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瓊
【摘要】目的:探討對不同病因新生兒黃疸行間斷及持續(xù)藍光照射治療的效果。方法:選入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2月期間所收治的96例新生兒黃疸,以抽簽法的形式將其平均分為實驗組和參照組,每組各為48例。兩組患兒均進行常規(guī)治療,除此之外,實驗組行間斷藍光照射治療,參照組行持續(xù)藍光照射治療,對比治療6天后兩組患兒臨床療效、不良發(fā)應率。結果:①治療6天后,實驗組的臨床療效89.58%高于參照組68.75%,組間對比(p<0.05)。②實驗組的不良反應率為20.83%低于參照組41.63%,組間對比(p<0.05)。結論:間斷及持續(xù)藍光照射治療對黃疸都能起到一定的治療效果,但使用間斷藍光照射治療患兒出現(xiàn)的不良發(fā)應較低。
【關鍵詞】藍光照射,間斷,持續(xù),新生兒黃疸
[中圖分類號]R72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5249(2019)17-0025-02
新生兒黃疸是因為膽紅素代謝出現(xiàn)混亂,造成了血中膽紅素變高,而讓患兒皮膚、粘膜和鞏膜出現(xiàn)了黃染現(xiàn)象,倘若患兒出現(xiàn)病理性的黃疸就會造成神經系統(tǒng)出現(xiàn)損傷,造成膽紅素腦病,危害患兒的健康。新生兒中以未結合膽紅素的升高為主要癥狀,未得到治療,會讓膽紅素膽紅素穿透血腦屏障在中樞神經匯聚,對大腦造成一定的毒性,最終危害到神經系統(tǒng),甚至是生命。光照治療法對于降低患兒血清膽紅素起到很好的作用,具有操作簡單,效果顯著的特點。血氣膽紅素分子能吸收藍光、綠光、紫光,這三種光照,藍光最容易被機體吸收,因此將藍光照射治療作為降低血清非結合膽紅素的主要方式,能夠緩解患兒的總膽紅素和直接膽紅素水平。本文通過對我院收治的96例新生兒黃疸進行分析,評定采用間斷及持續(xù)藍光照射對患兒的治療效果。
1資料和方法
1.1基本資料將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2月期間所收治的96例新生兒黃疸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采用抽簽法的形式將其平均分為實驗組(n=48)和參照組(n=48)。所有的患兒有不同的程度面部及全身皮膚黏膜出現(xiàn)黃染的情況,住院前血清總膽紅素大于255 umol/L,并且血清未與膽紅素結合,也沒有出現(xiàn)升高的現(xiàn)象。其中參照組男20例,女28例,年齡最大28天,最小2天,平均年齡(8.1±3.5)天;實驗組男30例,女18例,年齡最大28天,最小3天,平均年齡(8.5±2.9)天,對比兩組患兒基本資料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guī)治療,即給予苯巴比妥片(國藥集團新疆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65020331)治療,以及口服益生菌。除此之外,實驗組行間斷藍光照射治療,即每天照射3-6小時,然后停止光照2-4小時,參照組行持續(xù)藍光照射治療,即每日照射12-18小時,然后停止光照8-12小時,兩組患兒的治療時間為3-8天。
1.3觀察標準記錄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當患兒面部和全身的粘膜黃染現(xiàn)象消退,其它并發(fā)癥也減少了,血清總膽紅素恢復到正常范圍,即可判定為效果顯著;當患兒面部和全身的粘膜黃染現(xiàn)象出現(xiàn)部分消退,其它并發(fā)癥有所改善,血清總膽紅素下降,但未恢復到正常,即可判定為有效果;當患兒面部和全身的粘膜黃染現(xiàn)象沒有變化,其它并發(fā)癥依舊存在或加重,血清總膽紅素未有變化,即可判定為沒效果。
1.4統(tǒng)計學分析應用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Solutions14.0軟件處理96例新生兒黃疸的數據,計數資料以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不良反應率(%)的形式表示,行卡方檢驗,組間對比P<0.05證實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治療6天后兩組患兒臨床療效對比表1數據證實,治療6天后,實驗組的臨床療效89.58%高于參照組68.75%,組間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兒出現(xiàn)不良發(fā)應對比通過表2數據可知,實驗組的不良反應率為20.83%低于參照組41.63%,組間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黃疸是新生兒常見的病癥之一,發(fā)病率達到30%-50%,并且逐年遞增,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生理勝黃疸無需過多治療,可自行消退,但病理性黃疸就需要及時進行治療,新生兒出現(xiàn)黃疸是因為體內聚集了未被結合的膽紅素,肝臟功能比較弱,無法對膽紅素進行代謝和排泄,膽紅素太高可穿透血腦屏障,造成了核黃疸,后者可讓新生兒的神經系統(tǒng)出現(xiàn)了損傷。隨著研究發(fā)現(xiàn),血清膽紅素在高水平的時候,會造成聽力和神經系統(tǒng)的功能障礙,當血清膽紅素超過427.5umol/L,患兒聽力出現(xiàn)不正常的概率超過65%,膽紅素越高說明病情越嚴重。新生兒出現(xiàn)黃疸是因為血管外出血、紅細胞變多、母乳引起的黃疸等。臨床治療除了采用腎上腺皮質激素、葡萄糖等藥物進行治療,還需采用藍光照射治療采用425-475納米的藍光照射體內的簡接膽紅素,讓光照幫助患兒膽紅紊陜速代謝變成光紅素,隨著膽汁和尿液排出。藍光照射治療分為間斷及持續(xù)藍光照射,二者各有特點,其中持續(xù)性的藍光照射需要長時間的照射,光療之后,膽紅素的光異構體出現(xiàn)較多,進入腸道,當患兒進行排泄會抑制腸道乳酸酶的活性,患兒會出現(xiàn)腹瀉的情況,并且患兒還會對光產生過敏反應,出現(xiàn)皮疹,患兒對治療的順從性差,治療效果并不理想,采用間斷性藍光照射,與黃疸的組織分布正相符,讓深層的膽紅素慢慢移動到體表,體表上的膽紅素變多后,在進一步使用光照,提升每次光照的治療效率,效果和長時間光照一致,且出現(xiàn)的不良發(fā)應也比較少。
通過本次實驗證實,治療6天后,實驗組的臨床療效89.58%高于參照組68.75%,組間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實驗組的不良反應率為20.83%低于參照組41.63%,組間具有差異(p<0.05)。說明采用間斷及持續(xù)藍光照射,兩者都能夠有一定效果,但是采用間斷性藍光照射治療,對于提高患兒的治療效率更理想,也能加快血清膽紅素的釋放,讓糞膽素及時排出。
綜上所訴,采用間斷藍光照射治療,能夠改善患兒的治療效率,縮短了患病時間,并且降低患兒出現(xiàn)其它不良反應的情況,值得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