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旭
組建團隊,開啟空間建設
琿春市第一小學始終堅持把學校信息化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在校長羅暉的統(tǒng)籌規(guī)劃下,扎實推進學校的網(wǎng)絡學習空間建設。
建立信息化團隊。學校先后成立信息化建設管理團隊、信息化應用團隊、教學研究團隊,組建了學校的信息化教育共同體。
建設信息化教室。學校建立了錄播教室、創(chuàng)客教育實驗室等,室內學習管理終端設備都可訪問延邊朝鮮自治州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
打造信息化課堂。在各學科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積極應用“教學助手”和“家校幫”開展教學活動,利用“家校幫”的小組評價等功能輔助教學,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創(chuàng)建信息化課程。學校不斷完善各項信息化創(chuàng)新實踐活動策略和資源建設,創(chuàng)建了“3D設計打印”課程、“機器人拼裝”課程等,使創(chuàng)新實踐項目由活動化走向課程化。在課程實施中提升了學生的信息化應用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與能力。
實施信息化評價。學校利用“家校幫”中的評價功能,結合實際需要,建立了學校自己的“七彩陽光學生電子評價系統(tǒng)”,便于家長隨時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現(xiàn)。
更新理念,推進空間建設
層層培訓,全面推進個人空間建設。學校邀請琿春市電教館的教師定期到校進行培訓,要求教師人人建設個人空間。學校每學期開展一次家長培訓,由校長為家長們講解智慧教育新理念、空間應用及“家校幫”平臺的使用方法等。同時,學校還利用信息技術課堂對學生進行空間應用的指導培訓。
參觀學習,博采眾家之長,優(yōu)化空間建設。2018年3月,羅暉帶領學校中層領導和骨干教師到長春市南關區(qū)西五小學和樹勛小學學習先進的空間建設經(jīng)驗。學習后,學校組織全校教師進行了二次培訓。目前,學校的空間建設逐步實現(xiàn)了精細化、特色化。
潛移默化,讓平臺應用常態(tài)化。學校利用集體備課時間對平臺及空間的使用進行培訓,教師們把備課資料、課件、教案等上傳到個人空間,實現(xiàn)“家校幫”資源向空間網(wǎng)盤云同步。還實現(xiàn)了通過手機將資源一鍵發(fā)送給學生、分享給同事,課上一鍵投送到電子白板。教師能夠通過手機便捷地控制電子白板的授課內容,一邊教學一邊與學生進行課堂互動。同時,教師通過“家校幫”布置課前導學和課后作業(yè),讓教學變得更輕松、更高效。
以賽促學,不斷提升信息化水平。學校每學期都會開展“互聯(lián)網(wǎng)+合作學習”“智慧課堂”“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等方面的匯報課、研討課、引領課等,利用教學助手、移動講臺等新型教學方法,使課堂教學變得豐富有趣。
創(chuàng)新實踐,碩果累累
學?,F(xiàn)有學生2956名,教師186名,全校師生空間開通率達100%,實現(xiàn)了人人有空間,班班有特色。截至目前,學??臻g上傳了61157篇文章,159694張照片,28萬多條的評論,登陸次數(shù)高達119萬多次。
學校還將學??臻g、班級空間、學生個人空間、教師空間等制成碼書、碼墻,實現(xiàn)了教師、學生、家長的互動交流。并將優(yōu)秀教學實錄、特色德育活動、教學微課、校園新聞、百師講壇的內容制成碼書、碼課,上傳到學??臻g,實現(xiàn)了教育教學資源的共享。
學校開設了60多項社團課程,其中魅力衍紙、快樂剪紙、串珠、航模、3D創(chuàng)客等課程已發(fā)展為學校的特色課程。為了便于更多教師學習了解這些課程,社團教師建立了自己的特色課程空間,教師可以隨時登錄社團教師的空間進行學習。
2018年6月,學校開展了全校網(wǎng)絡空間評比大賽,評選出了最美空間。同年12月,在延邊州舉辦的空間建設大賽中,學校獲得學校空間建設特等獎,全校共有133名師生獲獎。
未來,琿春市第一小學將繼續(xù)為學生開啟信息化學習之路,讓孩子與世界接軌,站在更高的起點暢想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