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楠
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與發(fā)展,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提升,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人們就更加重視文化藝術的發(fā)展,這促使人民群眾對于藝術作品的審美有了大幅度提升,人們對于舞蹈這一藝術形式的藝術性有了更高的實際需要,這就使得從事舞蹈編導工作的相關工作人員要具有更加大膽的創(chuàng)新思維,對傳統(tǒng)的創(chuàng)作思維做出轉變,持續(xù)不斷地增強舞蹈藝術的水平,并且在舞蹈藝術作品之中融入與當前時代背景相符合的全新內容。
1舞蹈編導者需要持續(xù)進行創(chuàng)新,賦予舞蹈藝術作品更高的時代精神
無論怎樣的藝術作品都要與當時所處的時代背景相互呼應,如果藝術作品沒有跟得上時代的進步與發(fā)展,那么就很難在時代發(fā)展的浪潮之中占據(jù)一席之地,很難得到更加進一步的發(fā)展。舞蹈藝術是源自于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之中,但是又高于生活,這就要求舞蹈藝術的編導者持續(xù)不斷地加強自身的藝術智慧,以藝術的視角來觀察生活,觀察世界,并有所感悟。
舞蹈編導者如果想要使自身的藝術作品與當前的時代背景相適應,那么就必須要使自身的藝術作品立足于生活。舞蹈編導者需要在日常生活之中對當前時代各個方面的改變進行深入的觀察與研究,不斷感受時代發(fā)展的脈搏,通過這種方式來使得自己所創(chuàng)作的舞蹈藝術作品之中能夠充滿生活以及時代的氣息,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夠使得創(chuàng)作出來的舞蹈藝術作品更加符合當前觀眾們對于舞蹈藝術的審美需要。舞蹈藝術的編導并不是要對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細節(jié)進行直接的復制,而是要求舞蹈編導者將自身日常生活過程中的一些體驗進行提煉,并將其融入到舞蹈藝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從根本上來講,每一個人對社會上發(fā)生的各種各樣的現(xiàn)象都會產生各不相同的認知,對待事物的看法也是各異的,這就需要舞蹈編導者保持一顆匠心,在實際進行舞蹈藝術作品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熟練使用自身的專業(yè)技巧,把日常生活之中的各種感悟轉變?yōu)閹в兴囆g性的肢體語言,從而達到由生活轉向藝術的升華。在當前的全新時代背景之下,舞蹈藝術作品的編導一定不能夠存在隨波逐流的問題,也不能夠因循守舊,始終運用過去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來進行編導,如果存在這樣的問題那么最終的舞蹈藝術作品就必然會與現(xiàn)實不相符合,很難與當前時代背景下人們的實際需要相適應。
舞蹈編導者在舞蹈藝術作品之中所塑造出的藝術人物必須要具有足夠的生命力。在實際進行舞蹈編導的相關工作時,對于作品內人物形象方面的塑造是相當重要的。人物的形象能夠直接地反映出作品的整體傾向性,如果形象具有足夠高的生命力,那么 就能夠更加順利地與觀眾們產生共鳴,使得觀眾被舞蹈的感染力所影響。如果沒有達到這一點要求,那么,舞蹈內人物形象的表現(xiàn)力就很難達到預期效果,會使得藝術作品整體存在平淡的問題,使得觀眾無法感受到舞蹈作品之中的張力,很容易產生乏味的感受。正因如此,舞蹈編導者自身一定要具有正確的、積極的價值觀,并且將其融入藝術作品的人物形象設計之中,使觀眾們能夠感受到舞蹈藝術作品之中的積極向上,引起觀眾們的共鳴。
最后舞蹈編導者還必須要持續(xù)加強自身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使舞蹈藝術作品符合邏輯但是又在觀眾們的意料之外,從而使觀眾們得到一種十分新奇的審美感受。
2舞蹈編導者需要持續(xù)不斷地進行學習,持續(xù)加強自身的專業(yè)能力以及綜合素質
舞蹈藝術作品的編導是一種綜合性的藝術,其不單單需要編造者自身在舞蹈藝術方面具有相當高的理論知識儲備,并且還需要熟練地與音樂藝術以及美術藝術之間進行相互結合,從而達到襯托舞蹈藝術作品主題的作用,幫助情節(jié)更好地推動。
舞蹈編導者一定要具備較高的音樂理論知識儲備,并且還要具備較好的音樂感。音樂感具體所指的是對音樂藝術所表達情感的感知能力以及對音樂塑形的深入理解。比如說一位舞蹈編導者與一位美術家同時欣賞一首音樂藝術作品,那么其對于音樂的具體理解就會存在差異。美術家在腦海之中所呈現(xiàn)出的必然是藝術作品的具體畫面、整體構圖以及各個元素的布局,是色彩以及明暗的相互對比;而一位舞蹈編導者就會依照音樂藝術作品旋律的高低起伏、節(jié)奏的變換、力度的強弱對比,在腦海之中形成與其相對應的舞蹈動作形象。
其次,要學習美術知識,對構圖、畫面的基本知識有所了解。舞蹈構圖在舞蹈作品中至關重要,好的構圖能給人以振奮,感到它變化無窮,內蘊豐厚。呆板的、一成不變的構圖畫面會使人感到枯燥毫無感染力。例如,俄羅斯小白樺歌舞團的《小白樺樹》,雖然動作簡單,但它卻運用蜿蜒流動的隊形,迭幻繁復的變化,描繪出深邃的意境,令人回味無窮,閃耀著迷人的魅力。
然后,要學習燈光的運用和服裝的搭配知識,更好地使二者相映襯。舞臺燈光變換運用得好,就能深化作品的主題,渲染濃烈的氣氛,將觀眾帶入特定的情景中。例如,《春蠶》的背光、頂光、測光的應用,形象的造就“蠶”晶瑩剔透的美妙胴體?!对僖姲桑瑡寢尅吠ㄟ^特殊的燈光效果,營造出朦朧的、如夢似幻的母子相見的畫面。這些巧妙的燈光運用藝術手段,都是按照舞蹈編導的創(chuàng)作和設計要求而做的。同時,舞蹈編導對服裝的要求,也是一方面有助于點題,看了服裝的樣式、色調,就能明白要表現(xiàn)的題材;另一方面,體現(xiàn)出人物身份和性格特征。例如,大學生運動會開幕式中的變色長裙,先后變出黃、紅、綠三種顏色,表達出不同的內涵;《絲路花雨》的“飛天伎樂”服飾,把敦煌壁畫中“飛天”的形象栩栩如生的塑造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