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濤
摘要:在優(yōu)美的旋律中,在音樂帶來的寬松氛圍中,幼兒用自己獨特的方式來表現(xiàn)他們內(nèi)心的感受。正是這種寬松和諧的氛圍,這份積極愉悅的心情,使幼兒有可能大膽嘗試,勇于實踐,同時也為幼兒間的交往提供了機會。
關鍵詞:尊重;幫助;交流
音樂,對于幼兒來說,生來就有一種特殊的情感。在優(yōu)美的旋律中,在音樂帶來的寬松氛圍中,幼兒用自己獨特的方式來表現(xiàn)他們內(nèi)心的感受。正是這種寬松和諧的氛圍,這份積極愉悅的心情,使幼兒有可能大膽嘗試,勇于實踐,同時也為幼兒間的交往提供了機會。
一、在音樂活動中讓幼兒學會相互尊重友好交往
許多幼兒在交往中常常發(fā)生爭吵,究其原因在于當今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在家個個都是小皇帝、小公主無論什么事都要別人尊重自己,聽自己的,而沒想到自己先要去尊重別人。在音樂活動中也是這樣,經(jīng)常會為了某一角色而爭搶,所以教師要有意識地安排幼兒自己分配音樂作品中的角色,讓他們在實踐中嘗試成功與失敗,明白只有尊重別人,才會贏得別人尊敬的道理。在音樂游戲中讓幼兒自己結伴并分配角色,讓幼兒充分理解相互尊敬的道理。教師只是在一旁觀察幼兒的表現(xiàn),及時鼓勵幼兒積極的交往,適時引導解決沖突?;顒咏Y束時,教師可以請幼兒談談他們是如何商量角色的,玩的是否開心,及時表揚在活動中尊重他人、樂于謙讓的幼兒,并可以請在交往中獲得成功的幼兒進行示范表演。
二、在音樂活動中幫助不同特點的幼兒學會交往
在集體舞活動中,更能體現(xiàn)幼兒的交往能力。但也存在一個問題,能力較強的幼兒都能邀請到好朋友,個別能力弱、膽子小的幼兒往往沒人邀請,這就需要老師們正確地幫助和引導了。每次在跳集體舞時,對一些能力弱的幼兒孩子,要有意識地要求他們跳。這樣不但可以鼓勵他們,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勇氣,而且全班幼兒都知道老師喜歡和他們做朋友。更重要的是,這樣不僅使全班孩子懂得了怎樣與別人友好交往,而且,對日后他們健康心理和良好品質(zhì)的形成具有積極的作用。由于社會及家庭環(huán)境的不同,每個人都有其不同的性格,有的比較大方、活潑,有的比較內(nèi)向、膽小。對那些膽小、羞怯,不太愿意參加集體活動的幼兒,教師要經(jīng)常鼓勵他們大膽向老師、同伴表達自己的意愿和要求,并給他們提供表演的機會,讓他們充分表現(xiàn)自己的能力,增強其交往信心。如請他們做邀請者,提出和哪些幼兒在一起唱歌、表演等,對那些參加音樂活動積極性較高,接受能力教強的幼兒,一方面給他們提供足夠的時間、空間去表演、去創(chuàng)造,另一方面,引導他們學會接納別人,帶動能力差的同伴共同表演。對于少數(shù)攻擊性強、情緒時高時低的幼兒,及時表揚、肯定其好的動作、表情,并示范給同伴看,樹立其在同伴中的形象,在此基礎上對他提出新的要求。
三、在音樂活動中讓幼兒學會用表情和動作與人交流
不同的音樂作品有著不同的內(nèi)容,需要不同的表情和動作表現(xiàn)。如在音樂游戲“袋鼠”中,教師可以要求幼兒用肢體語言去表現(xiàn)音樂中的緩慢、輕快活潑、快速熱烈。樂曲第一段,讓幼兒跟著音樂學袋鼠跳,邊跳邊友好地向朋友打招呼,第二段中,個別幼兒模仿大灰狼的動作,在這種無聲的交流、合作過程中,幼兒學會了如何與人交流,與人合作以及與人相協(xié)調(diào),參加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四、給幼兒留一個適當?shù)目臻g,是幼兒主動參與音樂活動的關鍵
