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陽琳
(中國人民解放軍西部戰(zhàn)區(qū)空軍醫(yī)院 四川 成都 610011)
產后出血屬于產科的嚴重并發(fā)癥,若救治不及時,易導致產婦發(fā)生失血性休克或感染,極易威脅產婦生命安全[1],而宮縮乏力是導致產后出血的常見病因,所以,為降低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患者病死率,對其實施有效干預十分關鍵[2]。子宮動脈下行支結扎、卡孕栓均屬于目前臨床治療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常見手段,但較多研究顯示,單純對患者實施上述療法的效果欠佳,有必要對其實施聯(lián)合干預[3]。我院對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患者分別應用子宮動脈下行支結扎、卡孕栓、子宮動脈下行支結扎聯(lián)合卡孕栓治療,見如下報道。
隨機將2016年1月—2018年6月我院66例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患者分為觀察組(33例)、對照組(33例)。
觀察組33例患者年齡為23~36(29.75±2.73)歲,經產婦、初產婦分別為20(60.61%)、13(39.39%)例;孕周為36~40周,平均為(38.24±0.36)周;分娩方式:25例陰道分娩,8例剖宮產。
對照組33例患者年齡為24~37(29.73±2.70)歲,經產婦、初產婦分別為21(63.64%)、12(36.36%)例;孕周為37~41周,平均為(38.35±0.39)周;分娩方式:26例陰道分娩,7例剖宮產。
兩組資料經對比可知統(tǒng)計值P>0.05,可對比。
待胎兒娩出后,給予66例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患者肌內注射20U縮宮素(國藥準字H12020482,天津生物化學制藥有限公司,規(guī)格:lml:10單位),同時,給予其靜脈滴注20U縮宮素+500ml平衡液,待胎盤娩出后,觀察患者子宮收縮情況及陰道出血量。
對照組33例患者應用卡孕栓治療,即經患者直腸置入1mg卡孕栓(國藥準字H10800006,東北制藥集團沈陽第一制藥有限公司,規(guī)格:1mg)。
觀察組33例患者應用子宮動脈下行支結扎聯(lián)合卡孕栓治療,即經患者直腸置入1mg卡孕栓外,還需對患者實施子宮動脈下行支結扎術。
對比兩組患者的出血量、止血時間、惡露持續(xù)時間、住院時間、月經轉歸時間。
計量資料行t檢驗,軟件選用SPSS24.0,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止血時間、惡露持續(xù)時間、住院時間、月經轉歸時間均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
表 兩組觀察指標對比(±s)
表 兩組觀察指標對比(±s)
組別 例數(shù) 止血時間(min)惡露持續(xù)時間(d)住院時間(d)月經轉歸時間(d)觀察組 33 14.24±2.32 24.54±1.78 8.48±1.59 30.52±2.29對照組 33 23.65±2.98 29.89±3.26 11.98±2.92 40.05±2.99 t - 14.772 8.821 4.972 15.248 P - 0.000 0.000 0.000 0.000
卡孕栓屬于前列腺素類衍生物,其不僅可選擇性作用于子宮平滑肌,增加子宮平滑肌纖維的收縮幅度以及強度,還可抑制細胞內鈣離子外流,降低體內雌孕激素水平,對促進子宮收縮及子宮創(chuàng)面血竇關閉具有較積極的作用,且較多研究證實[4],上述藥物具有半衰期長、個體差異小等優(yōu)點,不易對產婦心率、血壓等產生嚴重影響,安全性較高,但較多研究顯示,單純對患者應用卡孕栓的效果欠佳,有必要對患者實施其他療法。
子宮動脈位于子宮中下1/3處外側,常分為上行支與下行支,其中上行支主要負責供應子宮體部的血液循環(huán),下行支主要負責供應宮頸、子宮下段及陰道上段的血液循環(huán),對患者實施子宮動脈下行支結扎術可有效阻斷宮頸下段的血液循環(huán),從而達到快速止血的目的。較多研究顯示,由于子宮側支循環(huán)血流較豐富,術后可快速恢復宮頸血流循環(huán),從而不易造成子宮缺血壞死,對卵巢血運及功能無顯著影響。本研究對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患者實施子宮動脈下行支結扎聯(lián)合卡孕栓治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出現(xiàn)上述現(xiàn)象主要是由于卡孕栓可有效促進全子宮收縮,并可減少子宮下段血運,有助于機體形成血栓,而子宮動脈下行支結扎術亦可起到快速止血的作用,兩者合用具有較好的協(xié)同作用,安全性更高。
此次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止血時間、惡露持續(xù)時間、住院時間、月經轉歸時間均少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
綜上所述,對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患者實施子宮動脈下行支結扎聯(lián)合卡孕栓治療的效果明顯優(yōu)于單純療法,止血時間短,產褥感染發(fā)生率低,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