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我國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要努力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把課上得有滋有味,有聲有色生動有趣。打造有效課堂,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成長為目的,調動學生興趣,讓學生主動學習。樂知就是對學生的興趣,興趣是開發(fā)智力的鑰匙,是學習入門的向導,是提高課堂效率的翅膀,是成材的必由之路。
一、用電子教學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小學生的思維正處于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度的階段,抽象思維的發(fā)展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形象。因此,這就決定了他們必然對直觀、形象、色彩鮮明的事物感興趣,而現代電教手段可以變抽象為形象,變單一表現手法為多種表現手法。鮮明的色彩,逼真的外形,連續(xù)的動作,極易引起小學生的注意和興趣。每當播出幻燈片時,孩子們的注意力馬上被吸引了,新奇精彩的畫面令學生驚嘆不已,優(yōu)美的樂曲讓學生入情入境。
例如:近期聽的趙紅敏的《白鵝》,認識到電教手段的魅力。為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使用了動態(tài)圖課件,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發(fā)揮了很大作用。通過白鵝與狗的叫聲,讓學生明白白鵝叫聲的特點——大;又通過白鵝與鴨子走路、白鵝的吃食,讓學生體會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這也突破了教學重點難點,幫助記憶,激發(fā)他們的興趣,輕松完成教學任務,提高了課堂效率。
二、抓住重點詞句理解,體會語言的幽默風趣
在教學時,趙老師引導學生通過初讀課文,了解作者采用先總寫后分寫的方法來向我們描述了一只高傲的白鵝的。然后讓學生抓住鵝的“高傲”這一特點,圍繞第二自然段“鵝的高傲,更表現在它的叫聲、步態(tài)和吃相中?!边@一過渡段,來進行課文學習,這樣使學生做到心中有數,知道從哪些方面展開學習。?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老師放手讓學生自學自悟。并且讓學生抓住文中的重點語句來進行動作表演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容,這樣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學習效果也好。
三、趣味閱讀教學
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什么?葉圣陶先生早就為我們指明:學生“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所以,學生的“自能”應該是我們教學的追求,學生“自能”的程度應該是評價學習成敗的關鍵。那么該如何利用我們的主要陣地──課堂教學來實現學生的“自能”呢?
教師要通過讓學生自己提問來組織教學,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索、為他們創(chuàng)設動腦、動口、動手、釋疑解難的機會,通過師生平等交流,培養(yǎng)獨立思考,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感覺學習是講理的心智活動而不是硬“灌”。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變?yōu)橹鲃右獙W,學習的效果肯定也會提高。
四、延伸教材,大膽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想象力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延伸教材,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想象。首先應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技巧,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動腦,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采用各種方法,如設計導游詞,可以用具體的數字說明,比喻、夸張等修飾,風趣恢諧的語言,采用多種多樣的方法,這就啟發(fā)了學生創(chuàng)造地想象。
例如:趙老師對文中所說的“厲聲呵斥、厲聲叫囂、引吭大叫”幾個詞語的理解,我讓學生先比較這三個詞的不同點,啟發(fā)他們聯系生活中聽見過的一些叫聲,回想一下,從聲音的大小、距離的遠近比較一下,看看有什么變化?”聰明的孩子一思索就出來了:呵斥距離最近,聲音相對來說要稍微輕些;叫囂樣子更兇,聲音更大;大叫由于距離遠,聲音就更響了。這樣學生對“厲聲呵斥”、“厲聲叫囂”“引吭大叫”。理解就很清楚了。然后我問學生?:“你們覺得作者把這幾個詞語用在這里,是對白鵝的喜歡還是對它的討厭呢?”學生通過自己的朗讀和理解后,說是作者對白鵝的喜歡之情,這說明學生已經讀懂了作者筆下的白鵝的可愛了。接著順勢引導學生想象說說白鵝此時會怎樣想??有的說:“小偷,你別想進來,有我在呢!?!庇械恼f:“主人快出來看看哪,有人來了!”“快滾出去,誰讓你進來了?我的主人不在,不許你靠近一步……”還繪聲繪色的表演了起來。是呀,就是因為這樣,鵝的主人告訴我養(yǎng)鵝等于養(yǎng)狗,果真沒錯。
他們在交流中,有創(chuàng)造性的問話,創(chuàng)造性的答語,這無疑是啟發(fā)了學生創(chuàng)造想象,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完成了教學任務。再往下學,就引導學生邊學文表加自己的動作表演體會作者筆下的白鵝。例如:在理解“鴨的步調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與鵝“步調從容,大模大樣的,頗像京劇里的凈角出場”時,我讓一位同學扮演鴨,另一位同學扮演鵝,其他學生朗讀這段文字,兩個同時上臺表演,模仿得很生動形象。
五、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課程標準以“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這三維來設計,第一次將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提高到這“三重”之一的位置。這要求教師必須重視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過程,把視角中心轉移到學生身上。在課堂上給他們創(chuàng)設大量的語文實踐機會,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能力,提高課堂效率。
如:趙老師教學《白鵝》時,先通過引導學生找關鍵詞語,明白白鵝叫聲的特點,以及作者的寫作方法,然后學生舉一反三,學習下文,理解白鵝步態(tài)與吃相的特點及寫作方法。這樣,教師真正從“領導”崗位退下來,把課堂的機會讓給學生,讓學生活動成為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促使老師把重點落實在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如快速閱讀的方法、背誦方法、積累方法,運用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即把教學中心轉移到學習方法指導上來。
總之,打造有效課堂離不開興趣,教育是一件知易行難的事情:教學之道,任重道遠;教學之道,貴在興趣;教學之道,更要從學法出發(fā)。我們在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潛能的同時,更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惟其如此,才能與時俱進,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