培養(yǎng)孩子們從小會與同伴、老師交往,漸漸地上升到社會性的交往,從而促進他們積極的社會行為是非常必要的。交往合作技能在當今社會是一個人最重要的素質(zhì)之一。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時代的需要,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也明確強調(diào)了要培養(yǎng)幼兒的交往合作技能。所以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交往合技能是我們早期教育中必不可的一項內(nèi)容。對孩子今后能否取得成功相當重要。幼兒生來對于音樂就有一種特殊的情感,在優(yōu)美的旋律中,在音樂帶來的寬松氛圍中,幼兒用自己獨特的方式來表現(xiàn)他們內(nèi)心的感受。正是這種寬松和諧的氛圍,這份積極愉悅的心情,使幼兒有可能大膽嘗試,勇于實踐,同時也為幼兒間的交往提供了機會。
五、采取集體活動的形式,形成孩子的合作意識
我們平時在開展音樂教學活動時,常采用的是集體教學的形式,唱歌時齊唱的時間多,演奏樂器時各種樂器合奏的時間多,舞蹈時集體舞居多。這就要求小朋友要有協(xié)作的意識和能力。在合唱時,我常會在小朋友的歌聲中,聽到那些特別響亮的但并不優(yōu)美的歌聲。細細的問來,各有其原因,有的想以自己唱得響來表示學得認真;有的想以此來引起老師的注意;有的認為唱得越響就越好聽……針對這種情況,我先把他們雜亂的歌聲錄下來,放給他們聽,然后向小朋友說明:一個人唱要聲音響些,而合唱音量就得控制,大家都放開聲音唱,就會顯得很吵。
在對幼兒進行指導之后,我又把他們合唱的聲音錄下,把兩次錄音放給他們聽,讓他們自己去比較。漸漸地,孩子們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合唱并不比獨唱容易,自己唱時要聽著琴聲,聽著別人的聲音。大家協(xié)同一致才會唱出美妙的歌聲。
六、通過各種音樂活動形式,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
在以往的音樂活動中,總有一部分幼兒老當演員,一部分幼兒老當觀眾。那些天賦好的幼兒經(jīng)常有機會表現(xiàn),而那些條件較差的幼兒卻因自卑而不敢表現(xiàn)。如果我們?nèi)纹渥匀?,這部分幼兒不僅失卻了學習音樂知識技能的機會,還可能導致一定的心理缺損。我們應將音樂活動作為手段,讓每個幼兒都能積極、主動、自信地參與到活動之中,滿足幼兒自我表現(xiàn)的需要。如我設計了一些簡單的節(jié)奏游戲,聽音拍手,聽辨鋼琴的低音區(qū)和高音區(qū),并分別用跺腳和拍手表示,讓幼兒輕松自然地走進音樂活動,在難度不高的藝術表現(xiàn)中體驗成功。另外,在音樂活動中,我盡可能給每個幼兒當領頭人的機會,如讓幼兒擔任領唱,使不同發(fā)展水平的幼兒都能滿足自我表現(xiàn)的需要,樹立自信心。這樣一方面給他們提供足夠的時間、空間去表演、去創(chuàng)造,另一方面,引導他們學會接納別人,帶動能力差的同伴共同表演。對于少數(shù)情緒時高時低的幼兒,及時表揚、肯定其好的動作、表情,并示范給同伴看,樹立其在同伴中的形象,在此基礎上對他提出新的要求。
音樂是沒有國界的,對于任何人都有巨大的感染力。英國詩人馬.普頓爾說過:“音樂的力量能馴服兇猛的野獸,能使惡狠的野豬收斂怒容,能使雄獅火氣頓消,對著歌聲洗耳恭聽?!币虼耍腥苏f“音樂是天使的演說”。我們常常聽到孩子們游戲、散步時,本能地哼著歌;也常能看到剛會站立的嬰兒聽著音樂扭動身體,手舞足蹈.這些也都表明孩子天生是喜愛音樂的.
今天,發(fā)展幼兒的交往能力在幼兒園教育中已逐漸被重視。但在教育實踐中,仍需不斷的探索,從而更好的提高幼兒的交往能力。
參考文獻:
[1]《幼兒心理學》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年出版
[2]《幼兒音樂教育》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0年出版
(西藏拉薩市西藏軍區(qū)拉薩八一學校 西藏 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