[3]陳慶來.關于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溝通藝術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9(7).
[4]葉衛(wèi)勝.小學高年級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溝通藝術之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