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回顧了國內圖書館學界在文旅融合發(fā)展方面的研究成果,并選取了國內外部分圖書館文旅融合實踐的典型案例,分析了公共圖書館參與文旅融合實踐的必要性以及應該做的必要準備,試為今后公共圖書館的文旅融合實踐工作提供一些思路。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文旅融合;文化旅游
經中共十九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準,2018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組建,4月正式掛牌,在發(fā)布的《文化和旅游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guī)定》部門主要職責里明確提到要“統(tǒng)籌規(guī)劃文化事業(yè)、文化產業(yè)和旅游業(yè)發(fā)展……推進文化和旅游融合發(fā)展”由此我國的公共圖書館事業(yè)進入了文旅融合的新時代,融入文旅時代就成了公共圖書館新的時代使命。一個地區(qū)的公共圖書館不單能反映出當地的文化建設水平,還蘊藏著濃厚的藏書文化、建筑文化和歷史底蘊,國內的旅游業(yè)正處在蓬勃發(fā)展之中,文旅有機融合既拓展了圖書館的服務內容,又能夠使旅游業(yè)的文化內涵得以豐富,有助于旅游業(yè)與文化產業(yè)的互利共贏。本文試對文旅融合時代大背景賦予公共圖書館的實踐進行簡要分析。
一、綜述
作者在cnki的學術期刊庫、博碩士論文庫及會議論文庫,以“文旅融合AND圖書館” 為檢索詞進行主題檢索,僅得1篇文獻;以“文化休閑AND圖書館”為檢索詞進行主題檢索,得345篇文獻,篇名檢索得85篇文獻,最早的文獻為1996年黃恩祝和吳德英發(fā)表的《“休閑文化”與公共圖書館》;以“文化旅游AND圖書館”為檢索詞進行主題檢索,得259篇文獻,篇名檢索得文獻33篇文獻,最早的文獻為楊勤1994年發(fā)表的《圖書館開展旅游文化服務初探》??梢哉f,文化旅游功能一直為圖書館界所關注但是熱度不高。在程川等在發(fā)表的《國內圖書館旅游休閑研究回顧與展望—基于(1987-2016年)的文獻分析》一文中認為我國圖書館學界旅游休閑研究成果在質量和實踐方面都有較大不足,研究角度缺乏多樣性。關注圖書館旅游功能及開發(fā)多年的王世偉研究員在《關于公共圖書館文旅深度融合的思考》一文中提出“文旅融合也體現在圖書館的文化地標、景點觀光、文化休閑等功能之中”,并從新理念、新機制、新路徑等維度論述如何實現公共圖書館文旅深度融合的問題。
二、國內外圖書館界的文旅融合實踐
圖書館作為文化地標成為旅游觀光的一部分在國內外都已有許多成功的實踐,它們或以悠久的歷史,或以燦爛的館藏,或是優(yōu)美的建筑,或是精彩的推廣活動,吸引著無數學者、游人慕名而去。圖書館與旅游的融合發(fā)展是一種旅游形式,也是一種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手段,做好圖書館的文旅融合實踐可以收到一舉兩得的效果。
1.國外文旅融合實踐
紐約公共圖書館建于1895年,現擁有88個社區(qū)分館和4個學術研究中心,館藏超過5500萬件,涵蓋圖書、電子書、光盤資料等,一年接待讀者人次超過1700萬。它的海量館藏中有許多珍本和古籍,《古騰堡圣經》、華盛頓告別演說的原件即收藏于此。此外,紐約公共圖書館的館舍建筑渾樸而又不失典雅、莊重,在許多著名影視作品中都有出鏡,如《欲望都市》《后天》《國家寶藏》等,著名的主閱覽廳—玫瑰閱覽室,是世界上最大的無柱房間之一,每天向從世界各地慕名而來的游客展示著它神圣殿堂的魅力。
建于1592年的圣三一學院圖書館是愛爾蘭最大的圖書館,現今,它擁有600余萬件紙本文獻,包括期刊、手稿、地圖和音樂制品,反映著400多年來的學術發(fā)展歷程。該館以收藏有大量名家手稿和初版圖書著名,愛爾蘭國寶級文物《凱爾經》即收藏于此。每年的手稿和珍本書籍展覽都吸引成千上萬的游客前來參觀。圣三一學院圖書館多次上榜“全球十大最美圖書館”,每天都有大量游客前來拍照留念。
2.國內文旅融合實踐
中國國家圖書館成立的國家典籍博物館于2014年9月向公眾開放。它依托國圖豐富的館藏資源,每年舉辦多種主題的展覽。典籍博物館藏品類型從甲骨、敦煌遺書到古籍善本,從拓片到輿圖,既有民族文字古籍也有西文善本,全面展現我國多元的書籍文化,既傳播了傳統(tǒng)文化,又滿足了公眾文化休閑的需求,逐漸成為文化旅游新地標。
建成于1928年的云南騰沖和順圖書館是中國最大的鄉(xiāng)村圖書館之一,館藏7萬余冊,古籍、珍本圖書萬余冊,館內有胡適、熊慶來等多位文化名人的題字。在我國西南邊疆的農村,一間鄉(xiāng)村圖書館建成運轉至今已有90余年,可說是十分難得。如今和順圖書館已經成為當地文化觀光景點,接待著八方來客。
三、公共圖書館參與文旅融合實踐的必要性
