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江虹
【摘要】 ?音樂課是初中教學的重要課程之一,音樂課程對于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和整體素質的提高都有幫助,為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延伸出更多可能。核心素養(yǎng)下音樂課堂應該尋求更加科學和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探究更為深刻的課堂立意,將舞蹈元素融入初中音樂課堂,以便引領學生熱愛音樂課堂,提高審美能力,構建高效的音樂課堂教學。
【關鍵詞】 ?舞蹈元素 初中 音樂 實踐
【中圖分類號】 ?G633.951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5-066-01
舞蹈和音樂本身便是相通的,舞蹈藝術誕生于人類最初始的肢體語言,是人類社會歷史上最早產(chǎn)生的藝術形式之一。而音樂則是人們抒發(fā)感情,表達思想,進行社會交往的藝術形式。舞蹈和音樂皆是藝術最原始直接的表現(xiàn)形式,音樂是舞蹈的必備元素,而舞蹈又能加強音樂的表現(xiàn)力。在初中音樂課堂中融入舞蹈元素能夠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從而提高初中音樂的教學質量。
一、初中音樂教學中融入舞蹈元素的意義分析
(一)能夠降低學生學習音樂的難度
在初中音樂教學中融入舞蹈元素有助于將音樂知識具體化,學生可以在豐富多彩的舞蹈元素中感受舞蹈與音樂之間的相同之處,有助于理解音樂作品所表達的真摯感情和深刻內涵,從而使得學生更加準確把控對于音樂作品的賞析,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
(二)能夠加深學生對音樂的理解
因為舞蹈和音樂藝術兩者之間相通相融、相輔相成,所以音樂和舞蹈在某種層面上可以實現(xiàn)相互轉化。在音樂教學中融入舞蹈元素可以讓學生更容易把握音樂的節(jié)奏特點和韻律風格,特別是音樂感知較差的學生,通過舞蹈元素的輔助,他們也能夠盡快地融入音樂課堂,產(chǎn)生畫面感,感受音樂的魅力。
二、舞蹈融入音樂課堂的實踐運用探索
(一)運用舞蹈增強學生音樂學習興趣
想要提高初中音樂教學的有效性,首先要激發(fā)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在初中音樂課堂上融入舞蹈元素可以促進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果斷剔除不良老套的教學方式,設計更加以學生為主體的人性化教學制度,放大學生的人身自由,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舞蹈元素的熏陶中保持敏銳的洞察力和卓越的創(chuàng)造力,散發(fā)出這個年齡段該有的活力和張力,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將音樂課堂從散漫、隨意、乏味的變成緊湊、高質、有趣的。
(二)運用舞蹈增強音樂的情景表現(xiàn)
音樂學習是聽覺盛宴,學生也主要通過聽覺上的感受進行音樂元素的感知。教師若是能有效地將音樂教學與舞蹈元素相結合,既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更充分地投入到音樂課堂中,深刻感受音樂文化的魅力,激發(fā)學習興趣;又能改變傳統(tǒng)音樂課教學方法,突破教學難點,實現(xiàn)音樂情景的再現(xiàn),提高初中音樂課堂質量。
比如,學習《茉莉花》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利用網(wǎng)絡搜集有關《茉莉花》不同版本的改編樂曲,以及相應的編舞視頻,然后讓學生們自行在課下進行舞蹈的編排,在下一次課堂上進行展示,從而營造音樂氛圍,增強音樂的情景表現(xiàn),讓音樂真正流淌進學生的內心,使得他們學有所獲。
(三)運用舞蹈輔助加深學生對音樂的認識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作為一種綜合性與欣賞性兼?zhèn)涞恼n程,音樂教學一定不要局限于教材與教室,而應該注重音樂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比如可以讓學生在進行音樂欣賞之余進行探究活動,引導學生將音樂元素與舞蹈元素有機結合,這是不斷提高學生審美情趣、發(fā)現(xiàn)美好事物的重要方式。
比如,在對《青春舞曲》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們在課下小組合作,因為這是一首維吾爾族歌曲,可以從探究“維吾爾族舞”這一概念的起源和發(fā)展入手,對歌曲進行深入研究。教師可以設置幾個探究方向,例如“維吾爾族舞的風格特點有哪些?”,“學習幾個維吾爾族舞蹈的標志性動作”等等。學生在課下進行這些問題的探究過程會增加對于維吾爾族舞曲的理解,由此激發(fā)學習興趣,探索關于這部音樂作品更多更深刻的內容比如旋律、節(jié)奏,以及音樂所渲染的情緒,并且能夠對于音樂作品引出的人文線索進行知識的拓展和延伸。
(四)運用舞蹈拓展學生的音樂文化視野
教師通過運用舞蹈拓展學生的音樂文化視野,啟發(fā)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再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所感所想進行賞析和借鑒,引導學生們體驗、探索、發(fā)現(xiàn)問題并提出問題,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可以使學生感受音樂之美,提高對于音樂的感知力和洞察力,還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藝術審美情趣。
比如在學習蒙古族音樂和樂器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入蒙古族舞的元素,蒙古族舞蹈風格特點的形成和演變與其獨有的游牧文化息息相關。在中國歷史上,蒙古族是一個北方游牧民族,常年的遷移和游牧生活使得他們建立起了有自己獨特風格的樂器和音樂文化。由此,蒙古族人民漸漸地創(chuàng)作出具有自己民族聲樂風格的舞蹈。幾百年以來,蒙古族人民創(chuàng)作的舞蹈音樂文化作為北方游牧民族藝術文化的代表廣為流傳,為草原文化的傳承和發(fā)揚光大做出了突出貢獻。諸如此類的知識延伸和拓展可以讓學生們深受啟發(fā),這不僅僅是對傳統(tǒng)蒙古族游牧民族文化的詮釋和傳承,也是與時俱進的具有鮮明的當代藝術文化特色的表達。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將舞蹈元素融入初中音樂教學之中可以有效降低音樂教學難度、增強學生對于音樂的理解。要想將舞蹈元素為初中音樂教學所用,教師就必須全面了解學生特點,從學生學習的實際出發(fā),運用舞蹈增強學生音樂學習興趣、運用舞蹈元素增強音樂的情景表現(xiàn)、運用舞蹈元素輔助加深學生對音樂的認識運用舞蹈元素拓展學生的音樂文化視野,從而真正發(fā)揮出初中音樂教學的作用,實現(xiàn)音樂教育事業(yè)的價值。
[ 參 ?考 ?文 ?獻 ]
[1]楊海英.論舞蹈元素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滲透價值與實施方略[J].學周刊,2019(04):148-149.
[2]何咸.舞動青春——淺談舞蹈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北方音樂,2017,37(05):247.
[3]吳犇.論舞蹈元素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應用價值[J].北方音樂,2016,36(24):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