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 陳其霞 李翠(通訊作者)
(重慶市綦江區(qū)人民醫(yī)院檢驗科 重慶 401420)
近年來黏液型銅綠假單菌在我院臨床標本中的分離呈上升趨勢,黏液型銅綠假單胞菌是細菌為適應(yīng)生存環(huán)境分泌的多糖基質(zhì),可與鄰近細菌、血小板、纖維蛋白原等粘附聚集形成生物膜細菌,對抗菌藥物具有頑強的抵抗性。因此對我院2017年1月—2019年4月檢出的黏液型銅綠假單胞菌感染患者進行研究,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7年1月—2019年6月期間在我院分離的155例黏液型銅綠假單胞菌感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當中男性86例,女性69例,患者年齡51~83歲,患者平均年齡70.2±9.2歲。所有患者各項基礎(chǔ)信息經(jīng)檢驗不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
1.2 研究方法
對所有患者的疾病類型和抗菌藥物使用情況進行調(diào)查。集中對患者進行痰液標本采集,隨后對痰液中的細菌進行分離和鑒定,將得到的菌株采用紙片瓊脂擴散法進行藥敏實驗,本次研究所用的抗菌藥物分別為亞胺培南、美羅培南、氨曲南、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頭孢他啶、頭孢吡肟、左氧氟沙星、環(huán)丙沙星、阿米卡星和慶大霉素,對所有分離的黏液型銅綠假單胞菌的耐藥情況進行研究分析。
1.3 儀器與試劑
血平板、麥康凱平板、M-H瓊脂培養(yǎng)基購于生物梅里埃公司,藥敏紙片購于OXID公司。所培養(yǎng)的細菌用BDphoenix Tm-100提供的陰性菌板條進行細菌鑒定。藥敏實驗采用K-B紙片擴散法,藥物敏感性按照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CLSI)2016版進行判定。質(zhì)控菌株ATCC25922大腸埃希菌,ATCC27853銅綠假單胞菌。數(shù)據(jù)采用WHONET 5.6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1 黏液型銅綠假單胞菌檢出感染部位情況
在黏液型銅綠假單胞菌的感染疾病方面,慢性梗阻性肺病50株(32.26%),慢性支氣管炎42株(27.10%),肺結(jié)核29株(18.71%),支氣管擴張伴感染13株(8.39%),惡性腫瘤伴肺感染9株(5.81%),肺氣腫、肺炎、腎病各4株(2.58%),見表1。
表1 黏液型銅綠假單胞菌檢出感染部位情況對比
2.2 黏液型銅綠假單胞菌的耐藥情況,見表2。
表2 黏液型銅綠假單胞菌對抗菌藥物的耐藥性比較
本次研究中,黏液型銅綠假單胞菌多分布于慢性梗阻性肺病、慢性支氣管炎、肺結(jié)核等呼吸系統(tǒng)疾病當中,雖對多種抗菌藥物均有較高的敏感性。
綜上所述,黏液型銅綠假單胞菌分布較廣,對多種抗菌藥物均有耐藥性,針對黏液型銅綠假單胞菌感染患者,治療黏液型銅綠引起的感染選用抗菌藥物的范圍廣。但臨床治療用藥結(jié)果顯示,使用單一抗s菌藥物對治療黏液型銅綠假單胞菌引起感染療效欠佳,大多需聯(lián)合用藥且需要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來選擇適合的抗菌藥物,從而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