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賴慧華 謝純平 林碧芬 吳杏儀
CHD 是指胎兒在出生時即存在的心臟、血管結構和功能上的異常表現[1]。在我國因出生缺陷引發(fā)的死亡率極高, 而在出生缺陷中CHD 占很大一部分, 它不僅影響了胎兒的生長發(fā)育, 對其家庭更是帶來了很大的負擔[2,3]。此次研究主要分析孕11~13+6周NT 增厚和DV 異常與CHD 之間的診斷價值, 數據資料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 年5 月~2018 年1 月來本院產檢的3035 例孕婦作為研究對象, 年齡19~43 歲, 平均年齡(31.0±5.2)歲。所有孕婦的胎兒均為單胎。所有檢查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檢查儀器 檢查所需的儀器型號為GE VOLUSON E10、 GE VOLUSON E8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 在檢查時將探頭頻率調整至2~5 MHz。
1.2.2 篩查方法 在孕11~13+6周時, 檢測胎兒NT 厚度, 并將檢測結構詳細的記錄下來。NT 厚度檢測依照產前超聲檢查指南(2012)的測量標準, 測量3 次, 并記錄測量所得的最大數值。若結果差異較大時, 可待胎兒運動后再行測量, 以NT 厚度≥2.5 mm 為NT 增厚。依據NT 厚度情況將胎兒分為NT 正常胎兒和NT 增厚胎兒。NT 增厚胎兒再測量DV, 顯示A 峰倒置或消失判定為DV 異常, 在孕18~22 周時進行胎兒超聲心動圖檢查。NT 正常胎兒在孕23~27 周時予以系統(tǒng)超聲篩查, 當篩查結果顯示為CHD 時再采取超聲心動圖檢查?;町a兒在出生3 d 內予以超聲心動圖檢查, 引產胎兒征求得家屬同意的進行尸檢。
1.3 觀察指標 分析NT 厚度檢測結果和NT 增厚胎兒的DV 檢測結果, 計算NT 厚度檢測和DV 檢測的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敏感度、特異度、診斷符合率。比較NT 正常與NT 增厚胎兒的CHD 發(fā)生情況, 不同NT 增厚胎兒的CHD發(fā)生情況, DV 異常胎兒與DV 正常胎兒的CHD 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NT 厚度檢測結果分析 3035 例孕婦中, 共檢出65 例NT 增厚胎兒, 檢出陽性率為2.1%(65/3035), 篩查陽性者最終被證實為CHD 14 例;2970 例NT 正常胎兒中, 最終被證實為CHD 10 例; NT 厚度檢測的敏感度為58.3%, 特異度為98.3%, 陽性預測值為21.5%, 陰性預測值為99.7%, 診斷符合率為98.0%。NT 正常胎兒的CHD 發(fā)生率為0.3%(10/2970), 顯著低于NT 增厚胎兒的21.5%(14/65),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不同NT 增厚胎兒的CHD 發(fā)生情況比較 依據NT 厚度分為2.5~3.4 mm 和≥3.5 mm, NT 厚度2.5~3.4 mm 的CHD發(fā)生率為11.9%, 低于厚度≥3.5 mm 的39.1%,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NT 增厚胎兒的CHD 發(fā)生情況比較(n, %)
2.3 NT 增厚胎兒的DV 檢測結果分析 65 例NT 增厚胎兒共檢出9 例DV 異常胎兒, 檢出率為13.8%(9/65), 最終被證實為CHD 7 例;其余56 例DV 正常胎兒中, 最終被證實為CHD 17 例。NT 增厚胎兒的DV 檢測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敏感度、特異度、診斷符合率分別為77.8%、69.6%、29.2%、95.1%、70.8%。DV 異 常 胎 兒 的CHD 發(fā) 生 率 為77.8%(7/9), 顯著高于DV 正常胎兒的30.4%(17/56),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NT 是指胎兒頸部皮下的無回聲帶, 位于皮膚高回聲帶與深部軟組織高回聲帶之間。早孕期NT 增厚與染色體異常、心臟結構畸形、某些綜合征和骨骼畸形等有關?;加行呐K畸形的胎兒發(fā)生心力衰竭(心衰)時靜脈回流障礙, 導致頸靜脈壓增高, 淋巴管內淋巴液回流受阻, 形成NT 增厚[3,4]。在本研究中NT 異常胎兒的CHD 發(fā)生率顯著高于NT 正常胎兒,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而且隨著NT 越厚, CHD 的幾率隨著增高。
DV 是胎兒時期特有的血管, 將臍靜脈與右心房連接在一起, 具有細小、高速的特點, 通過DV 將高含氧量的臍血經卵圓孔直接輸送至左心房, 協(xié)助提供各重要臟器的供氧[5]。胎兒心臟的順應性比成人差。在胎兒時期即使輕微的影響都會改變壓力梯度, 繼而對DV 的波形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其表現以DV 頻譜異常為主[6,7]。本研究結果發(fā)現, 在NT 增厚胎兒中DV 異常胎兒9 例, 異常率為13.8%, DV 異常胎兒中最終被證實為CHD 7 例, 陽性預測值為77.8%。因此, DV異常胎兒可作為胎兒CHD 的預測指標。超聲檢測胎兒DV的方法簡單, 易于普及, 但國際上尚無權威性的有關DV 測量的培訓及認證機構[8-10]。在測量過程中可能導致誤差的因素:聲束與血流方向的夾角、胎動、胎兒心率、鄰近靜脈(下腔靜脈和肝靜脈)的干擾。在本研究中有2 例DV 假陽性病例中, 1 例中孕期間羊水穿刺檢查證實為重型地中海貧血, 1 例為胎兒心律失常。由此證實胎兒DV 血流頻譜異常不僅可以提示胎兒心臟結構異常, 也能提示其他異常。
總之, NT 增厚及DV 異常胎兒的CHD 發(fā)生率高, 可作為先天性心臟病的早期篩查手段, 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