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燕
(南寧馬山縣婦幼保健院兒科 廣西 南寧 530600)
肺炎是影響小兒健康與成長發(fā)育質量的嚴重疾病,現(xiàn)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療。然而,隨著抗生素不合理用藥所致耐藥菌株的增加,兒童肺炎的整體療效仍有所欠缺[1]。本研究隨機選擇2018年10月—12月我院肺炎患兒225例,對其應用了中藥穴位貼敷治療,并輔以綜合護理措施,收效確切,現(xiàn)報告如下。
隨機選擇2018年10月—12月我院收治的肺炎患兒450例,以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即對照組與研究組各225例。納入標準:符合《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的診斷標準;排除標準:支氣管哮喘、心力衰竭;過敏體質。對照組:男123例,女102例;年齡10個月~8歲,平均年齡(4.3±1.5)歲;病程4~10d,平均(7.2±0.5)d。研究組:男121例,女104例;年齡10個月~8歲,平均年齡(4.5±1.3)歲;病程4~10d,平均(7.3±0.3)d。在一般情況比較中,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治療方法: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抗感染、抗炎、抗病毒、化痰、平喘、止咳與霧化吸入等治療,研究組在此基礎上聯(lián)合中藥穴位貼敷治療,中藥組成:黃芩15g、白芥15g、姜半夏15g、地龍15g、膽星15g、生大黃6g、麻黃6g。將藥物研成粉末,過篩100目,之后干燥后備用。將藥粉2~3g調成膏狀,貼放在患兒雙側肺俞穴、膻中穴、天突穴、大椎穴,使用無菌自粘敷貼給予固定。每日更換1次藥物,貼敷時間不超過6小時,1個療程為5~7d。
(2)護理方法: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包括密切觀察患兒的病情、遵醫(yī)囑用藥治療、飲食指導、對患兒家屬進行健康教育等。研究組在此基礎上針對中藥穴位貼敷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①貼敷前護理: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是保證患兒貼敷治療依從性的前提。若患兒躁動、哭鬧,無法配合治療,護理人員可通過陪同玩玩具、聊天、講故事等方法分散其注意力,繼而增強治療依從性。②貼敷中護理:貼敷時應妥善固定藥物,避免藥物脫落或移位。密切觀察患兒的情況,一旦出現(xiàn)不耐受等癥狀,應馬上取下藥貼。③貼敷后護理:指導患兒與其家屬不可劇烈運動,以免使藥貼移位或脫落。貼敷24h內不可使用刺激性藥液擦拭貼敷皮膚。向患兒家屬說明貼敷后可能會出現(xiàn)發(fā)癢、皮膚微熱、紅暈等情況,囑其不必過度恐懼與驚慌。此外,由于貼敷后皮膚存在色素沉著現(xiàn)象,向患兒家屬說明屬于正常現(xiàn)象,一段時間后會逐漸消失。
(1)根據《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對兩組療效進行評價。體溫正常,癥狀消失,肺部病灶吸收為顯效;體溫正常,癥狀改善,肺部病灶吸收>70%為有效;體溫恢復正常,癥狀有所好轉,肺部病灶吸收>50%為改善;以上指標均未達到為無效。顯效率、有效率與改善率之和為總有效率。(2)自擬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評價兩組患兒家屬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滿分為100分,分為護理技術、護理效果、護理效率與人文關懷4個方面,70分以上為滿意。
通過SPSS20.0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中,研究組95.56%高于對照組83.56%(P<0.05),見表。
表 兩組療效對比(例)
研究組220例(97.78%)患兒家屬對護理服務滿意,對照組202例(89.78%),研究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χ2=12.339,P<0.05)。
中藥穴位貼敷是以中醫(yī)經絡為基礎的中醫(yī)治療方法,其將藥物直接應用于體表相應穴位,使藥物傳入內臟,全面調整臟腑與經絡的生理功能,繼而達到治療肺炎的目的[2]。同時,中藥穴位貼敷治療無需特殊的設備,操作簡便,患兒依從性較佳[3]。本研究對225例患兒在常規(guī)藥物治療的基礎上聯(lián)合中藥穴位貼敷治療,并輔以綜合護理措施。貼敷前護理中通過分散患兒注意力,能夠提高其治療配合度;貼敷中護理與貼敷后護理則給予患兒密切的觀察與家屬細致的指導,避免藥貼脫落與移位,保證治療效果。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與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梢姡兴幯ㄎ毁N敷與綜合護理能夠有效增進臨床療效,強化護理滿意度。
綜上,中藥穴位貼敷與綜合護理措施在兒童肺炎中具有顯著的應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