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8年,中央提出全面從嚴治黨,在管理流動黨員內容、方式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zhàn),文章以長沙市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中心流動黨委流動黨員管理為例,力圖探尋一條有效途徑解決流動黨員的管理問題。
關鍵詞:流動黨員;管理;全面從嚴治黨
長沙市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中心流動人員黨委成立于1998年1月,當時還是支部,僅有流動黨員65名。2006年7月,經市直機關工委批準成立中共長沙市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中心流動人員委員會(簡稱流動人員黨委)。目前,中心流動人員黨委下設108個黨支部(以QQ、微信群為基礎組建的網絡支部105個、實體支部3個),管理黨員1.3萬余名,90%以上具有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80%以上分布在長沙市外。
一、流動黨員及其主要特點
早在 2006 年中央就關于流動黨員問題下發(fā)了相關工作意見并對流動黨員的概念給予科學界定, 指出:“流動黨員是指由于就業(yè)或居住地變化等原因, 在較長時間內無法正常參加正式組織關系所在黨組織活動的黨員。
流動黨員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流動性強,穩(wěn)定性不足。經問卷反饋,60%以上的流動黨員工作地點經常變換,住所經常變動,為黨組織的統計和掌握情況帶來很大壓力,給組織工作的有效開展和對黨員的教育管理帶來巨大阻力。
(二)個體差異性明顯。在流動黨員的隊伍中,人員情況相對復雜,以大中專院校畢業(yè)生黨員和農民務工黨員為主體,但這兩類黨員在文化素質和從事行業(yè)等都存在巨大差別。
(三)思想觀念多元化。不同類型的流動黨員在文化素質、經濟收入等不同因素影響下在思想認識水平以及價值理念方面都是各異的。
二、流動管理主要做法
(一)創(chuàng)新“互聯網+支部”載體,實現流動黨員管理服務信息化。針對流動黨員分布廣泛、流動性強、身份復雜等特點,2011年3月中心發(fā)起成立網絡支部。即為同一天在中心辦理轉正手續(xù)或有共同興趣愛好的黨員單獨創(chuàng)建QQ群,一個QQ群即為一個網絡支部,支部書記由流動人員黨委指定中心1名黨員擔任,負責支部的管理和組織活動的開展。網絡支部成立后,不局限于傳統的支部大會召開方式,積極組織支部成員進行黨內組織生活,實現流動黨員“人散心不散”。網絡支部成立以來,支部成員線上交流、線下活動,為支部的發(fā)展建言獻策,形成了支部建設的良性循環(huán),其靈活的組建方式和便捷的交流渠道顯示出極大的優(yōu)越性。目前中心流動人員黨委建有網絡支部105個,已經成為主要的支部組建方式,給身處天南海北、各行各業(yè)的流動黨員提供了一個穩(wěn)定的“組織家園”。今年1月份開始實施第一批網絡支部委員改選,原來的支部書記成為黨建指導員,并組織新的委員進行座談交流,嘗試促進流動黨員的自我管理。同時,隨著微信使用的不斷深入,中心流動黨委在2017年7月1日組建了第一個微信群。隨后,105個網絡支部全部實現形式載體的新增。QQ群和微信群,將中心網絡支部緊緊地聯系在一起,對于聯絡黨員、發(fā)布通知、咨詢解答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拓展“互聯網+管理”方式,促進流動黨員管理服務規(guī)范化。為順應網絡化管理的要求,2008年起,歷時四年的自主研發(fā),中心成功上線黨建管理系統,涵蓋“黨員基本信息” “轉正申請管理”等14大功能模塊。通過這套系統,實現了流動黨員各項業(yè)務辦理的無紙化、網絡化、移動化。比如,2016年,主動開發(fā)黨員組織關系排查信息管理模塊,截至目前聯系失聯黨員558名,極大地提高了排查工作效率,較好地完成了排查任務。同時,堅持抓實抓好基層黨建重點任務。制定《流動黨員管理辦法》、《網絡支部管理辦法》等多項制度,使流動黨員管理真正做到有規(guī)可循、有規(guī)可依;通過網上銀行、支付寶等網絡支付手段加強黨費收繳與管理;加大不合格流動黨員處置力度,2016、2017年共處理了7名違紀違規(guī)黨員;加大黨務工作者的培養(yǎng)力度,2016年開始組織流動人員黨委委員、黨務專干及網絡支部委員進行培訓,提升理論水平和業(yè)務素養(yǎng)。
