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艷
近日,筆者有幸參加了江蘇省小學語文課程網絡培訓,聆聽了由張福娟等老師的《教學評價》知識講座,我深刻體會到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關注評價,恰到好處的閱讀教學評價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下面筆者就談談個人的粗淺看法與體會。
一、關注評價,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閱讀有四個評價標準:1.閱讀中能主動識字,積累詞語。2.讀課文字音正確,吐字清楚,不讀錯字,能根據上下文推測理解詞句。3.按句逗停頓,不唱讀,不頓讀,不漏字,不重復。4.聲音響亮,語調自然,能用恰當的語氣朗讀課文,讀出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
根據這四個評價標準,我在教學一年級下冊《一個接一個》這篇課文時,設置了三個閱讀目標:一讀課文能借助拼音把課文讀正確,能主動識字,圈劃出不理解的詞語;二讀課文能把課文讀通順,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三讀課文能把課文讀流利,并能讀出各種標點符號所要表達的語氣語調。
學生閱讀課文后,在檢查評價中,師生互動、順利完成了閱讀目標任務。
首先,我讓一名學生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讀后提問:“孩子們,你們覺得他讀的怎么樣?”
生:他讀的很正確、很通順,沒讀錯一個字。
生:他讀的聲音很響亮,速度不慢也不快。
生:他讀出了大人命令他回家睡覺的語氣。
師:你從什么地方聽出來的?
生:快回家睡覺!他讀的語速很快。
生:他最后一句感嘆號讀的很好,我聽到他高興的心情了。
師:各種各樣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有很多很多種夢。
師:孩子們不僅會讀書,還會思考呢!真是太棒了!
通過一讀、二讀、三讀課文,全班交流匯報,學生在自我評價、生生互評、師生互評中明白了閱讀文本的方法,體會語言文字背后所表達的情感,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我們發(fā)現了兒童有創(chuàng)造力,認識了兒童有創(chuàng)造力,就須進一步把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解放出來?!边@樣,通過互評互動點燃了學生們創(chuàng)新火花,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關注評價,讓學習真正發(fā)生
閱讀教學始終離不開評價,如何讓學習在評價中真正發(fā)生呢?
我想,作為學生學習的引領者,能讓學生始終保持著學習的熱情,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能夠在師生評價中獲得了知識,學習也就真正發(fā)生了。
例如,在教學一年級下冊《我多想去看看》這篇課文時,我范讀完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后,提問:“孩子們,你們覺得老師讀的怎么樣?”
生:老師,你讀的聲音很響亮!
師:謝謝你的夸獎。
生:您讀的時候,我看到了天安門前升旗儀式的壯觀景象了。
師:你真了起,你是一個會想象的孩子。
生:老師,您讀的時候還不夠激動。
師:為什么要激動的讀呢?
生:因為“我多想去看看”連續(xù)讀了兩遍。
師:你真有一雙會發(fā)現的眼睛哦!
生:“我多想去看看”后面的逗號也可以改成感嘆號。
師:為什么?
生:“我”對媽媽連說了兩句“我多想去看看”,用兩個感嘆號會更好的。
師:你真是一個會讀書、會思考的孩子!
學生在獲得老師的贊賞后,激起了學習的欲望,課堂充滿了活力。師生間相互鼓勵、相互贊賞、相互評價,讓學生始終保持著學習的熱情,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走進文本,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師生思維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形成民主的、自由的、開放的、和諧的學習氛圍,從而讓學生達到主動有效學習的目的。
三、關注評價,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力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喚醒、激勵和鼓舞?!痹陂喿x教學中,評價可以喚醒、激勵和鼓舞學生的閱讀興趣,評價可以促進學生主動的、自覺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力。
在執(zhí)教《秦兵馬俑》一課時,我感觸最深的就是課堂上關注學生,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回顧整堂課,我先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讓學生想學、樂學、會學,接著采用問題創(chuàng)設情境、圖畫再現情境、游戲深化情境,通過這三種情境的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彰顯兒童自主學習力,從而打造鮮活課堂。
1.復習導入,激興趣
上課伊始,引導學生讀好課題,讀出課題的氣勢,提問:“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秦兵馬俑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誰能用文中的一個詞語來說說?”這樣的導入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累了四字詞語,又回顧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真可謂是“一箭三雕”呀!問題一拋出,一個個小手高高舉起,爭先恐后地回答“個性鮮明”“規(guī)模宏大”“類型眾多”等。整個課堂就“活”了起來,學生很快融入到課堂中去。
2.精讀感悟,促創(chuàng)新
學習4~9自然段時,我提出了以下問題: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哪些類型的兵馬俑呢?六種兵馬俑各有怎樣的鮮明個性?作者又是怎樣描寫的呢?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自讀課文,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在交流“將軍俑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問題時,放手讓學生大膽地去品讀文本的語言文字,感受將軍俑的“身材魁梧、昂首挺胸、神態(tài)自若”的形象特點。接著通過句子的比較,體會作者把將軍俑寫得惟妙惟肖,讓讀者感受將軍俑的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學完將軍俑后,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投影出示五組俑的圖片,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種俑,到書中找到有關的文字讀一讀、圈一圈、寫一寫,從而培養(yǎng)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在交流過程中,學生最感興趣的就是躍躍欲試、體格健壯、肌肉豐滿的馬俑,我引出了克林頓總統(tǒng)說的一句話“我真擔心它會不會踢我一腳?!辈⑻釂枴皬目肆诸D總統(tǒng)的話語中你體會到什么呢?”“作者是如何把這些俑寫得栩栩如生的呢?”從而讓學生感受作者的寫作方法(觀察+聯想)。
這種“一教、二扶、三放”的教學評價方式,培養(yǎng)了學生感悟力與表達力,學生真正習得了學習方法,“自主、探究、合作”的新課程理念也得以體現。
3.學法指導,提能力
為了進一步鞏固這種寫作方法,我又安排了一個實踐練習,讓學生運用“觀察+聯想”的方法,寫出跪射俑的外貌、動作、神態(tài)等。在交流展示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自評互評,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在整個教學中滲透了學法指導,關注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學會遷移運用,形成自己的學習能力。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都積極參與到學習,都是課堂的小主人。學生在自我評價、師生評價中提升了語文素養(yǎng)。
總之,巧妙、恰到好處的教學評價不僅激發(fā)了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欲望,也真正把課堂還給了學生,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學習了語文,實現了語文教學的價值追求。希望我們的語文課堂能關注課堂評價,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睢城實驗小學(22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