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童年是每個人認識世界、感知美好的珍貴時期,成長道路上的銜接,需要家長與學校良好的配合。入學準備不等于提前教學,實際上,家長只要遵循一些基本規(guī)律,就能不焦慮地幫助孩子順利入軌。
形成準確的時間觀念
不少父母擔心,孩子做事總是拖拖拉拉,無法適應小學的生活節(jié)奏。建議通過如下方式改變:
形成時間觀念。很多孩子對于時間的概念都是很模糊的,家長要教孩子學會看鐘表,還可以買來沙漏,讓孩子更加了解時間的長短。
制訂合理計劃。父母可以根據(jù)孩子的能力,列出一個合理的時間表。孩子每完成一項,讓他自己在任務后面打一個勾。千萬不能因為心急就包攬孩子的任務,養(yǎng)成他們的依賴心。需要設置合理的獎懲制度,讓孩子養(yǎng)成規(guī)律生活的習慣。
用清晰的指令代替催促。以出門穿鞋為例,與其兇狠訓斥,不如換個方式跟孩子說:“先去鞋架拿那雙紅色的涼鞋,再坐在小凳子上自己穿?!睅椭⒆邮崂眍^緒,孩子會更容易做到。
告訴孩子遲到的后果。告訴孩子如果不能盡快完成,遲到了會有什么樣的后果,他要承擔什么結果。只有讓孩子真正體會到磨蹭給他帶來的煩惱,他才會重視。
集中注意力
首先應該明確,孩子不可能像成人一樣維持注意力較長時間。孩子在不同時期,其注意力一次集中的時間是不一樣的,所以不能盲目對孩子提出高要求。
那么如何適當?shù)卮龠M并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呢?以下方法可供參考:發(fā)現(xiàn)兒童感興趣的事物,利用兒童感興趣的事物與要學習的對象建立關聯(lián),進行合理引導;根據(jù)孩子的年齡特點,讓他學會在一定時間內(nèi)集中注意力,當孩子能夠做得很好時,可逐步延長一次性集中注意力的時間;當孩子正專注于自己所做的事情時,家長不要出于好意打擾孩子;營造有利于注意力集中的環(huán)境,比如為孩子創(chuàng)設一個不受干擾的游戲角落或學習區(qū),將環(huán)境收拾得井井有條;給孩子一個規(guī)定時間范圍內(nèi)可以完成的任務,教孩子學會分配時間,讓他知道如果集中注意力在相對短的時間內(nèi)做好一件事情,便有更多的時間做其他事情。
TIPS 家長千萬不要這樣做!
1. 用小學嚇唬孩子。當家長關注孩子入學準備是否充足時,也要關注自己的言語和態(tài)度,千萬不要用“上了小學讓老師管你”之類的話嚇唬孩子。小學陌生的環(huán)境本已讓許多孩子緊張和焦慮,嚇唬孩子無疑會增加孩子的恐懼感,使孩子抗拒上學。在孩子入學后,家長可以多和孩子聊聊新學校、新老師、新朋友,表現(xiàn)出對孩子新環(huán)境的興趣和贊賞。
2. 焦慮心態(tài)傳導學習壓力。家長的焦慮情緒無形中會影響孩子的心理,當他過高估計小學學習的難度而產(chǎn)生學習壓力時,就會對即將到來的上學憂心忡忡,甚至會導致入學適應障礙,一旦遇到一點挫折就會喪失信心。
3. 大量使用電子產(chǎn)品中的學習軟件。當與學習軟件的互動取代人與人之間的真實交往時,孩子學習適應未來社會人際交往的敏感時機會被錯過。今天我們越來越強調(diào)學習者的主體性,但這些學習軟件大多是在推著孩子向前走,孩子被動地接受大量信息卻無暇進行主動的思考,無法成為積極的行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