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杰 趙丹 熊倩 吳應連
【關鍵詞】舒適護理;婦產科;手術患者;應用效果;護理滿意度
手術治療是婦產科較為常用的治療手段,但是手術造成的疼痛、不適等,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術后恢復會產生嚴重影響,采取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是促進手術治療效果的重要途徑。此次研究于醫(yī)院婦產科選取2017年1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4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比不同護理干預模式下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疼痛程度以及護理滿意度,明確舒適護理在婦產科手術護理中的臨床應用效果及對患者護理滿意度的影響。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此次研究于醫(yī)院婦產科選取2017年1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4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使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入組患者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70例。研究組患者的年齡范圍為21~52歲,平均年齡(38.31±2.76)歲。對照組患者的年齡為23~51歲,平均年齡(37.67±3.01)歲。兩組患者均為婦產科侯樹患者,年齡、病情病程和手術實施條件等方面均沒有明顯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手術護理,對患者進行病情和生命體征監(jiān)測,做好針對性的健康教育、飲食和藥物護理等。
研究組采取舒適護理措施,由專門的護理人員針對圍手術期對患者實施護理,為患者創(chuàng)造更加舒適的環(huán)境,減緩患者的自覺疼痛及心理負擔,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術前積極與患者進行交流,幫助其樹立科學的疾病應對觀念,做好皮膚和消化道準備,通過音樂等方式轉移患者的不良情緒。術中處理常規(guī)的監(jiān)測及護理外,對患者予以按摩操作,緩解其疼痛和不適。術后,做好并發(fā)癥防控,協助病人舒適體位。
1.3觀察指標分別從疾病認知、飲食干預、用藥等方面,評估護理質量評分,以WHO疼痛評定標準判定患者的疼痛程度,同時從護理行為、語言、技術和態(tài)度等方面,評估患者的護理滿意程度。
1.4統(tǒng)計學處理此次研究當中測量及統(tǒng)計的數據均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其中的計數資料均用(x2)進行校驗,計量資料用(t)進行數據校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護理質量評分和疼痛程度對比研究組的護理質量評分是(95.31±3.71)分,對照組的護理質量評分是(79.31±4.25)分,研究組的護理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患者中。級鎮(zhèn)痛60例,I級鎮(zhèn)痛7例,Ⅱ級鎮(zhèn)痛3例,Ⅲ級鎮(zhèn)痛。例,對照組的0級、I級、Ⅱ級、Ⅲ級鎮(zhèn)痛例數分別是32例、23例、8例、7例,研究組的鎮(zhèn)痛優(yōu)良率為95.7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8.57%(P<0.05)。
2.2護理滿意度對比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1.4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2.86%(P<0.05)。
舒適護理強調在護理干預中,以患者的舒適程度與滿意程度為重點,及時監(jiān)測患者的身心狀態(tài),并確定導致患者不適的影響因素,進而實施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提升患者的舒適程度。此次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的護理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的鎮(zhèn)痛優(yōu)良率為95.7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8.57%(P<0.05);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1.4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2.86%(P<0.05)。婦產科手術患者在手術損傷、術后疼痛等因素的影響下,身心狀態(tài)會受到顯著影響,采取舒適護理干預措施,從患者的護理需求和舒適度出發(fā),能夠從環(huán)境管理、生理和心理多個層面,實施針對性的護理干預,能夠消除患者的術前緊張、焦慮等負性情緒,提升其對治療的信心和配合程度。綜匕所述,在婦產科手術護理中實施舒適護理干預措施,有助于護理效果和護理質量的提升,且能夠更加有效地緩解患者的疼痛,可以促進患者護理滿意度的顯著提升,有助于和諧護患關系的創(chuàng)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