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美竹 楊尚云
【摘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已成為深化課程改革的關鍵和根本要求,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課堂教學是目前數學教師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在充分理解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內涵和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現實意義的基礎上,必須在教學過程中采取有效的策略,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和方法,促進學生思維,提高學生學習效率,進而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 課堂教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2-0160-01
“核心素養(yǎng)”是當前教育領域最熱門的詞匯之一。核心素養(yǎng)不僅是課程發(fā)展的目標,也是一種新的課程觀。追求高效課堂,就是要求我們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在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形成包括探究、合作、對話為內容的課堂教學文化,構建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高效課堂。如何在教學中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本文以初中數學教學為例,簡要論述了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課堂教學策略。
一、優(yōu)化課堂教學設計,明確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課堂教學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進行,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隨機性、盲目性和模糊性,提高教學的方向性、針對性和實效性。教學目標的確定應以學生為中心。教學目標是教學目的和任務的具體化,是師生在教學活動中所期望的教學效果和標準。
數學教育的目標分為兩大內容:顯性目標和.隱性目標,而核心素養(yǎng)是隱性目標。在新課程改革標準的實施過程中,初中數學教學不僅要傳授數學概念、公式、法則和定理在內的知識,而且要促進學生形成數學邏輯思維,合理運用數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這就是核心素養(yǎng)。在過去的課堂教學中,有這樣一個錯誤的假象,下課后教師覺得上課很順利,課堂氣氛也很好,學生也可以配合老師的教學,效果應該是不錯的,結果卻出人意料,家庭作業(yè)質量極其差。歸根結底學生在課堂上沒有通過充分有效的練習鞏固新知識。教師不能通過課堂練習的反饋來檢查漏洞和填補空白,無法及時調整教學過程,從而不能收到好的效果。課堂時間很短,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上課時間,那么學生只會浪費自己的時間。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為學生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用自己的經驗和思維方式重新創(chuàng)造相關的數學規(guī)律,明確自己在課堂上應該做什么。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增強學生的數學思維,當學生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具備良好的數學思維和技能時,便逐漸形成了核心素養(yǎng)。因此,教師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一是要注意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水平,二是要挖掘數學知識和技能所包含的核心素養(yǎng),這是初中數學教育的本質。只有抓住核心質量,才能落實現代數學教育的“質量觀”。
二、優(yōu)化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情境課堂教學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一方面要為學生營造探究性學習和主動性學習的情境氛圍,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以往的教學經驗來看,大多數學困生對數學知識不感興趣,主要原因是他們認為數學知識離現實生活很遠,只是一種理論和形式。因此,為了轉變學困生的錯誤觀念,提高學生的積極學習興趣,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情緒狀態(tài),創(chuàng)造出以生活為基礎的學習情境,并為學生提出以生活為導向的問題,使學生能夠深刻理解數學知識在解決問題時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設計多樣化的開放式數學題,指的是不同思路、不同答案的問題類型,他們的條件、方法和最終答案都具有開放性的特點。在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時,教師應注意設計多樣化的開放式數學題。創(chuàng)新數學習題的內容,在現有的數學教材中的練習題只能鞏固學生的數學基礎,在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實踐能力卻發(fā)揮非常小的作用。而習題則是鞏固和應用知識的最佳方式。教師應該從課后練習的轉變入手,圍繞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創(chuàng)新練習內容,以設疑的方式激發(fā)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覺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或以教科書中的問題為基本模型,通過挖掘背景,實現應用價值。這樣,完成數學習題的過程就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和理解問題的能力,為提高核心素養(yǎng)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學生在課本中學習的知識是前人總結的間接經驗,我們必須把這些經驗轉化為我們自己的直接經驗,而直接經驗是無法代替的,如何將間接經驗轉化為直接經驗,必須經歷一個“學習-思維-實踐”的重復過程,思考的過程是將他人的知識吸收內化的過程,是“反芻”的過程。對學生們來說,做題是最有效的學習方法,通過做題來測試知識和能力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做題后將知識和能力儲存起來,把不會或沒有完全掌握的知識通過課本和教材重新學習、思考。所以,經過思考后應該實踐練習,為什么有些學生“一看就會,一做就錯”呢?主要原因是他們懶得去做題,缺乏實踐練習。學習是知與不知的問題,實踐是做與不做的問題。
三、小組合作,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積極開展小組合作,使學生必須有合作的意識和欲望,對學習內容有興趣。因此,教師可以在合作學習前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用直觀、形象、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方式再現教科書提供的情境。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我們可以設計各種合作學習的方法,如游戲中的合作學習、操作中的合作學習、探究中的合作學習、實際應用中的合作學習等,使數學課堂活躍起來,使學生“渴望學習”和“樂于學習”。采用合作學習時,教師要認真組織,給予學生合作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技能。要求每個學生在活動中傾聽、表達和討論。避免學生在相互爭論中浪費寶貴的學習時間。
在小組合作中,首先學生需要認真思考,大膽講話,學會中心發(fā)言,只有這樣才能用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探索和發(fā)現。其次,要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從別人的演講中獲得靈感,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方法,形成一人發(fā)言,認真傾聽小組其他成員的良好習慣。三是學會質疑和反駁,傾聽與他人的異同,用更恰當的方式表達個人意見。四是學會糾正和補充,根據他人的結論進行修改和完善;五是學會求同存異,虛心學習。讓學生充分利用歸納、總結、推理、猜測等數學方法,鍛煉數學邏輯思維,了解常規(guī)數學方法的應用原理,以此提高初中學生的數學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
四、結語
總之,要求我們把“如何思考”、“如何學習”等數學思維和方法作為數學教學的核心目標。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還有很多方面需要研究,但最關鍵的是教師,教師的基本素質、教學理念、教學水平和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直接相關。實際上,這是培養(yǎng)數學的核心素養(yǎng)。因此,將一些基本的數學思想和方法有效地滲透到數學教學中,是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未來社會的要求和數學教育發(fā)展的必然結果。數學是培養(yǎng)人們理性思維的重要學科,其抽象性、嚴謹性和廣泛應用性充分體現了數學教育的價值。作為一線數學教師,我們要堅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專業(yè)水平,敢于實踐,敢于創(chuàng)新,堅定不移地為學生終身發(fā)展講授每一節(jié)數學課,努力打造高效的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1]葉門生.淺談“以學生為主體”的數學課堂教學策略[J]. 吉林教育,2010年05
[2]章建躍.核心素養(yǎng)統(tǒng)領下的數學教育變革[J].數學通報,2017(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