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欣欣
(遼陽市中心醫(yī)院內鏡室,遼寧 遼陽 111000)
消化內鏡室是為臨床消化道疾病患者提供診斷及治療的重要科室,消化內鏡的診治操作屬于侵入性操作,患者存在一定的抵觸情緒,且在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較多不良事件,為患者帶來一定痛苦。因此積極優(yōu)化消化內鏡室的護理服務方案,提高該科室護理服務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2]。標準化護理近年來在臨床得以推廣應用,其可確保護理服務更為有序、科學,確?;颊叩玫礁鼮閮?yōu)質、全面的護理服務,此次研究將在本院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間消化內鏡室接診的患者中選擇100例進行分組護理,研究消化內鏡室護理質量管理中實施標準化護理的效果及價值,現(xiàn)將結果做下述分析。
1.1 一般資料:在本院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間消化內鏡室接診的患者中選擇100例進行分組護理,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則實施標準化護理,各50例。所有患者均為自愿參與研究、均意識清醒、無溝通障礙、均無其他臟器嚴重疾病。對照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齡:24~67歲,平均年齡為(49.5±4.7)歲。其中26例接受胃鏡檢查、24例接受腸鏡檢查。觀察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齡:24~68歲,平均年齡為(49.6±4.8)歲。其中29例接受胃鏡檢查、21例接受腸鏡檢查。組間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可比性良好。
1.2 方法:對照組為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進行診治前為患者進行常規(guī)基礎宣教,告知患者檢查基本流程以及需要患者協(xié)助的相關事項,配合醫(yī)師完成診療工作。觀察組則實施標準化護理服務:有成立標準化護理質控小組,由護士長擔任組長,組織護理人員學習標準化護理操作方法及相關理論知識??偨Y護理服務中存在的問題并開會進行討論,查閱相關資料,制定針對性的解決對策以及標準化的護理流程。②在開展消化內鏡診治前為患者進行相關宣教,同時也要注意為患者營造舒適的診療環(huán)境,確保室內溫度、濕度適宜,幫助患者放松身心。為患者做好心理干預服務,促使患者對檢查流程有正確認知,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③檢查過程中,多與患者進行溝通,以便改善患者的情緒,同時也要注意患者變化,若患者出現(xiàn)惡心、嘔吐等不良癥狀,則要及時予以安撫,并清理口鼻嘔吐物,減輕患者痛苦。進行腸鏡檢查過程中,需要進行注氣,此時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腹痛癥狀,護理人員要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安撫患者情緒,以便提高患者配合度,確保診治工作的順利進行。④檢查結束后要幫助患者整理衣物,并詢問患者感受,檢查結束3 h內要安排專人進行陪護,以免出現(xiàn)意外。告知患者檢查結束2 h后可飲水,當日飲食要以流質食物為主,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1.3 觀察指標:①內鏡診治時間。②不良反應發(fā)生概率。③護理滿意率:采用自制量表,表中設有相關題目10道,總分為10分,得分在8分以上為滿意,在6分以上為一般,低于6分為差,對比滿意率。④SAS評分[3]:采用焦慮評分表格,表中設相關題目20道,總分越高越不理想。⑤疼痛模擬評分[4]: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取尺子均等分為10分,標0~10分,隨分數(shù)的提高疼痛程度不斷增加。
1.4 統(tǒng)計學處理:以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8.0作為本次研究中各項數(shù)據(jù)組間對比的處理工具,依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及計量資料的不同采用不同檢驗方法,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t檢驗,P<0.05證明差異顯著,有意義。
2.1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概率及護理滿意率的比較:觀察組僅有1例出現(xiàn)惡心嘔吐表現(xiàn),對照組4例出現(xiàn)惡心嘔吐,2例出現(xiàn)嗆咳,對比不良反應發(fā)生概率及護理滿意率,均提示觀察組更佳(P<0.05)。
2.2 兩組SAS評分、疼痛模擬評分、內鏡診治時間的比較:觀察組SAS評分及疼痛模擬評分更低,內鏡診治時間更短(P<0.05),見表1。
表1 兩組SAS評分、疼痛模擬評分、內鏡診治時間的比較(±s)
表1 兩組SAS評分、疼痛模擬評分、內鏡診治時間的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SAS評分 疼痛模擬評分 內鏡診治時間(h)對照組 50 40.3±3.2 2.5±0.3 1.4±0.3觀察組 50 37.6±4.1 1.6±0.4 1.1±0.2 χ2 - 3.671 12.728 5.883 P - 0.000 0.0100 0.000
消化內鏡室臨床診斷及治療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重要方式,其可對消化系統(tǒng)疾病做出有效診斷,為臨床治療提供必要依據(jù),具有較高的安全性以及準確性。但需要注意的是消化內鏡診治是侵入性操作,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種種負面情緒,影響其診療配合度,不利于診治的順利進行,同時若未能得到滿意護理服務則可能引起護患糾紛,降低護理質量,因此尋找有效的胡磊服務十分重要[4-6]。
隨著近年來各類以人為本的護理模式的推廣應用,各類新型護理模式逐漸取代傳統(tǒng)護理,成為各科室的常用護理方法,其中標準化護理是較為常用的模式之一,該種模式不僅有助于有序開展護理服務,同時也有助于護理人員準確完成各項護理操作,提高護理服務質量[7-8]。在此次研究中觀察組應用了標準化護理,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服務效果要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觀察組的內鏡診治時間為(1.1±0.2)h、疼痛模擬評分為(1.6±0.4)分、SAS評分為(37.6±4.1)分,與對照組比較均得到顯著改善,同時觀察組患者在進行消化內鏡診治過程中不良反應發(fā)生概率也有明顯降低,護理滿意率提高顯著。表明標準化護理的應用更利于消化內鏡診治的順利進行,患者也更為認可,對提高護理質量具有積極意義。另外因為消化內鏡診治技術相對較高,因此護理人員也要具備煎熬感的專業(yè)素養(yǎng),主要提高自身工作責任心,注意護理細節(jié)問題,以便進一步提高消化內鏡室的護理工作質量。
綜上所述,在消化內鏡室護理質量管理當中應用標準化護理模式可有效減輕患者負面情緒,提高其配合度,降低各類不良反應發(fā)生概率,縮短內鏡診治時間,減輕患者痛苦,提高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提高護理質量,應用價值顯著,因此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