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
661199云南省紅河州第一人民醫(yī)院兒科,云南紅河
由于目前尚未統(tǒng)一代謝綜合征的標準,導致無法統(tǒng)計小兒代謝綜合征發(fā)生率,而本文對代謝綜合征相關內(nèi)容進行了一定程度探討,報告如下。
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代謝綜合征患兒36 例,男20 例,女16 例;年齡5~23歲,平均(12.53±1.33)歲。
入選標準:①臨床資料齊全;②家屬均解本次試驗方法、目的。
排除標準:①遺傳代謝、內(nèi)分泌紊亂引起的繼發(fā)性肥胖;②存在血液性疾病。
方法:①臨床資料:包括腰圍、血壓、體重、身高、是否存在黑棘皮、肥胖持續(xù)時間、家族史、性別、年齡等。②實驗室檢查:抽取小兒空腹靜脈血5 mL,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胰島素(FINS)、血糖(FPG)水平,了解代謝性紊亂和血脂水平之間的相關性。③體格檢查:運用立柱式身高計測量升高,測量結果需精確到0.1 cm,且在測量中,要求小兒脫帽。檢測體重時,需精確到0.1 kg,并祛除身上衣物重量。進行腰圍檢測時,取站立位,使用標準化軟皮尺進行測量,充分暴露腹部,用皮尺測量髂前上棘和肋緣下端連線的中點周徑,且精確到0.1 cm。體重指數(shù)(BMI)=體重(kg)/升高(m2)。
觀察指標:①分析各項指標測量結果,包括身高、體重、腰圍、舒張壓、空腹血糖。②分析代謝綜合征好發(fā)人群。③對比各類實驗室指標。
統(tǒng)計學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男性和女性身高、體重、腰圍、舒張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空腹血糖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6 例代謝綜合征患兒中,消瘦2例,正常5 例,超重10 例,肥胖19 例。見表2。
肥胖組小兒HDL-C、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HOMA-IR) 水平低于其他三組,F(xiàn)PG、TG 高于其他三組,同時肥胖組與正常組和消瘦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與超重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代謝綜合征是心腦血管和代謝紊亂的危險因素,主要表現(xiàn)為糖耐量異常、血脂紊亂、高血壓、肥胖等[1-2]。早期報道中,有研究表明胰島素抵抗和脂代謝紊亂是導致糖代謝異常的主要原因[3-4]。隨著小兒體重的增加,代謝綜合征風險程度可呈上升趨勢,也成為代謝綜合征發(fā)生的主要因素之一[5]。肥胖不僅可導致代謝異常,增加心血管病發(fā)生率,還可導致脂肪沉積,增加體重,進而形成惡性循環(huán)。分析本次結果,肥胖組小兒HDL-C、HOMA-IR 低于其他三組,F(xiàn)PG、TG 高于其他三組,同時肥胖組在與正常組和消瘦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與超重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超重組和肥胖組均存在明顯脂質(zhì)代謝紊亂現(xiàn)象,相比之下,對消瘦人群影響性較小。因此,對體重過高小兒需高度重視,尤其是肥胖小兒,建議不定時評估其代謝情況,且多加注意日常飲食和生活習慣,從而在根本上控制異常代謝狀態(tài)。
為了進一步了解代謝綜合征相關知識,本次將性別因素加入研究中,結果表明男性和女性身高、體重、腰圍、舒張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空腹血糖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雖然男性身高、舒張壓高于女性,體重、腰圍多于女性,但不對空腹血糖造成任何影響,從而說明性別不作為影響小兒代謝紊亂的危險因素。
總之,為了控制代謝綜合征的發(fā)生發(fā)展,需重點對肥胖兒童采取臨床干預對策。
表1 分析各項指標測量結果(±s)
表1 分析各項指標測量結果(±s)
性別 腰圍(cm) 體重(kg) 身高(cm) 空腹血糖(mmol/L) 舒張壓(mmHg)男性 52.43±3.16 46.19±5.39 148.53±6.82 4.86±1.52 65.82±5.81女性 48.22±3.28 41.53±3.51 142.39±5.41 4.19±1.46 61.29±4.29 t 16.532 5 5.412 5 6.532 1 0.242 5 4.865 2 P<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分析代謝綜合征好發(fā)人群
表3 對比各類小兒實驗室指標(±s)
表3 對比各類小兒實驗室指標(±s)
組別 n HDL-C(mmol/L) FPG(mmol/L) HOMA-IR TG(mmol/L)肥胖 19 0.26±0.16 5.86±1.58 0.56±0.16 1.98±0.53超重 10 0.59±0.48 5.16±1.42 0.89±0.75 1.69±0.45正常 5 1.56±0.53 4.53±1.02 1.53±0.36 1.42±0.33消瘦 2 1.29±0.41 4.22±1.16 1.76±0.54 1.13±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