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丕通 馬麗麗 陳凡
摘要:大學生在推動社會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隨著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的不斷推進,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加重視對大學生的培養(yǎng)。大學生不僅要具備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要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人為素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作為大學思政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重視對學生的核心價值觀教育。通過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可以促使當代學生形成正確的認識,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從而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中獻計獻策,推動不斷發(fā)展進步。本文主要結合在大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學過程中如何采用體驗式教學,促使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形成,提升高校思政教學效果。
關鍵詞:大學生;體驗式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模式;研究
引言: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不斷推進,重視培養(yǎng)高素質、高能力、具有時代責任感、使命感的大學生已經(jīng)成為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大學生是推動我國社會不斷進步的中堅力量。因此,在大學教育過程中應重視通過加強體驗式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化品德,促使塑造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驗式教學是一種具有情感性、生活性的教學方式,通過為學生創(chuàng)造親身實踐或者體驗的機會,可以促使學生對核心價值觀形成更加深刻的認識。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發(fā)展
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其是對馬列主義的發(fā)展和延伸。馬列主義具有較高的理論價值和生命力,也是經(jīng)實踐證明的科學的、正確的思想[1]。在其論著中明確闡述了建設什么樣的人類、什么樣的社會等話題,因此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馬列主義思想的集中體現(xiàn);在馬列主義思想傳入中國后,結合我國國情,對其不斷進行發(fā)展和理論轉化。毛澤東思想便是馬列主義思想中國化的體現(xiàn),當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便是毛澤東思想不斷深化和發(fā)展而形成的最新思想,對社會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二、基于體驗式教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模式構建對策
體驗式教育是一種新的教學思想。這種模式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從學生的自身需求出發(fā),以學生的情感體驗為基礎,教育應生活會,如此才能更好的發(fā)揮體驗式教學的作用。
(一)合理借助地方文化特色,注重教育實踐性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根本目標和任務。當代大學生長期在學校接受理論教學,雖然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較為了解,但是實踐性不足,因而存在學生對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想理解不透徹的現(xiàn)象,無法將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2]。鑒于此,我國大學思政教育應重視開展體驗式教學,可以組織學生參觀地域文化特色較濃厚的地區(qū),讓學生在親身體驗過程中感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想。如可以帶領學生參觀臨沂費縣的大青山,該處是較有名的戰(zhàn)役遺址,學生在了解戰(zhàn)役遺址文化后可以了解到和平來之不易,以及先輩為國家大義勇于犧牲的精神。通過這種情感體驗式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操,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從而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深化理論研究,提高認知水平
高校教育應積極利用自身優(yōu)勢,不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體系進行深化,豐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為大學生提供更豐富多樣的文化形態(tài),使大學生在知識學習的過程中自覺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想的熏陶。以此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完備成熟,強化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基礎,提升大學生的認知水平。高校應發(fā)揮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面的優(yōu)勢,積極探索、挖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外延、功能、實踐等,揭示各種培育途徑、載體、方式方法的綜合運用之道,提高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本身的理解;理論研究只是高校教學的一部分,同時高校應重視組織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在文化活動中感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優(yōu)秀文化的魅力,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價值觀,逐步深化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
(三)從學生自身訴求出發(fā),提升教育效果
大學在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學過程中應重視以學生主體訴求為依據(jù),對學生進行正向的引導。高校應重視研究大學生對文化知識的訴求,從而在教育目標和方式的規(guī)劃過程中從學生角度出發(fā)開展具有個性化和差異化的教學。大學階段的學生對新事物具有較強的好奇心,教師應注重從學生興趣、愛好出發(fā),豐富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教學體驗,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四)注重教育宣傳活動,形成廣泛共識
培養(yǎng)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重視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氛圍,以此形成教育合力,促使高校學生全體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首先,可以在高校開展新聞、文藝活動等多種多樣的宣傳活動,堅持弘揚社會主義主旋律;其次,可以組織多種社團文化活動,如學雷鋒活動、紅歌比賽活動等。通過具體的文化活動形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化、直接化,并融入到大學教育的方方面面,從而促使大學生自發(fā)樹立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形成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廣泛共識。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大學階段的教學是最關鍵的時刻,也是學生由學生步入社會的關鍵階段。通過加強對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學,可以樹立學生正確的是非觀、善惡觀,對學生步入社會后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在大學的思政教學過程中應注重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社會體驗機會,促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形成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刻、正確的認識。大學應重視體驗式教學在思政教學中的運用,通過親身體驗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曉偉. 基于體驗式教育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模式研究[J]. 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 2017(08):6-7.
[2]趙書棟.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驗式教育的路徑探索[J]. 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