(三)搭建“互聯網+教育”平臺,確保流動黨員管理服務常態(tài)化。為突破傳統教育學習方法給流動黨員帶來的空間、區(qū)域和時間限制,充分發(fā)揮網絡優(yōu)勢,開通“網上黨校”,將各種黨課視頻、業(yè)務能力培訓視頻、學習資料上網,同時鏈接長沙市委組織部“長沙黨員服務網”,豐富網上學習內容,使流動黨員隨時隨地進行學習。為了更大地激發(fā)流動黨員學習的積極性,不斷優(yōu)化網頁設置,實行登陸簽到制,對流動黨員在網上黨校的每一次點擊,都由電腦后臺進行統計,作為年度民主評議黨員的依據。同時,還在“網上黨校”不定期組織開展學習心得評比、黨史知識競賽等活動,如2016年開展“學黨章、守黨紀、做合格共產黨員”網絡知識競賽活動,2017年開展“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黨史黨建知識競賽活動。2018年正月初十、七月一日黨員活動日利用互聯網視頻會議,組織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20余地近600名流動黨員上黨課。
(四)暢通“互聯網+服務”渠道,實現流動黨員管理服務便捷化。注重把最新的網絡渠道轉化為工作的助推器,經過不斷摸索、調整、優(yōu)化,目前已有黨員之家、流動黨員學習微平臺、短信推送、網上支付、QQ(微信)群、智微招聘等新“六位一體”的服務平臺。其中,“黨員之家”和“長沙人才流動黨員學習微平臺”,已經成為加強流動黨員管理服務的主要載體?!包h員之家”開通以來,點擊量已突破10萬人次,使分散在四面八方的流動黨員通過網絡找到了黨組織的“大家庭”?!伴L沙人才流動黨員學習微平臺”,每周及時推送學習路上、時政新聞、教育資訊、反腐倡廉等內容,目前關注黨員人數達1萬余人。還立足崗位職能開展了一系列務實有效的黨員活動。比如,從2011年起將每年6月的最后一周周五定為流動黨員專場公益性招聘會時間,推后一周定為流動黨員專場公益性網絡招聘周時間,為流動黨員提供職位推薦、政策咨詢、人事代理等免費服務,七年來共為流動黨員提供職位7000多個。
三、經驗提煉
中心流動人員黨委積極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努力順應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潮流,逐步形成了具有長沙特色、切合流動黨員實際的工作格局,使流動黨員管理服務工作與時俱進、全面提升,流動黨員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也顯著增強,充分發(fā)揮了黨員的先進模范作用。之所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三點經驗值得借鑒和思考:
一是做好流動黨員工作的思路理念要積極改革創(chuàng)新。改革增動力,創(chuàng)新激活力。在做好流動黨員服務管理的過程中,探索實施“互聯網+”的管理服務模式,積極利用新媒體平臺和信息化手段,實現組織、管理、教育、服務四位一體,全面提升了流動黨員管理和為民服務的水平,得到了廣泛點贊和好評。筆者感受到,改革創(chuàng)新是做好新形勢下流動黨員管理工作的活力之源,是增強黨組織創(chuàng)造力、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的重要舉措。只有善于研究流動黨員工作的新特點,增強流動黨員工作的前瞻性,不斷在創(chuàng)新管理理念、規(guī)章制度、工作方式等方面尋求突破、探索新路,這項工作才能活力迸發(fā),黨建事業(yè)才能蓬勃發(fā)展。
二是做好流動黨員工作的平臺載體要著力拓展提升。流動黨員管理,是基層黨建工作的第一難事。過去,長沙市流動黨員管理涉及對象多、覆蓋范圍廣,工作難度大、服務平臺少。比如支部大會的召開、黨員活動的開展等,都不能按照傳統的工作模式組織,而是要從實際出發(fā),運用靈活多樣的方式方法具體操作。在實施“互聯網+”的管理服務模式中,因事因人制宜成立了網絡黨支部,自主開發(fā)了長沙人才服務中心黨建管理系統,開通了“網上黨?!焙汀拔⒄n堂”,充分激發(fā)廣大流動黨員參與組織活動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流動黨員管理服務工作只有根據工作對象的不同特點,采取多樣化的形式,才能有效提高活動的參與度和工作的實際成效,真正有效地發(fā)揮作用。
三是做好流動黨員工作的方法舉措要確保務實管用。方法再多、舉措再好,如果落不到實處、形不成實效,一切都是空談。在“互聯網+”黨員管理服務新模式中,中心流動人員黨委一直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線上討論交流,線下組織實施;線上解答疑難,線下熱情服務;線上比賽,線下表彰等方式,構建線上與線下雙向互動、“無形組織”和“有形組織”相互結合的管理服務模式,使流動黨員網絡化管理的效率、效益均達到最大化。做好流動黨員服務管理工作,就是要本著“務實、管用、有效”的原則,因地制宜,優(yōu)先解決影響制約流動黨員管理的突出問題,把有利于落地生根、落到實處的改革舉措往前排、用力抓,這樣基層黨建工作才有生命力、創(chuàng)造力,才能獲得社會各界的肯定和點贊。
參考文獻
[1] 高善新.淺談新時期加強基層黨員教育管理的方法和途徑[J].企業(yè)與文化,2011(03).
[2] 楊婷.新形勢下加強我國基層黨員教育工作的思考[J].延邊黨校學報,2016(02).
作者簡介:譚新輝(1980.02- ),女,湖南安仁人,高級工程師,政工師,碩士,研究方向:流動黨員管理,黨建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