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菊蘭
(中煤大屯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心醫(yī)院 江蘇 徐州 221611)
CT增強掃描可使患者病灶信息量得到顯著提升,幫助臨床醫(yī)師更好的對患者體內良惡性病變進行鑒別,提升臨床診斷準確率[1]。
選擇在我院接受CT增強掃描的94例患者,病例選取時間范圍為2016年3月-2018年9月,全部患者中男性例數與女性例數分別為56例、38例,患者年齡20~73歲,平均(45.27±8.72)歲,69例患者的檢查部位為腹部、25例患者的檢查部位為胸部。以抽簽法為依據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47例)、觀察組(47例),兩組患者相關資料數據經統計檢驗得出差異不顯著(P>0.05)。
所有患者均接受CT增強掃描,所應用儀器為Philips公司生產的64排螺旋CT掃描儀,所應用造影劑為碘海醇(劑量:1.5ml/kg;濃度:300mg/ml),均采用肘靜脈穿刺加壓注射。
1.2.1 對照組 為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使之充分明確檢查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及可能發(fā)生的不良反應,掃描結束后囑患者多多飲水,對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予以及時處理。
1.2.2 觀察組 為觀察組患者實施全程精細化護理。①由具有良好溝通能力與豐富護理經驗的護理人員對患者展開心理干預,將患者當成親人看待,使之充分明確CT掃描的優(yōu)點,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問,為患者詳細講解增強掃描的優(yōu)勢、檢查過程中的配合方法及檢查可能導致的不良反應等。若患者于檢查開始前1個小時仍過度焦慮可以實際醫(yī)囑為依據予以其鎮(zhèn)靜劑。②確保檢查室內空氣清新、將溫濕度調至適宜狀態(tài),檢查開始前半個小時為患者播放舒緩、柔和音樂,直至檢查結束。③檢查過程中對碘對比劑輸注速度予以良好控制,利用演示示范方式使患者充分明確檢查過程中的屏氣方法,輸注過程中對患者予以密切關注,通過監(jiān)控屏觀察患者注藥時表現,若患者存在惡心、發(fā)熱、欲吐癥狀,囑患者勿過度緊張,使之充分明確上述癥狀為正常現象。④檢查結束后留患者觀察30分鐘,若患者不具有不適感受與不良反應方可離開,若患者發(fā)生異常反應需于第一時間通知醫(yī)生行對癥處理。
觀察兩組患者的心率異常、血壓異常、檢查中斷、護理時間、焦慮評分、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及護理質量評分。
數據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心率異常、血壓異常、檢查中斷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組間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心率異常、血壓異常、檢查中斷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n(%)]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時間、焦慮評分及護理質量評分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組間數據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時間、焦慮評分及護理質量評分比較[n(%)]
在影像診斷學操作當中,造影劑是一種十分常用的藥物,目的是對患者器官與病灶的影像進行增強,使之得到更為清晰的呈現。少數患者在接受造影劑CT增強掃描時會發(fā)生一定心理方面與生理方面的應激反應,可嚴重降低檢查進行的順利程度,亦會對診斷結果的準確性產生一定影響[2]。
全程精細化護理可使患者接受CT增強檢查前后的各項身心護理需求得到良好滿足,提升其對于檢查的配合程度。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在患者接受CT增強掃描時為其實施科學性、合理性更高的護理干預可使其不良心理情緒得到有效改善,降低其所面臨的不良反應發(fā)生風險,從根本上提升檢查的順利程度,增加診斷結果的準確率[3]。本研究所得結果良好印證了此項說法,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了全程精細化護理降低CT增強掃描造影劑不良反應的可行性與有效性。
可見,全程精細化護理干預可有效降低接受CT增強掃描患者所面臨的造影劑不良反應發(fā)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