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丹 趙海楠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新媒體已經不可避免地進入到高校的日常生活之中,并且在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新媒體往往具有使用便利、時效性強等諸多特點,容易對大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造成較大的影響,因此受到廣大學生的熱烈歡迎。當代的大學生就是在多媒體的環(huán)境之下逐漸成長起來的,不可避免的,他們的心理健康程度會受到多媒體資源的客觀影響。因此,對于教育工作者來說,他們需要充分結合實際,針對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普適性分析,在這一過程中去粗取精。本文充分調研了新媒體的環(huán)境特點,深入收集大學生群體的新媒體需求,針對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調研分析,挖掘其內在的原因,并對新媒體環(huán)境下如何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及見解。
關鍵詞:新媒體環(huán)境;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研究
眾所周知,新媒體的業(yè)務形態(tài)極大地改變了人們對信息傳遞方式和效率的看法。基于這種改變,大學生在心理方面的許多變化也隨之產生,無論是其認知欲望、求知欲望還是情緒狀態(tài)都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fā)展而發(fā)生了較為深刻的變革。縱觀大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我們可以感受到,不同的年齡階段對于新媒體所需要的訴求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基于學生自身的年齡屬性,許多人的心理發(fā)展尚未成熟穩(wěn)定,因此并不能正確地做好信息篩選工作,難以高效地甄別出新媒體的業(yè)務形態(tài),從而對自身的心理健康發(fā)展狀況造成不利的影響。因此,本文充分結合實踐工作,針對如何開展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行了細致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創(chuàng)新路徑及對策。
一、新媒體對大學生心理的積極影響
(一)滿足求知欲望
眾所周知,大學生這一年齡階段求知欲和探索欲是十分旺盛的,但是對于許多領域的知識,比如職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個人情感問題等,很難從身邊獲得良好的知識體系,而多媒體的出現有效地解決了這一問題,新媒體大大滿足了大學生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大學階段的課程目標雖然能夠滿足學生的基本日常學習需要,但是許多領域的知識依然需要類似公開課、多媒體課程等方式來進行相應的校外渠道補充,這樣有利于確保大學生信息知識的多樣化。
(二)滿足社交需求
此外,我們不能忽略的一點在于,新媒體的出現幫助大學生實現了自我表達,為他們打造了一個相當出色的言論平臺,很多學生進入到大學階段,人生觀和世界觀都已經基本形成,對世界萬物有著高度的表達欲望和參與欲望,希望能夠積極發(fā)表屬于自己的思想見解,并與社會大眾進行分享。在這種隋況下,大學生可以借助微信群、QQ群等新媒體平臺獲得相應的資訊,開展相應的社交活動,滿足大學生的社交心理需求。
二、新媒體對大學生心理的消極影響
在新媒體給大學生業(yè)余日常生活帶來積極而豐富變化的同時,作為教育工作者,一旦不加區(qū)分地引導學生接收新媒體環(huán)境中的繁雜信息,也會對他們的心理健康產生非常消極的影響,對于他們的未來成長具有一定的害處。
(一)部分觀點偏激,產生認知影響
許多來自網絡的觀念和信息都是較為偏激的,很多非常有名的網絡達人具備高度的社會影響力,但是他們的觀念卻是非不明,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長,容易對大學生造成消極的影響,從而影響大學生認知能力的發(fā)展與開拓,難以形成有價值的完整世界觀,因此,一旦在這一過程中缺乏必要的批判和指引,就會嚴重損害大學生的基礎性認知能力,對大學生未來的職業(yè)發(fā)展產生非常不良的影響。
(二)激化購物欲望,產生行為影響
大學生網購的問題在新媒體的發(fā)展趨勢下被無限地放大,現如今的網購成癮已經是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了。許多學生在購物網站上消磨光陰,享受購物的快感,但是這種快感帶來的歡樂是短暫的,對國家民族的發(fā)展也并沒有切實的益處。久而久之,這種惰化的行為會影響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新媒體的發(fā)展對于大學生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一方面,它給大學生群體的心理健康帶來一定的積極影響和成長益處,但是在很多的方面,也會給學生群體的心理健康帶來非常消極的影響。對于廣大的教育工作者來說,一定要時刻以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設作為出發(fā)點和著力點,讓新媒體以科學的方式參與到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去,讓新媒體成為高校教育的得力工具,推動高校教育高質量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