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血型實驗室輸血檢驗質(zhì)量對輸血安全影響的實際意義。方法 隨機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住院的100例需要進行輸血的患者,因地制宜地根據(jù)每人基本情況的不同均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對照組則將采用常規(guī)輸血的治療方式,觀察組將采用在此礎(chǔ)上對輸血的血液進行嚴格檢驗、對血液進行鑒定、按照規(guī)定進行交叉配血等方式,一段時間之后觀察兩組患者的情況,將兩組的治療效果進行分析比較。結(jié)果 觀察組的安全治療方式相較于對照組的安全治療方式更明顯,并且對照組發(fā)生輸血安全事故20起,占比 40.00%;觀察組發(fā)生輸血安全事故3起,占比6.00%,觀察組的患者感染風險率明顯比對照組患者的風險感染率要低得多,兩組患者統(tǒng)計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在實施治療之中沒有產(chǎn)生顯著性不良反應(yīng),具有較高的安全性。結(jié)論 在對患者輸血治療的過程中,嚴格對輸血的質(zhì)量把控,這對健康輸血有重要意義,值得普遍推廣。
[關(guān)鍵詞] 血型實驗室;輸血檢驗質(zhì)量;輸血安全;影響
[中圖分類號] R446.1;R45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6(a)-001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influence of blood transfusion test quality on blood transfusion safety. Methods A randomized sample of 100 patients who needed to undergo blood transfusion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8 was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basic conditions of each perso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he conventional blood transfusion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team used this method to conduct strict tests on the blood transfusion, identify the blood, cross-match blood according to the regulations, etc. After a period of time, observe the situa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nd analyz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afe treatment mod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more obviou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20 cases of blood transfusion safety accidents occurred in the control group, accounting for 40.00%; 3 cases of blood transfusion safety accidents occurr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ccounting for 6.00%. The risk of infe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did not produce significant adverse reactions during the treatment, and it had higher safety. Conclusion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usion therapy for patients, the quality of blood transfusion is strictly controlled,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healthy blood transfusion and deserves general promotion.
[Key words] Blood type laboratory; Quality of blood transfusion test; Blood transfusion safety; Influence
在醫(yī)療機構(gòu)治療過程中,輸血治療在整個醫(yī)療過程中占據(jù)重要位置,尤其是在重大手術(shù)急需用血時,以及在醫(yī)療急救過程中,有的患者會急需輸血治療,但輸血治療是否有效以及是否對患者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關(guān)鍵在于所輸入的血液質(zhì)量[1-2]。此次研究隨機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住院的100例需要進行輸血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就是為探索、分析血型實驗室輸血檢驗質(zhì)量對輸血安全的實際影響,現(xiàn)將研究結(jié)果報道如下該次研究將對此進行詳細記錄,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住院的100例需要進行輸血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每人基本情況的不同均分為對照組、觀察組。觀察組50例,男25例,女25例,年齡21~70歲,平均(43.3±2.4)歲;對照組50例,男15例,女35例,年齡20~75歲,平均(43.6±2.5)歲,然而這兩組患者的年齡、出血的具體部位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具有可比性。此次試驗研究在所有患者同意的情況下,已簽署同意治療書。
1.2? 方法
1.2.1 對照組的方式? 實施的是常規(guī)輸血方式,具體操作如下:對即將進行使用的血液嚴格檢查,對輸血的質(zhì)量進行嚴格把控,在輸血之前不僅要求醫(yī)療機構(gòu)對血液本身的質(zhì)量達標合格,還要求血液的裝血袋也要有質(zhì)量要求。血液進行檢驗后要放置于符合標準的血液袋里,并附上血液的基本情況和相關(guān)資料,在一系列準確操作之后再將血液袋放置于血液庫里,為保證血液的輸入安全,在輸血之前還必須檢查檢驗患者的基本情況,不僅如此,還要將獻血者和輸血者的情況進行匹配研究,進行準確無誤的判斷,以保證輸血的安全。
