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習近平 黨風建設 思想繼承
作者簡介:張婉陶,河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D26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8.179
習近平總書記自十八大以來,在黨風建設問題上發(fā)表了一系列的重要論述,從中不難發(fā)現(xiàn)習近平總書記的黨風建設思想是對前人黨建思想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主要表現(xiàn)在黨風建設的重要性、堅定黨員理想信念的重要性、黨風建設政策的約束性和黨風建設的持久性這四個方面,從而形成了新形勢下,我黨黨風廉建的標桿思想和黨員行為指南。
一、對黨風建設的重要性認識
馬列主義批判空想主義,堅信唯物主義,并在哲學理論上、經濟學理論上和無產階級革命實踐上堅信無產階級勝利的必然性,而無產階級的勝利離不開人民群眾的支持和融合。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無產階級是堅定不移的為廣大受壓迫的人民群眾去斗爭,同時列寧也在此基礎上強調人民群眾覺醒對無產階級革命的重要性,并在蘇維埃政權建立之后警醒內部人員,要深刻整頓官僚主義和拖沓行為,馬列主義在思想根源上說明了黨風建設的重要性,即要時刻與人民群眾保持緊密聯(lián)系和警惕官僚主義作祟。毛澤東同志在馬列主義思想上結合了中國革命實踐經驗,提出了“三大優(yōu)良作風”,即理論與實踐的作風、和人民群眾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的作風以及自我批評的作風 ,隨后毛澤東同志在《反對本本主義》《實踐論》《組織起來》等多篇文章中反復強調這三大作風建設的重要性。鄧小平理論、江澤民和胡錦濤同志對黨的作風建設隨著時代的向前同樣有了新的精髓總結,但核心是不變的是對黨風建設重要性的認識和強調。
習近平總書記自任職以來,在多次會議上強調黨風建設的重要性,在黨風建設的本質認識上與前輩是一致的。在十八屆中央紀檢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指出“工作作風上的問題絕對不是小事,如果不堅決糾正不良風氣,任其發(fā)展下去,就會像一座無形的墻把我們黨和人民群眾隔開,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 。同時,習近平總書記與中國現(xiàn)階段國情相結合,在前人思想基礎上著力突出反腐倡廉的重要性,他把腐敗比喻成社會毒瘤,如任由腐敗問題的愈演愈烈,最終必然亡國亡黨,習近平黨風建設與反腐敗是緊密相關的,這逐漸形成了他自有的黨風建設思想體系。
二、對理想信念的堅定性認識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黨員應當堅定理想信念,應當樹立遠大的理想和處理好現(xiàn)實的目標,只有堅定信念和處理好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才能更好的為民服務,才能更好的勤政務實,這是對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良好繼承。毛澤東同志在七屆二中全會首次提出加強黨的建設,提出“兩個務必”——務必使同志們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黨的建設是一個偉大工程 。鄧小平同志在文化大革命結束后的特殊國情下,提出整頓黨風,解放思想的禁錮,同時他提出“最重要的是人的團結,要團結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我們過去幾十年艱苦奮斗,就是靠用堅定的信念把人民團結起來,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奮斗。 ”維護黨的統(tǒng)一、維護國家的統(tǒng)一都需要共產黨人堅定的信念,只有堅定的信念才能使人民團結一心,共創(chuàng)國家的輝煌。
習近平總書記倡導全黨同志,尤其是領導干部堅持“兩個務必”的方針政策,無論在任何時代背景下,理想信念的堅定都是立身之本和立黨之本。習近平在新的形勢背景下創(chuàng)新的將理想信念比喻成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現(xiàn)有官員的貪污腐敗、消極工作、立場模糊、以個人利益為先等作風問題都是精神上“缺鈣”的表現(xiàn),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 。習近平總書記將堅定理想信念放到了檢驗是否為好干部的第一標準位置上,這是對前人思想的繼承,更是一種創(chuàng)新。
三、對黨風建設的制度約束性和執(zhí)行性
習近平總書記對黨風建設的制度約束和制度執(zhí)行層次達到了新的高度。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點。
首先,在制度的范圍內使用權利,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胡錦濤同志曾指出“全體中共黨員都要牢固樹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沒有特權、制度約束沒有例外的觀念,認真學習制度,嚴格執(zhí)行制度,自覺維護制度” 。習近平總書記在胡錦濤思想的基礎上進一步厘清了制度與權利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將權利和制度的關系形象的概括成野獸和籠子,其實就是在警醒部分黨員干部要自覺的接受制度的約束,同時加緊封住漏洞,將“制度的籠子”編織得更為緊密,從思想層次和制度層次上杜絕作風問題的產生。
其次,制度約束為根,制度意識為本;以制度約束為根還不足以固本,這需要培養(yǎng)黨員干部的制度意識。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提出,部分黨員干部的作風問題和違紀行為多是由于“認真”不夠。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認真”二字實質上就是制度意識,只有“認真”的制度意識才能讓黨風建設達到應有的高度,才能讓黨員干部提高為官做人的底線。
最后,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毛澤東同志創(chuàng)新的將黨風建設的思想精髓運用到實踐中,科學認識了學風、文風和黨風問題三者之間的關系,1942年和1945年延安整風運動,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運動,將思想層次的認識通過實踐落到實處,習近平總書記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新的將“中國夢”和執(zhí)行力捆綁在了一起,提出了“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倡議,實干興邦有多重角色、多種含義的多種解釋,在黨風建設方面的“實干興邦”則是制度執(zhí)行力的體現(xiàn),只有精準、真抓和實干才能真正興邦。
四、對黨風建設事業(yè)的持久性
黨風建設不在朝夕,而在于持之以恒。1945年毛澤東同志曾回答過中國共產黨如何跳出歷代王朝興亡的歷史周期律問題,他提出只有讓人民來監(jiān)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我們始終堅持黨的性質和宗旨,不變色,不變質,就一定能跳出這個歷史周期律。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講話時引用了毛澤東同志的這段話,并提出要始終保持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要始終與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斗爭深入持續(xù)的進行下去 ,這反映出習近平總書記對于毛澤東思想的傳承和發(fā)展,并表明了黨的作風持久性建設的決心。