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體驗式閱讀需求。近年來,隨著社會公眾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休閑活動需求一直在增長當中,這從每到節(jié)假日各大博物館、美術館等大排長龍很直觀地顯現出來。社會公眾對閱讀已不再滿足于提供書籍和閱讀場地這樣的初級階段,他們對閱讀場所的裝潢、閱讀氣氛或者閱讀場所的符號象征的看重經常大于書籍本身。許多網紅書店、書吧的興起便是明證,因為伴隨我國政府對文化事業(yè)的重視,公共圖書館早已不是過去只有泛黃舊書的時代,館藏更新很快,網紅書店的書絕大部分在圖書館都能找到。而年輕人選擇去書店打卡,是因為網紅書店的符號象征意義遠大于閱讀本身。這種潮流之下,公共圖書館也需要參與到文旅融合實踐之中,打造自身的文化地標形象,既是滿足社會大眾的文化體驗閱讀需要,也是發(fā)揮其文化休閑職能的一種手段,更是推廣全民閱讀的需要。公共圖書館是推廣全民閱讀的重要陣地,利用自身館藏自由優(yōu)勢,采取各種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調動社會公眾的閱讀興趣,保障和滿足公眾的閱讀需求是其重要職責,也是履行《全民閱讀促進條例(草案)》的要求。通過一些文旅融合實踐,圖書館可以借勢提升影響力,有利于全民閱讀的推廣,有利于社會教育職能的發(fā)揮,更是留住年輕讀者的必要手段。
四、參與文旅融合實踐的必要準備
為了使公共圖書館的文旅融合實踐獲得正向效果,需要在自身建設上下功夫:
1.改造環(huán)境
如需要在館內針對游客設計參觀動線,盡可能兼顧游覽和館內讀者安靜閱讀的雙重需求;再如對館內局部裝潢,盡可能使視覺不沉悶;改造公共服務設施,如衛(wèi)生間、空調系統(tǒng)等,提高游客的舒適度。
2.打造自身特色
回顧國內外圖書館的一些文旅融合成功案例,不難發(fā)現這些圖書館都有非常鮮明的特點。比如圣三一學院圖書館、天津濱海新區(qū)圖書館的建筑、典籍博物館(國家圖書館)的館藏等。結合本館實際和本地風土人情制定文旅融合實踐方案,打造最能代表本地文化特色的公共圖書館形象,吸引八方來客。
3.加強職工培訓
服務內容的增加必然帶來工作量的增加和工作內容的變化。圖書館應該針對文旅融合對職工開展業(yè)務培訓,從服務禮儀、館內設備使用、多媒體技術等多個方面,提升職工業(yè)務水平,以適應文旅融合的需要。
應該看到公共圖書館的旅游休閑服務與日常的閱讀推廣活動是有部分重合的,如主題展覽、參觀體驗等。借助已有工作成果,分析旅游休閑活動的特點和游客需求,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活動方案,使文旅融合實踐和閱讀推廣成為一個有機整體,為全民閱讀貢獻力量。
五、小結
緊跟文旅融合步伐,賦予公共圖書館新的魅力,將其打造成為當地文化旅游的一張名片,從吸引游客到訪圖書館到利用圖書館,文旅融合與全民閱讀相互促進,互為推手,使圖書館不斷滲透到讀者的休閑娛樂活動中,開發(fā)出公共圖書館的新價值。
參考文獻:
[1] 文化和旅游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guī)定[EB/OL].[2018-09-10][2019-03-13].
http://www.gov.cn/zhengce/2018-09/10/content_5320818.htm.
[2]程川,周鳳飛,張春草.國內圖書館旅游休閑研究回顧與展望——基于(1987-2016年)的文獻分析[J].河北科技圖苑,2017,30(5):80-86.
[3]王世偉.關于公共圖書館文旅深度融合的思考[J].圖書館.2019,(2):1-6.
[4]About 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EB/OL].[2019-03-14].https://www.nypl.org/help/about-nypl.
[5]History of the Library[EB/OL].[2019-03-14].https://www.tcd.ie/library/about/history.php.
[6]和順圖書館簡介[EB/OL].[2019-03-14].http://www.tchstsg.com/guanyuheshuntushuguan//2.html
[7]孫紅強.圖書館文化創(chuàng)意旅游項目開發(fā)探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8,(8):96-99.
[8]嚴貝妮,程詩瑤.公共圖書館與民營實體書店合作共建閱讀陣地的案例解析——以合肥市圖書館與“保羅的口袋”合作為例[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19(04):28-34.
[9]徐小紅,涂茜,楊博,葉一華,梅愛琴.圖書館推廣旅游閱讀之策略[J].圖書館研究,2015,45(2) :62-64.
[10]樊詠梅.公共圖書館旅游服務策略研究[J].河北科技圖苑,2016,29(1):26-28.
[11]黃恩祝,吳德英.“休閑文化”與公共圖書館[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1996(04):29-30.
[12]楊勤.圖書館開展旅游文化服務初探[J].圖書館建設,1994(04):65.
作者簡介:茍月華(1986-),女,漢族,籍貫:河北保定,大學本科,助理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用戶服務,從事的工作:圖書館用戶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