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艷秋
本人從事高中政治教學已經十九年了,帶了九屆高三畢業(yè)班,在多年的高三政治一輪復習中,本人發(fā)現總是出現一種情況,就是老師講過的甚至重復講的內容很多同學總是記不住,遺忘率相當高,對考點知識的運用不準確,尤其在選擇題中兩個選項中總是要選到與材料無關的選項。本人認為這主要是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沒有調動起來。為了克服這個現象,本人結合一些老師的經驗加上自己在教學中的摸索,創(chuàng)新了一種新的高三復習模式,經過學生近三個月的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現在本人就把這種復習法大概介紹如下:
我把這種復習法分為七個基本步驟
第一步、學生自我復習階段(這個階段要占重要部分)
在這一階段中我把學生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一般以前后兩方四個同學為一組,在每個小組中,好中差生都有。我指定一個小組長負責。然后我給學生指定復習范圍,一般以一課為單位。 先是學生自我復習五分鐘,然后分組討論十到十五分鐘。
討論內容
1、找出本課的考點知識。
2、分析此考點的相關知識(含義、產生、本質、作用、措施等,最重要的是找出這個考點對應的材料或關鍵詞)
3、分析此考點相關的易錯易混點
4、分析此考點可能涉及的熱點知識,以及從客觀題或者主觀題的角度命題。并自己設計考題。自己組織答案。這個步驟不一定每次都有,因為她對學生能力要求很高,第一輪復習以夯實基礎為主,能力要求要低一點。
第二步:學生自我發(fā)言
每一學習小組在討論時要確定一名發(fā)言人。并在討論時準備好發(fā)言稿。然后我隨機抽查一組的同學發(fā)言,盡量把踩線生抽來發(fā)言,這樣可以督促他們去認真學習。
發(fā)言內容要圍繞討論的要求來。最起碼的要把本課的考點分析清楚,要求對該考點能自己設置材料。然后要分析該考點的易混易錯點。如果能涉及熱點的要分析此考點在熱點背景中的運用。
第三步:學生對發(fā)言進行補充和完善
全班學生在該同學發(fā)言的基礎上補充完善,這個環(huán)節(jié)我主要抽成績較好的學生對發(fā)言的同學進行補充,這樣可以彌補一些發(fā)言的同學知識上的漏洞,也可以促進更多的學生去認真準備知識。
第四步:教師重點講解核心主干知識
(以經濟生活為例)我把經濟生活大概劃分為以下幾個核心主干。
?價格(影響價格的因素、價格變動的影響)
?消費(影響消費的因素、提高消費水平的措施、生產與消費的關系)
?企業(yè)(公司的成功經營與發(fā)展的措施)
?就業(yè)(就業(yè)問題的解決措施)
?分配(實現收入分配與社會公平措施)
?財政(國家財政作用)
?市場經濟(需要市場配置資源+宏觀調控)
?圍繞主題 抓住主線(要求)
?經濟全球化(影響)、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措施)
下面我就經濟生活中的一個核心考點為例講解。
重點知識2:價格變動的影響
先講解這個知識的主干內容
一、對生活消費:
①一般來說,物價上漲,購買力普遍降低,需求量減少。
②生活必需品和高檔耐用品的價格變動對商品需求的影響:生活必需品價格的上漲不會導致需求量的急劇減少(需求彈性?。桓邫n耐用品價格上漲會導致需求量的急劇減少(彈性大)。
③互為替代品和互補商品價格變動對商品需求量的影響:一種商品價格上漲,會引發(fā)其替代品需求量的增加,會引發(fā)其互補品需求量的減少。
二、對生產經營:
①調節(jié)產量。(價格上漲,(生產者)獲利增加,調動(生產者)積極性,會擴大生產規(guī)模)
②調節(jié)生產要素的投入(當一些生產要素之間可以相互替代時,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哪種生產要素的價格下降,生產者就會增加這種要素的使用量)
再講對這個知識的突破
這個考點知識幾乎每年都會以圖象坐標圖的方式考察,比如價格需求圖,供給曲線圖,彈性需求圖,供需平衡圖等方式考察學生對知識的解讀能力。我在給學生突破此類坐標圖時,主要歸納兩點方法,一是看點的移動還是線的移動;二是判斷變量如價格P,供給S,需求Q,供給平衡點的變化,然后對照條件選出符合條件的圖象或選項就行。
然后結合熱點問題分析這一知識。比如結合今年的非洲豬瘟,中美貿易戰(zhàn),我國的進口貿易博覽會等熱點考察這一知識。
在這個步驟中我只起到一個知識串聯和宏觀引導的角色,我注重在考試突破上多講而不是在知識上多講。
第五步:學生課堂限時訓練這一知識
在這一步驟中我會給學生準備一張限時訓練的題單,分為選擇題和主觀題兩個部分,一般十二道選擇題,兩道主觀題要求三十分鐘內完成,然后馬上把答案發(fā)給學生自己對答案。
第六步:學生自我評講和教師評講
?對選擇題的評講:通常我是讓學生先小組討論,確定那些選擇題要集中評講,然后讓學生評講,對學生講不好的題我再進行補充。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能力,又可以檢查他們是否認真討論了。
?對主觀題的評講我一般用投影儀,教會學生如何找材料信息,如何聯系教材觀點,如何組織答案。有時我也會讓一些比較優(yōu)秀的學生來講主觀題。
最后階段學生反思和總結:
讓每個學生準備一本錯題本,把每個單元遇到的較難的題收集起來,每隔一段時間就拿出來看看,做一做。對遇到的熱點材料和專業(yè)的術語要收集。對經濟生活中使用頻率較高的主觀題答案要收集。比如一些意義類描述和一些措施類描述。 通過這樣的訓練,在地區(qū)的兩次統(tǒng)考中我的兩個班級的政治成績都取得較好成績,其中有個班成績還超過了文科重點班,這充分說明這種創(chuàng)新對調動學習的主動性,發(fā)揮他們在學習中的主體性作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川省彭山市彭山一中 四川彭山 620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