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云瓊
◆摘 要:班級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場所,對于小學生來說,只有營造一個良好的班級氛圍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是主體,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方式對班級學習效率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對此,教師不僅需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更要關注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只有全面提升學生的素質,才能營造良好的班集體,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教學淺談
班級管理不是一項輕松的工作,而是一門管理類的藝術和技能,班主任要在班級管理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根據學生和班級的實際情況,制定有效的班級管理制度,提高班級管理質量。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需要時刻學習管理經驗,不斷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通過科學的管理模式,建設優(yōu)秀的班集體,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對于小學生來說,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的行為都是學生學習的標榜,因此,構建良好的小學班集體,還需要教師從多方面進行努力。
1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1教師忽略了自身的行為,沒有起到榜樣作用
在小學教學中,班主任是學生的領航者,也是學生成長的一面鏡子,無論是言談舉止還是生活習慣都是學生模仿的對象,因此,班主任教師除了要負責整個班級日常的學習和生活規(guī)劃,還要時刻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避免對學生產生不良的影響作用。但是,在當前的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部分班主任教師忽略了自身對學生的影響,不注意工作方式和習慣,有時候會不自覺的流露一些不恰當的舉止,對學生進行誤導。有時候,為了保證班級紀律,簡單粗暴的實施班級管理,給學生施加了過大的壓力,不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每個人都有情緒不好的時候,但是如果教師將這種消極的情緒表現在學生的面前,就會對學生的心情產生不利的影響,從而影響學生的健康存在。
1.2教師不能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
在一個班級中,教師會遇到各形各色的學生,有的學生樂于學習,有的比較厭學調皮,有活潑也有安靜,學生各具特點,所以不可能保證每一位學生都是教師眼中的優(yōu)秀生。因此,在當前的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一些教師對學生區(qū)別對待,特別是那些成績較差的學生,常常遭受教師的白眼和訓斥。這種不公平的對待方式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極其不利。導致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或者自卑心理,班主任的工作是要呵護每一位學生,而不是對學生進行劃分,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只有采取合理的管理方法,才能促進小學班級管理的高效。
2小學班級管理藝術研究
2.1做好榜樣,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日常的學習和工作中,班主任是學生接觸最多的人,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班主任起著很大的作用。因此,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首先要以身作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感染學生引導學生,比如,教室地面上有一個廢紙團,班主任不要指使學生清理,而是應該在學生們的面前主動拾起來,丟進垃圾桶。相信這樣的榜樣教育方式,比說上幾十遍還要奏效。其次,班主任需要認識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和學生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愛,感受到教師的平易近人。比如:經常和班級的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游戲,和學生打成一片,在游戲中師生之間的情感會變得更加濃厚,而且,能夠及時發(fā)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并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利于小學班級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2.2因材施教,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
小學生就像一張白紙,此時他們的思想認知都是在學習和生活中一點點積累的,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力,更好的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要關注每一位學生,不能戴有色眼鏡區(qū)別對待,要幫助性格懦弱的學生建立自信心,幫助學習能力差的學生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建立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這樣學生才更容易接受。同時,鼓勵學生之間互幫互助,引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幫扶差生,提高學生的集體凝聚力,而且,在班級管理中,教師要制定科學的評價機制,對學生實施綜合考評,另外,不能通過批評來解決問題,應該發(fā)現問題的根據,通過溝通和交流去解決問題,教師的心態(tài)將會決定學生的心態(tài),只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才會贏得學生的愛戴。要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發(fā)掘他們的閃光點,幫助學生養(yǎng)成健全人格,改正學生自身的不足。
班主任是小學班級管理的主體,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思想還不成熟,缺乏自制力,更缺乏自主學習能力,需要班主任的監(jiān)督和管理,才能積極投入到學習中來。班級管理是一項比較綜合的工作,班主任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性格和習慣,為了讓學生健康發(fā)展,班主任應該發(fā)揮班級管理的藝術性,以積極的工作熱情投入到班級管理中,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的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