五、對黨風建設應加強理論與實際相聯(lián)系
理論不等于教條,在理論和實際之間需要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辯證觀念。早在1942年2月毛澤東在中共黨校開學典禮上作《整頓黨的作風》的演講,這次演講關于黨風建設的總結為:學風即黨風,只有堅定深入的學習馬克思主義思想體系,才能保證黨性的純粹。毛澤東同志指出:“粗枝大葉、自以為是的主觀主義作風,就是黨性不純的第一個表現(xiàn);而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密切聯(lián)系,則是一個黨性堅強的黨員的起碼態(tài)度” 。
習近平總書記同樣強調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重要性,在2013年全國勞模代表座談會上提出“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勞動開創(chuàng)未來。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發(fā)揚勞模精神,出實策、鼓實勁、辦實事,不圖虛名,不務虛功,堅決反對干部群眾反映強烈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四風”,以身作則帶領群眾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發(fā)揚勞模精神在于“實”,“實”在于落實和尊重客觀實際,“實”的反面是“虛”,“四風”的不良風氣就是“虛”。在近年來的多次會議中習近平總書記將“反四風”的思想進行概括和延伸。習近平總書記在毛澤東同志強調學習馬列主義思想的基礎上提出“不能以形式主義來反對形式主義”,這深刻的反映出習近平總書記對于官員干部作風認識的透徹性,同時也與毛澤東同志對于片面摘抄馬列主義的只言片語當文章來反對形式主義的現(xiàn)象有異曲同工之妙。
六、對黨員干部奢靡作風的批判性
中國共產黨面臨戰(zhàn)爭的最后勝利,即將帶領全中國走進社會主義社會之時,中共在西柏坡舉行了三次重要的會議,其中以第七屆二中全會的影響最為廣泛,在這次會議上毛澤東同志提出了“兩個務必”的思想,即:“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毛澤東同志在全體人民沉溺在即將勝利的喜悅狂歡中依然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以明末李自成的農民軍起義作為例子,總結了我國幾千年歷史中由興盛走向滅亡的經驗,不論在什么時刻都能保持共產黨人艱苦卓絕的奮斗精神,才能長久的取得革命戰(zhàn)爭的勝利。在接下來的歷屆國家領導人都強調、繼承和發(fā)展了“兩個務必”的重要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同樣在堅持“兩個務必”的基礎上結合了當下黨員干部貪污腐敗習氣盛行的新形勢,鄭重告誡全體黨員干部堅決抵制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不分表里,互為兩面,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適當?shù)南硎苁侨酥G?,而當適當享受演變成了奢靡、泛濫、浪費的程度則是不正之風,必須抵制。習近平總書記還引用了“奢靡之始,危亡之漸”的古訓,時刻告誡共產黨人要時刻清洗身上的細菌,務必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務必艱苦奮斗為共產主義而奮斗終身。
七、對黨風整頓形式的法制性
在中國共產黨黨風建設道路上相當重要的一個轉折點是在遵義會議,這次會議不僅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領導班子,同時還將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思想作為黨的一貫思想原則,從1936年的遵義會議至1941年開始的延安整風運動,黨內許多干部飽受“左傾”“右傾”錯誤思想的毒害,黨內盛行著教條主義和主觀主義的風氣,不從思想作風上肅清這股不正之風,就會危及黨的革命道路。整風運動共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準備階段,主要有毛澤東同志總結中國革命的經驗,確立整風運動的政治策略,從黨的高級干部為切入點深入的進行革命實踐調查,用“擺事實,講道理”的方式說明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國情相結合的道路才是中國共產黨正確的革命道路;第二階段為全面開展階段,毛澤東同志面向全黨同志以會議,報告的形式闡明整風運動的任務和方針;第三階段為總結階段,通過整風運動的開展,對黨歷史上左右傾錯誤進行公證的結論,并以報告的形式做成材料。整風運動是黨風建設從理論到實踐執(zhí)行的重要整頓形式,這也讓黨內全員清晰的認識到黨風建設不是紙上談兵。
在法治文明新時代,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黨風建設也應當適應國家的基本方略,以法治的實踐形式進行整頓。習近平總書記不斷的在多個會議上強調制度的約束性和執(zhí)行性,要把“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這個制度從宏觀上理解就是法制,用法制為牢籠約束公權,以法治的形式來整頓黨風。同時習近平總書記還提出要善于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反對腐敗,加強反腐敗國家立法,加強反腐倡廉黨內法規(guī)制度建設,讓法律制度剛性運行 。這也說明黨風建設的治理形式從整風活動到會議專題,從會議專題到法制監(jiān)督,實現(xiàn)了質的進步。
注釋: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01- 23.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最重要的是人的團結,要團結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N].廣安日報,2017- 04.
習近平.共產黨人沒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會缺鈣,會得軟骨病[N].人民日報,2016- 02.
胡景濤.胡錦濤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1-07- 02.
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DB/OL].http://www.chinanews.com/gn/2015/01-16/6977537.shtml,2018-04-24.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習近平.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 勞動開創(chuàng)未來[N].人民日報,2017-04-29.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習近平.習近平論依法治國[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4-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