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堆剛
【摘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以及新課改方針的不斷深入與發(fā)展,小學語文的寫作教學模式得到了不斷地創(chuàng)新與改善。而在眾多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中,生活化教學模式的開展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方面的應用效果相對較為可觀。部分教育專家指出,生活化教學應注重對學生積極情感的培養(yǎng),使其能夠將情感與文章巧妙融合,作出有情有感的鮮活文章。
【關鍵詞】小學作文 生活化 多媒體教學
【課題】本論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8年度立項課題《小學生作文生活化指導策略研究》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8]GHB2618。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2-0109-01
前言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生活就是教育的思想,只有引導學生慢慢融入生活,才能夠從真正意義上幫助其不斷成長。[1]”遵循以學生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是實現小學寫作教學生活化的必經之路。但與此同時,由于長期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和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仍有相當一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對生活化寫作教學模式并不重視。因此,為能夠進一步促進小學生作文的生活化,本文就小學生作文生活化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幾點生活化指導策略,現總結如下。
1.小學生作文指導生活化教學現狀
眾所周知,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的教學任務與學生的學習任務均較為繁重[2]。在小學教學階段,面對愈加繁重的教學任務,絕大多數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都一味地選擇以完成教學大綱為目地而麻木、機械地向學生進行照本宣科式的知識灌輸。尤其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方面,忽視培養(yǎng)學生綜合寫作能力的教師不在少數。就寫作方面而言,除了課堂中一些必須要掌握的寫作基礎知識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積極走進生活和感悟生活,激發(fā)寫作靈感,由此才能夠幫助其突破寫作難關,不斷優(yōu)化自身的語文綜合水平。而也正是因為當前疏于對小學寫作生活化教學的引導,導致大部分學生難以突破寫作瓶頸,所作文章千篇一律,缺乏真情實感。
2.實現小學生作文生活化的指導策略
2.1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學作用生活化寫作素材
近年來,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各教育階段的多媒體教學形式均已得到了大幅度的普及,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減少了教育工作者們開展教學工作的力度和難度,進一步促進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3]。除此之外,多媒體教學形式的開展還有效豐富了教師的教學面以及學生的學習面,拓寬了兩者的教學視野,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吸收除教材以外的各類知識。與此同時,網絡信息技術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若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作用來促進小學生作文的生活化,不僅能夠有效激發(fā)小學生的探究興趣,同時還可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其更好地將網絡信息技術與實際生活和寫作學習融為一體。由此可見,利用多媒體教學實現小學生作文的生活化意義重大。
例如,在就以狀物類為主題的作文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時,為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使其能夠主動在自身生活周邊尋找最適宜的狀物寫作素材,筆者便在為其簡單講解狀物類作文的寫作形式、寫作要求等一系列基礎知識以及相關注意事項后打開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將事先已準備好的視頻資料(人與自然——植物篇)放給學生觀看,就在學生們興致勃勃地沉浸在大自然的神奇以及植物的多彩當中時,筆者便趁熱打鐵進行引導:“同學們,大自然中千奇百怪和形態(tài)各異的植物雖然咱們可能很多都沒見過,但是咱們現實生活當中也有許多植物在等待大家去發(fā)現它們的美,那么今天就以‘我最喜歡的植物為主題布置一篇寫作任務,看大家能不能夠發(fā)現它們的美?!惫P者話音剛落,學生們便迫不及待的互相討論起來。在后續(xù)的作文批閱過程中,筆者發(fā)現許多學生都能夠對自己所寫的植物觀察入微,同時還提升了表達自己對事物喜愛之情的能力??梢?,借助多媒體教學將寫作素材生活化不僅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并且還起到了優(yōu)化其寫作能力的教學目的。
2.2依據學生的學習特點生活化寫作教學內容
對正處于生長發(fā)育黃金階段的小學生來說,活潑好動、天真爛漫是其天性,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其在學習中無法完全集中注意力且凡事多以是否感興趣為接觸前提。因此,各小學語文教師要想在寫作教學中更好地實現生活化,就必須充分了解到該年齡階段學生的學習特點,準確抓住其興趣點和愛好點巧妙地將寫作教學內容生活化。由此才能夠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在寫作中集中注意力往生活化方向不斷前進。另外,在未踏入校園前,生活便是孩子們的最佳導師,因此將寫作教學內容生活化更利于學生理解和感悟,使其能夠更快速地抓住寫作素材與寫作要求的中心和重點,有效避免“脫題”這一不良現象的產生。
例如,在引導學生撰寫敘事類作文時,為了能夠使其更為準確地理解何為敘事文章以及如何下筆,筆者便從生活中就地取材——以前幾天剛完美落幕的校運會為突破點進行引導:“同學們,這次的校運會大家表現得都很棒,尤其是在集體跳繩比賽項目中,雖然小明同學不慎摔倒了,導致咱們班的名次暫時落后,但大家不僅沒有怪他反而還主動安慰他、鼓勵他,讓他重振旗鼓與大家一同專心完成比賽,最后反敗為勝取得了理想的成績,老師看到了很是欣慰。”“對呀!對呀!那天我本來很自責自己拖了后腿,但是大家的鼓勵讓我又恢復了信心,真的很開心很難忘!”小明同學情不自禁地感嘆道。與此同時,有許多同學也開始不由自主地回味當天的賽況,紛紛表示難忘。見此情景,筆者立即見好就收:“既然大家對這次比賽這么難忘,那就趕緊以‘難忘的一件事為主題來抒發(fā)抒發(fā)自己的難忘之情吧!”在后續(xù)的作文批閱中,筆者深切感受到了孩子們比賽時的激情以及強烈的集體榮譽感,由此便體現了生活化寫作教學內容的重大意義。
2.3引導學生走進生活在寫作中抒發(fā)真情實感
從綜合的角度來看,生活與知識相融相知且密不可分,而學習更多的知識也是為了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生活和實現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與發(fā)展,即知識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這就要求各小學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寫作時注重生活化教學,此舉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對寫作相關知識的理解能力,同時還能夠幫助其將在生活中的所想所感以及所感所知充分融入到自己的文章當中,寫出有血有肉、富含真情實感的文章而非應付式的抄寫,強化其情感表達能力,從而促使其寫作能力得到有效升華。
3.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小學生來說,生活化的寫作教學方式更符合其學習特點,因此該方式可成為提高教師寫作教學水平以及優(yōu)化學生寫作能力的一大突破點。與此同時,在具體實施該寫作教學方式時,教師尤其要注重引導學生對生活素材的積累以及對生活現象的觀察和對生活情感的感悟,由此才能進一步激發(fā)其寫作興趣,為自己的作文增添生活趣味和真情實感,從方方面面提高其綜合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許華閩,呂少若.生活化教學策略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師,2018(08):97-99.
[2]戴芳芳.生活情懷:呼吸“寫作之美”——關于小語課堂寫作的一點思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8(6):147.
[3]陳平.生活化教學策略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華夏教師, 2018(16):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