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
摘要:只有更具針對性地展開作文教學,才能使學生逐漸熱愛寫作、敢于寫作、學會寫作。本文從立足生活,取材選材;巧妙模仿,遷移運用;作文講評,針對提升三方面對新課程背景下農(nóng)村作文教學方法展開探究。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農(nóng)村作文;教學方法
小學語文作為小學階段的主要學科之一,對于小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而作文教學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皆有積極影響。但是,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當前的小學農(nóng)村小學語文教育不僅對作文教學重視度不足,更缺乏正確教學方法的引導,從而使小學生作文興趣不足、水平低下。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教師要關(guān)注農(nóng)村作文教學現(xiàn)狀,并探究有效的教學方法,以提高小學生的作文水平。以下,便是對此的一些看法與實踐。
一、立足生活,取材選材
寫作離不開生活,生活是學生進行寫作的源泉和動力。農(nóng)村相較于城市而言,有著更多的寫作素材,為作文提供了諸多方便。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取材選材,讓學生學會從生活實際出發(fā)進行寫作,借此不斷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意識。當然,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做好充分的前提準備,要有意識地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生活中,引領(lǐng)學生在實踐中感受作文取材選材的全過程,使學生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并學會從生活角度出發(fā)進行寫作。
為了讓學生學會從生活中取材選材,我決定以“生活”為主題開展一場教學活動。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首先開展一場小型的討論會,與大家一起討論什么是生活?生活中有哪些自己喜歡的事物?在對這兩個問題進行討論的過程中,有的學生提到了自己家里種的菜,有的學生提到了自己喜歡的寵物,還有的學生則講了自己如何與朋友捉小昆蟲的事情,大家都積極地分享了自己生活中有趣或者難忘的事情,從而為接下來的寫作教學奠定基礎。之后,我詢問大家:“如果老師要大家從生活出發(fā)寫一篇小作文,同學們想寫什么內(nèi)容呢?”這一問題將學生向?qū)懽鬟M行了過渡,使大家開始思考自己想要寫的內(nèi)容,而我則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自己想要選擇的寫作材料,從而借此讓學生主動對取材選材這一寫作環(huán)節(jié)進行了探究。
二、巧妙模仿,遷移運用
眾所周知,小學生的模仿力較強,這就為小學階段的作文教學提供了方便。通過對優(yōu)秀文章的模仿,不僅能夠讓小學生更為深刻地了解作文的寫作形式、寫作方法,還能夠讓學生在模仿中化為己用,在遷移中學會運用范文中的寫作手法,這對于鍛煉小學生的寫作能力,促進小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都將產(chǎn)生積極的促進作用。所以,在小學階段的作文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模仿,同時要引導學生在模仿的基礎上對所模仿的內(nèi)容進行遷移運用,進而在循序漸進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離不開模仿訓練,為了讓學生在模仿中學會對所學知識進行遷移訓練,我非常重視對學生的引導。因此,在一次作文寫作教學中,首先明確了“小動物”這一主題,并要求學生先思考自己想寫的小動物,再利用課下時間尋找材料,并鼓勵大家進行模仿,但不能抄襲。在安排完這一寫作任務后,我接著告訴大家:“這次我們會一起評出優(yōu)秀作文,并發(fā)放獎品。”通過這一競賽式寫作任務的安排,學生的積極性也得到了極大的調(diào)動。與此同時,我還讓大家重視模仿的巧妙性,并思考模仿的意義以及將其運用到作文中的價值,從而使學生在模仿的過程中提高對優(yōu)秀文本的遷移運用能力。而在最終的作文評比中,我讓大家依次進行了展示和分享。在這一期間,大家相繼提出了自己對模仿的諸多看法,并點明了自己作文中哪些地方是出彩的,同時解釋了模仿的理由。在評比中,我邀請大家一起進行了參與,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學生對作文的重視度,并使學生學會了對其進行靈活的遷移和運用。
三、作文講評,針對提升
由于受到諸多外部因素和內(nèi)部因素的影響,學生之間普遍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這在作文寫作中也能夠體現(xiàn)出來。為了使作文教學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要在了解學生情況的基礎上展開針對性的指導和提升,如此才能促進全體小學生作文水平的同步提升。為了達成這一目的,教師可以采用作文講評的形式來完成,也就是通過對作文優(yōu)缺點的講解和評論,讓學生了解到自身的情況或?qū)懽鬟^程中容易出現(xiàn)的情況,再展開針對性的指導。這一方式對于小學生了解自己在寫作上的問題,并獲得針對性提升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在農(nóng)村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為了確保每一位學生的作文水平都得到提升,我經(jīng)常借助作文講評的形式來開展作文教學活動。在一次作文講評中,我先對學生的作文進行了初步的查閱和總結(jié),并提前確定了幾篇用來講評的作文。在這些作文中,包含兩類問題,一類是較為普遍,一來是較為特殊,通過對這些作文的講評,既能夠讓學生了解到自己作文中都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還能夠避免學生在寫作中犯同樣的錯誤。在講評過程中,我主要利用多媒體進行展示,并與大家一起尋找作文中的問題,從而使學生在參與中更深刻地認識到寫作中都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如:跑題、錯別字、語句不通順等,而這些問題都能夠在講評中清晰地展示出來,這對于小學生作文水平的提升都將產(chǎn)生積極的促進作用。除此之外,這種對多篇作文進行講評的方式,還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重視度,使學生自覺地將其與自己的作文聯(lián)系到一起,從而不斷提高作文質(zhì)量。
四、結(jié)語
總之,在農(nóng)村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為有效提高教學質(zhì)量,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意識和能力,教師需要更加重視對有效教學方法的落實,只有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和培養(yǎng),才能促進農(nóng)村小學生作文水平的提升,并為其今后的作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注:本文為定西市教研所科學規(guī)劃課題“新課程背景下農(nóng)村作文教學策略研究”(項目編號:DX[2019]GHB124)研究成果。
(責編 侯芳)
參考文獻:
[1]祁潤智.農(nóng)村小學作文教學之我見[J].甘肅教育,20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