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子涵
摘 要:隨著高中語文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如何在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中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顯得日益重要。而初中階段的學社拓展課程為提升語文素養(yǎng)提供了更加豐富的形式。我校辯論社成立于2016年9月,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為指向,不僅致力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發(fā)展與提升學生的思維,而且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完成文化傳承的使命,故本社以歷史上善辯的燭之武、晏子、諸葛亮等人為榜樣,教導學生在唇槍舌戰(zhàn)中傳承中華語言的魅力,碰撞思維的火花。
關鍵詞:表達 思維 審美 文化
【中圖分類號】G 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1-0080-01
經(jīng)過歷時兩年的發(fā)展,我校辯論社培養(yǎng)了大量優(yōu)秀的社員,不僅在區(qū)級辯論賽中斬獲佳績,同時也在辯論實踐中切實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1.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現(xiàn)代社會中,語言表達能力在個人的發(fā)展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好口才也將成為是未來人才必備的能力。學校是培養(yǎng)未來人才的地方,無論我們的學生將來走上何種工作崗位,無一例外都需要良好的表達能力去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見解。叱咤風云的政治家需要伶牙俐齒作為自己的武器,腳踏實地的工作者需要巧言善辯為自己贏得職場地位,日常生活中,具有口才天賦的人能將自己的交際對象變?yōu)樽约弘y得的社會資源。總之,語言能力是未來人才駕馭人生、致勝未來的必備法寶。
然而學生在日常語言表達中卻常常出現(xiàn)啰嗦、缺乏重點、語言邏輯混亂、重點不清等問題。不僅影響了他們的日常交往,同時也打擊了他們的自信心。
我校辯論社不僅在課堂上向學生介紹辯論技巧及語言表達技巧,而且通過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辯論游戲來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比如學生非常喜歡組織的“殺人”游戲。殺人游戲作為一款智力和心力比拼的游戲,使多人在游戲中通過口才和分析判斷能力的較量決出勝負。在游戲中可以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邏輯能力、分析判斷能力、表述能力、心理素質及表演能力,提高人的語言表達能力,相當于一場非正式卻激烈的辯論會。同時借助殺人游戲,社員們也培養(yǎng)了團隊精神、活躍團體氣氛、增進團隊成員的感情交流、提高凝聚力。
2.發(fā)展和提升思維
思維的發(fā)展和提升不再僅僅是理科的必備素養(yǎng),人文社科方面的思辨能力的提升對學生的未來發(fā)展也非常重要。尤其在人文社科方面,答案不是唯一的,在對人文性問題進行思考辨析的時候,我們需要對自我所主張的觀點進行解釋和說服性論證,從而實現(xiàn)鑒別和選擇一個更好的價值理念和行動準則的目標。
然而學生在人文社科方面的思辨能力卻表現(xiàn)不佳,他們大多想象模仿能力高于分析概括能力,在寫作中長于描寫和敘事,說理和議論能力欠佳。這與教育教學在提升學生的思辨能力方面往往浮于淺表沒有在實際教學中真正提升學生的思辨能力相關。
我校辯論社通過開展社內、社際辯論賽及參與校際辯論賽來發(fā)展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本社自成立之日期,歷時兩年,組織社內辯論賽20余次,組織社際辯論賽3次,參與區(qū)級辯論賽3場,憑借充分的準備、豐富的學識、嚴密的邏輯、敏捷的反應,出色發(fā)揮,最后在區(qū)級中學生辯論賽中斬獲佳績。
在籌備辯論賽的過程中,學生通過查找資料進行破題和立論,使他們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得到明顯提升。在辯論過程中,同學們傾聽對方辯手觀點的同時,確定自我反擊的方向,使之邏輯分析能力得到明顯的提升。辯論賽切實地提升和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幫助學生建立批判性思維方式。
3.培養(yǎng)審美情趣
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一條富有詩意的、感悟的、審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學生全面的智力發(fā)展。”語文教學必須通過美的教育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審美陶冶,而課堂之外的學社拓展課程則可以通過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更為直接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審美情趣。
我校辯論社每個學年都會以節(jié)目的形式參與我校課堂節(jié)展示活動,在籌備活動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反復商討、確定節(jié)目、多次排練、最終演出多個環(huán)節(jié)的籌備和展示,喚醒對美的形象的感知和想象能力,進而在活動中培養(yǎng)其審美情趣。我社社員利用小品形式將辯論賽搬上了舞臺,既展示了他們唇槍舌戰(zhàn)的風采,也豐富了同學們的課余生活。生動有趣的趣味辯論賽滿足了學生的情感需要及審美需要,同時也塑造了學生美的靈魂。
4.傳承與理解文化
文化和文明的高度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主要內容,軟實力也是一個國家形象和影響力的重要標志。我國擁有燦爛輝煌的傳統(tǒng)文化資源,然而在高速發(fā)展的今天,拜金主義、虛無主義等意識形態(tài)對傳統(tǒng)文化產(chǎn)生了巨大的沖擊,在此背景下,語文課堂理應承擔起傳承與理解文化的責任。
國家危難之時,燭之武憑借言辭勸退秦國百萬大軍;雖身材矮小被人侮辱,晏子卻以巧妙的言辭回擊為自己和國家贏得了尊嚴……在風起云涌的歷史風潮中,一批又一批的英雄人物憑借自己的巧言善辯為個人贏得機會和尊重,也捍衛(wèi)了國家尊嚴,影響了歷史進程。在授課過程中,群英薈萃辯論社以古代先賢在歷史長河中經(jīng)典的辯論瞬間為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學習古人的智慧,傳承辯論文化。
我校辯論社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潛移默化地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發(fā)展和提升了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審美情趣,并幫助學生承擔起傳承與理解文化的使命。
參考文獻
[1]陳波霞.通過社團活動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實踐研究[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12)
[2]徐德軍.語文教學的一個重任——讓下一代人更會"說"[J].課外語文,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