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你讀了嗎?讀到好句子,讀到好的段落,讀到好的書,心中大為感動之際,不免想要分享,畢竟天下讀友是一家。
閱讀素養(yǎng)的提升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每日堅持不了,那就每月,從今天開始,通過每月的閱讀打卡加入我們的閱讀大家庭吧,把這個月讀到的讓你感動的句子、詩歌、段落,以手寫、打字或拍照等方式發(fā)給《閱讀獨唱團》吧!
投稿請注明“—期一會”。別忘了留下你的筆名、真名和聯(lián)系方式哦!
分析起來,我從小就不吃臭豆腐,所以小腸里沒有能分解它的蛋白酶。我十幾歲時去內(nèi)蒙古插隊,開始吃奶皮子,吃出味道來,所以成年以后吃發(fā)酵得更完全的起士,沒有問題。
陜西鳳翔人出門到外,帶一種白土,俗稱“觀音土”,水土不服的時候食之,就舒暢了。這白土是堿性的,可見鳳翔人在本鄉(xiāng)是胃酸過多的,飲本地的堿性水,正好中和。
所以長輩“不要挑食”的告誡會影響小孩子的將來,道理就在于你要盡可能早地,盡可能多地吃各種食物,使你的蛋白酶的形成盡可能的完整,于是你走遍天下都不怕,什么都吃得,什么都能消化,也就有了幸福生活的一半了。
——《思鄉(xiāng)與蛋白酶》阿城
一個人小時候吃的東西越廣泛,體內(nèi)小腸形成的用于消化吸收的蛋白酶也就越多,到了成年后便各類食物都吃得。腸胃不嬌氣,人也就健康、皮實。相反,如果從小挑食,不僅沒有口福,也可能毛病不斷。寫文章也是這個道理,知道的多了,也就“下筆如有神”,而不至于見到陌生的題目,就像挑食的腸胃見到?jīng)]吃過的萊肴一般手足無措,無從適應。
分享者:管軍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秋夕》杜牧
這句詩我小時候就背過,前段時間又在一本雜志上偶然讀到。相似的情境不禁讓我深陷回憶。童年時期因為父母工作忙,我經(jīng)常寄居在鄉(xiāng)下奶奶家,在寂靜的夏夜里,奶奶會搬來搖椅涼席,與我一起在屋前小院乘涼。如墨般漆黑的夜空中,星子閃爍;月色涼如水,如蟬翼似紗袍,徐徐地籠罩下來。我一邊搖著涼扇,一邊聽奶奶講過去的故事。
分享者:朱顏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蝶戀花·閱盡天涯離別苦》王國維
這是閨蜜寄給我的紙條中的一句話。當時,我正因高考焦頭爛額,并不明白其中蘊含的道理:世間美麗的東西,都不長久,都難久留。如今,幾場考試、一季夏天,相處三年的同學就全都散了。最美麗的東西再也找尋不到,只剩教室空空如也。
分享者:趙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