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曉雅
(山東省泰山醫(yī)院心內(nèi)科,山東 泰安 271000)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是指冠狀動脈血管出現(xiàn)動脈粥樣硬化病變,致使血管阻塞或狹窄,導(dǎo)致心肌缺氧、缺血而壞死的疾病[1]。心力衰竭是指心臟的收縮和舒張功能出現(xiàn)了障礙,致使靜脈回心血有效的排出心臟,引起動脈系統(tǒng)血液灌注不足而導(dǎo)致的心臟循環(huán)障礙,其主要致病因素就是冠心病[2]。研究顯示,阿托伐他汀可改善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但對于其用藥劑量選擇10 mg/d或20 mg/d還存在有很大的爭議[3],而長期研究發(fā)現(xiàn),該藥很少發(fā)生不良反應(yīng),因此可以考慮大劑量,本研究選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就探討大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該病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據(jù)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分為兩組,觀察組(n=60)劑量為20 mg/d,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齡45~82歲,平均(65.24±6.69)歲;病程3~11年,平均(8.21±1.21)年;對照組(n=60)劑量為10 mg/d,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齡45~85歲,平均(65.34±6.62)歲;病程3~12年,平均(8.14±1.30)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納入標(biāo)準(zhǔn):①患者及家屬均知情研究;②對本研究藥物無過敏者;③無合并腦卒中、糖尿病等其他嚴(yán)重疾病者;④無肝腎功能不全者。本研究所選病例經(jīng)過倫理委員會批準(zhǔn)。
1.2 方法:兩組患者均接受β受體阻滯劑、ACEI、強(qiáng)心、利尿等常規(guī)指標(biāo),然后對照組接受10 mg/d阿托法他汀(浙江新東港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zhǔn)字:H20133127,規(guī)格:10 mg/片)治療,于晚飯后頓服,觀察組則接受20 mg/d阿托法他汀,用法同對照組,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6個月。
1.3 觀察指標(biāo)及評價標(biāo)準(zhǔn):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xué)、血脂、心功能以及預(yù)后情況。①血液流變學(xué)和血脂指標(biāo):包括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漿黏度、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RIG);②心功能指標(biāo):包括心肌做功指數(shù)、左心室射血分?jǐn)?shù)(LVEF)、左室舒張末內(nèi)徑(LVEDD)、血漿B型腦鈉肽(BNP);預(yù)后指標(biāo):包括心源性病死率、再住院率、心功能改善率[4]。
1.4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選用SPSS20.0統(tǒng)計學(xué)軟件,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取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設(shè)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2.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液流變學(xué)、血脂指標(biāo)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HDL水平對比差異不明顯,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漿黏度、LDL、TC、TRIG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液流變學(xué)、血脂指標(biāo)對比(±s)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液流變學(xué)、血脂指標(biāo)對比(±s)
指標(biāo) 時間 觀察組(n=60) 對照組(n=60) t P全血高切黏度(mPa/s) 治療前 6.26±0.51 6.29±0.50 0.3254 0.3727治療后 4.83±0.36 5.36±0.40 7.6287 <0.0001全血低切黏度(mPa/s) 治療前 11.77±1.61 11.81±1.53 0.1395 0.4446治療后 8.61±1.36 9.85±1.40 4.9210 <0.0001血漿黏度(mPa/s) 治療前 1.86±0.33 1.87±0.32 0.1685 0.4332治療后 1.14±0.22 1.50±0.15 10.4726 <0.0001 LDL(mmol/L) 治療前 3.70±1.36 3.71±1.35 0.0404 0.4839治療后 2.52±1.15 3.41±1.20 4.1478 <0.0001 HDL(mmol/L) 治療前 0.59±0.22 0.60±0.21 0.2547 0.3997治療后 0.62±0.26 0.72±0.17 2.4935 0.0070 TC(mmol/L) 治療前 6.29±1.36 6.28±1.37 0.0401 0.4840治療后 4.24±1.15 5.58±1.29 6.0061 <0.0001 TRIG (mmol/L) 治療前 2.56±0.60 2.57±0.58 0.0928 0.4631治療后 1.92±0.44 2.16±0.49 2.8229 0.0028
2.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心功能相關(guān)指標(biāo)對比: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心肌做功指數(shù)、LVEDD、BNP明顯低于對照組,LVEF名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心功能相關(guān)指標(biāo)對比(±s)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心功能相關(guān)指標(biāo)對比(±s)
指標(biāo) 時間 觀察組(n=60) 對照組(n=60) t P心肌做功指數(shù) 治療前 0.71±0.11 0.70±0.12 0.4758 0.3175治療后 0.41±0.08 0.56±0.09 9.6490 <0.0001 LVEF(%) 治療前 33.70±4.79 33.68±4.80 0.0228 0.4909images/BZ_26_778_1365_780_1366.png治療后 46.52±4.50 43.24±5.18 3.7027 0.0002 LVEDD(mm) 治療前 59.07±6.62 59.11±6.54 0.0333 0.4867治療后 48.01±5.19 52.39±6.03 4.2644 <0.0001 BNP(ng/L) 治療前 3714.21±168.31 3716.24±169.45 0.0658 0.4738治療后 2141.69±104.24 2486.83±95.39 18.9206 <0.0001
2.3 兩組患者預(yù)后情況對比:觀察組患者再住院率11.67%明顯低于對照組35.00%,心功能改善率78.33%明顯高于對照組55.0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兩組患者心源性病死率對比1.67%vs6.67%差異不明顯,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預(yù)后情況對比[n(%)]
冠心病為心力衰竭發(fā)生的主要原因,當(dāng)發(fā)生心力衰竭后,會進(jìn)一步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及時給予有效治療[5]。冠心病與心力衰竭的共同病理基礎(chǔ)為血液流變學(xué)和血脂異常,因此可以給予改善血液流變學(xué)和血脂異常的藥物治療[6]。阿托伐他汀是一種HMG-CoA還原酶選擇性抑制劑,可以通過將膽固醇、HMG-CoA還原酶的生物合成進(jìn)行抑制來將脂蛋白、膽固醇水平降低[7],并增加大脂蛋白受體數(shù)目和肝細(xì)胞表面低密度,改善分解的代謝功能和提高膽固醇的攝取,恢復(fù)血管內(nèi)皮功能[8]。
研究顯示,阿托伐他汀還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和血脂水平[9],但目前尚沒有明確規(guī)定其對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最佳給藥劑量[10]。常規(guī)的阿托伐他汀用藥劑量是10 mg/d,最大不可超過80 mg/d,而臺來提·吐爾洪研究顯示,長期小劑量服用阿托伐他汀并沒有太高的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因此本研究在充分考慮患者的風(fēng)險效益后,決定加大用藥劑量[11]。
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漿黏度、LDL、TC、TRIG、心肌做功指數(shù)、LVEF、LVEDD、BNP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說明大劑量阿托伐他可有效改善患者液流變學(xué)、血脂和心功能。觀察組心源性病死率、再住院率、心功能改善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說明大劑量阿托伐他不僅具有更好的預(yù)后效果,還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因此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