1.2.2 觀察組的方式? 觀察組的輸血方式即是在對照組的基礎(chǔ)上(不僅要對血液進行檢驗和鑒定,還要對即將輸入的血液是否符合患者本身的情況進行檢驗分析)[3-4]。還要做到如下的規(guī)定:①因為通過血液傳播各種嚴重傳染性疾病極其容易,并在以前還時常頻發(fā),所以抑制這種結(jié)果的發(fā)生需要對獻血者本身進行安全、健康檢查,減少通過血液傳播嚴重的傳染性疾病,保障輸血過程及結(jié)果的安全;②由于血液本身存在不同種類,如A型、B型、AB型、O型等血液類型,還有血液的陰性與陽性之分,有的血型之間彼此并不相容,甚至排斥,因此在輸血前因?qū)ρ旱念愋瓦M行分析研究。由于Rh屬性的獻血者,這種類型的血液本身存在一定的問題,若是在輸血過程中稍有不慎,則會引起不良反應(yīng)。為保證血液輸血過程減少突發(fā)情況,提前做好血型檢測、進行血液交叉匹配是必要的;③在血液進行交叉匹配過程中,除了對血液本身進行檢測之外,還要研究出不同血液之間、以及相容或者不相容的血液之間是否存在臨床意義的抗體,這個過程也是值得注意和分析的。
1.3? 統(tǒng)計方法
統(tǒng)計分析軟件為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兩組患者出血安全事故發(fā)生情況采用率[n(%)]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兩組患者的質(zhì)量控制評分采用(x±s)表示,用t予以統(tǒng)計學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的意義[5]。
2? 結(jié)果
對照組發(fā)生輸血安全事故20起,占比40.00%;觀察組發(fā)生輸血安全事故3起,占比6.00%。將兩組患者輸血情況進行對比,觀察組明顯比對照組安全有效,更能保障患者的輸血安全,差異有統(tǒng)計學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輸血治療在整個醫(yī)療過程中占據(jù)重要位置[6],尤其是在重大手術(shù)急需用血時,以及在醫(yī)療急救過程中,有的患者會急需輸血治療的情況下,而輸血的整個過程又涉及到各個環(huán)節(jié),若是其中一個環(huán)節(jié)發(fā)生問題,必然影響其他的環(huán)節(jié),從而影響整個輸血治療效果,更嚴重則甚至導致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7-8]。
因此在血液管理過程中,輸入血液之前不僅要對血液進行檢驗和鑒定,還要對即將輸入的血液是否符合患者本身的情況進行檢驗分析,與此同時,為保證血液輸血過程減少突發(fā)情況,提前做好血型檢測、進行血液交叉匹配是必要的[9]。常規(guī)傳統(tǒng)的輸血過程缺乏嚴格的管理過程,對質(zhì)量把控也不嚴格,因此容易誘發(fā)各種由輸入血液的失誤導致的醫(yī)療安全事故,也不容易緩解醫(yī)療糾紛。血型實驗室輸血檢驗質(zhì)量對輸血安全的影響在綜合范圍內(nèi)保障了輸血質(zhì)量,提高輸血的安全性。
此次研究發(fā)現(xiàn)血液科常見輸血風險因素包括配血風險、傳染風險、消毒風險等。而本研究通過對上述風險因素進行統(tǒng)計,結(jié)果顯示:對照組出現(xiàn)輸血安全事故20起,占比40%;研究組出現(xiàn)輸血安全事故3起,占比6%,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均沒有因輸血引起的嚴重疾病和死亡。結(jié)果表明,提高輸血實驗室血液檢測質(zhì)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配血風險、傳染風險、消毒風險,有利于提高臨床輸血的安全性,減少一系列不安全事件的發(fā)生。相關(guān)研究[10]指出,加強對輸血質(zhì)量的控制可以顯著降低這一過程中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保證輸血的安全性,提高臨床工作的整體質(zhì)量,與該研究的結(jié)果一致。
綜上所述,在患者的輸血中,為了保護患者的輸血安全,有必要采用輸血實驗室采取的質(zhì)量控制措施,以在臨床上取得良好的效果。嚴格的血型實驗室輸血檢測質(zhì)量有效提高了輸血的安全性,對于輸血前的輸血前檢測,可以選擇科學合理的輸血方案,嚴格按照臨床操作,可以進一步提高血液質(zhì)量輸血,這對健康輸血有重要意義,值得普遍推廣。
[參考文獻]
[1]? 蘇金初.血型實驗室的輸血檢驗的質(zhì)量控制與輸血安全[J].當代醫(yī)學,2016,22(2):56-57.
[2]? 張勇萍,安寧,楊世明,等.輸血前血型血清學檢測的影響因素及其質(zhì)量控制研究進展[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15,31(8):1148-1151.
[3]? 吳玉清,周洪,于琦.2011年青島市醫(yī)療機構(gòu)輸血實驗室室間質(zhì)量評價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3,26(6):566-568.
[4]? 孫艷.血型實驗室輸血檢驗質(zhì)量對輸血安全的影響[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8,9(14):137-139.
[5]? 張道平,韓湑.質(zhì)量控制在血型實驗室輸血檢驗中的應(yīng)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8,18(58):273-274.
[6]? 王惠梅.血型實驗室的輸血檢驗影響因素及質(zhì)量控制方法研究[J].首都食品與醫(yī)藥,2017,24(16):149-150.
[7]? 黃新宇.血型實驗室的輸血檢驗質(zhì)量管理與輸血安全[J].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2018,7(2):372-373.
[8]? 劉金榮.血型實驗室的輸血檢驗質(zhì)量和輸血安全控制探究及對凝血因子的影響[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8,16(8):177-179.
[9]? 劉麗娜,何林璞,毛建玉.血型實驗室輸血檢驗質(zhì)量控制應(yīng)用效果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7,15(2):152-153.
[10]? 宋佩.血型實驗室的輸血檢驗的質(zhì)量控制與輸血安全探究[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6,11(24):289-290.
(收稿日期:2019-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