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飛 明鏡 李紹全 李棟平 何永靜(通訊作者)
(1 昆明三博腦科醫(yī)院外科 云南 昆明 650100)
(2 昆明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整形外科 云南 昆明 650101)
大多數(shù)的老年患者均合并有骨質疏松的情況,且其保護應急能力減弱,從而導致低能量暴力便可造成其發(fā)生橈骨遠端C3型骨折,從而出現(xiàn)關節(jié)面在內的骨性結構損傷。目前臨床中掌側低切記鎖定鋼板在骨折中的應用越發(fā)廣泛,治療各類掌骨骨折的臨床效果得到明顯提升[1-3]。但在術中是否需要進行植骨仍存在一定的臨床爭議,關于植骨在橈骨遠端C3型骨折中的治療提升效果仍需大量研究以證實。我院在該類骨折患者的治療中也實施了內固定法,并有一部分患者接受植骨治療,本研究對我院接受植骨治療與未接受植骨治療的患者實施回顧性分析,對比術后情況及遠期效果的差異,并獲得了一定結論,現(xiàn)將本次研究報道如下。
納入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老年橈骨遠端C3型骨折患者共60例為研究對象,按照固定術中是否進行植骨進行分類,分為植骨組與未植骨組各30例。其中植骨組男性5例,女性25例,年齡范圍(65~77)歲,平均年齡(70.25±6.47)歲,骨折部位:左手骨折17例,右手骨折13例,損傷原因:車禍傷1例,摔傷29例,基礎?。汉喜⒒A病者18例,未合并基礎病者12例,AO術前軟組織評分:IC122例,IC8例。未植骨組男性7例,女性23例,年齡范圍(65~77)歲,平均年齡(70.36±6.62)歲,骨折部位:左手骨折15例,右手骨折15例,損傷原因:車禍傷2例,摔傷28例,基礎?。汉喜⒒A病者20例,未合并基礎病者10例,AO術前軟組織評分:IC120例,IC10例。兩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完整;②患者年齡≥65歲且為單側閉合性新鮮骨折;③患者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④患者術前基礎病均得到良好控制。
表 兩組患者術后3及12個月的影像學檢查及DASH評分結果對比(±s)
表 兩組患者術后3及12個月的影像學檢查及DASH評分結果對比(±s)
組別例數(shù)尺偏角(°)掌傾角(°)橈骨遠端高度(mm)DASH評分3個月12個月3個月12個月3個月12個月3個月12個月植骨組3024.31±3.8522.74±4.9312.1 5±1.4811.43±1.4114.14±4.2413.34±4.6213.85±2.6111.73±1.24未骨植組3022.86±5.3421.71±5.7211.68±1.8510.85±2.3113.34±3.5212.81±3.5915.43±2.7211.44±1.32 t 1.2 060.7471.2 251.1 740.7950.4962.2 960.877 P 0.1160.2290.1130.1230.2150.3110.0130.192
排除標準:①患者存在嚴重合并癥如腫瘤骨轉移、惡性血液病等情況;②患者存在過敏等情況。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基礎病治療,待基礎病控制穩(wěn)定后實施臂叢麻醉或全身麻醉法骨折修復術。Henry法入路對掌側組織逐層切開,旋前方肌以“L”型切口打開并暴露骨折端,對骨折塊進行復位保證橈骨的高度、掌側傾角與尺側偏角符合標準。植骨組使用同種異性條狀骨,依據(jù)干骺端骨折塌陷及缺損的程度選擇合適的骨,填塞充分后進行掌側鋼板內固定置入,未植骨組直接進行固定。保證兩組患者術中固定牢固,被動及主動活動均具有良好穩(wěn)定性,再次從C臂機透視觀察對位對線良好后以生理鹽水沖洗創(chuàng)面并常規(guī)縫合。術后常規(guī)抗生素抗感染,合適時機進行鍛煉。
術后觀察創(chuàng)面的愈合及血管神經的損傷情況。術后3月及12個月采用影像學檢查評估骨折康復效果。使用上肢功能(DASH)評分進行腕部功能評價,該評分越高則功能越差,0分為功能正常。
數(shù)據(jù)采用SPSS2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術后創(chuàng)面愈合均較好,無血管神經損傷情況發(fā)生。
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后3個月及12個月影像學檢查尺偏角、掌傾角及橈骨遠端高度無顯著差異(P>0.05),但植骨組患者的DASH評分在3個月低于未植骨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
橈骨骨折占據(jù)所有骨折類型的10%~25%,其中C3型橈骨骨折在橈骨遠端骨折中占25%,對老年患者而言,骨質疏松及自我保護能力的減弱可造成其橈骨骨折的多發(fā)情況,且一旦發(fā)生骨折其骨性結構的損傷程度更加嚴重[4]。由于老年患者骨折骨組織損傷更加嚴重,采取單純的普通鋼板往往不能獲得滿意支撐效果,而骨折后丟失與固定松動的情況不時存在。掌側低切跡鋼板應用后鋼板的固定穩(wěn)固性得到一定的提升,但老年C3型骨折中的骨折間隙仍可能造成不良康復情況的發(fā)生,同種異性條狀骨植骨的應用能夠更好的對骨折間隙進行填充,提供機械支持,使患者骨折處于更加穩(wěn)定的狀態(tài)[5],可能對患者的早期康復鍛煉產生輔助效果,從而加速骨折的愈合,在老年患者中更加適合。所有患者術后的創(chuàng)面愈合情況均較好且未出現(xiàn)血管神經損傷等手術并發(fā)癥,且在術后隨訪中3個月及12個月的尺偏角、掌傾角及橈骨遠端高度兩組均無顯著差異,而在上肢功能評分中植骨組則有更好的表現(xiàn),DASH得分更高。表明植骨后患者的上肢功能恢復更好。
綜上所述,植骨聯(lián)合掌側鋼板內固定術治療老年橈骨遠端C3型骨折具有較好臨床效果,功能康復效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