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增艷
(山西省太原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山西 太原030002)
急性腦梗死是由頸部動脈或腦血管狹窄閉塞導致的腦供血驟然中斷后引起的腦組織壞死[1]。病因主要是血管粥樣硬化和血栓形成,也有因其他系統(tǒng)疾病導致的血栓隨血液循環(huán)進入腦動脈或供應腦血液循環(huán)的頸部動脈,使支配區(qū)域的腦血管血流量驟然下降,最終導致相應區(qū)域腦組織軟化、壞死[2]。由此可見,抑制血栓及血管粥樣硬化形成、保持血管暢通是治療急性腦梗死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丹參多酚酸鹽是從丹參中提取的化合物,其主要成分為丹參乙酸,具有活血、祛瘀、通脈的功效,還能抗炎、抗氧化、抑制血小板凝聚,臨床常用于治療心腦血管疾病[3]。瑞舒伐他汀是他汀類降脂藥物中效果較強的一種,還有抗凝、抗炎、改善血管內皮功能等作用[4]。本研究觀察了丹參多酚酸鹽聯(lián)合瑞舒伐他汀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太原市第二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收治的6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44~73歲,平均(57.39±13.74)歲;基礎疾病:高血壓病23例,糖尿病10例;入院平均Barthel指數(45.08±10.57)分。觀察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42~70歲,平均(54.89±12.65)歲;基礎疾病:高血壓病20例,糖尿病9例;入院平均Barthel指數(44.95±10.32)分。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標準 ①發(fā)病時間<24 h;②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中腦梗死的診斷標準[3],經頭顱CT或MRI檢查定位病灶;③TOAST分型為小動脈閉塞性卒中型及大動脈粥樣硬化性卒中型;④患者及家屬自愿參加本研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①年齡大于75歲;②入院前3個月內曾接受溶栓治療;③合并腦部腫瘤、腦血管畸形等其他中樞神經系統(tǒng)疾病;④合并血液系統(tǒng)疾病或心、肝、腎等嚴重器質性疾病[5]。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抗凝、降壓、控制血糖等基礎治療。
2.1 對照組 給予瑞舒伐他汀鈣膠囊(海洋通用三洋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0135)口服,每次20 mg,每日1次,治療2周。
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注射用丹參多酚酸鹽(上海綠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50248)靜脈滴注,將300 mg注射用丹參多酚酸鹽加入250 m L 0.9%氯化鈉注射液靜脈滴注,每日1次,治療2周。
3.1 觀察指標 ①血脂指標:于治療前后采集患者清晨空腹外周靜脈血液5 m L,3 0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血清。應用mindray BS-600型生化分析儀測定三酰甘油(TG)、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②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同上方法制備血清,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治療前后血清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應蛋白(hs-CRP),試劑盒來自上海酶聯(lián)生物科技有限公司;③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中樞神經特異蛋白(S100β)水平:S100β水平測定方法同前炎癥因子測定方法;NIHSS評分越低說明神經功能缺損癥狀越嚴重。
3.2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3 結果
(1)血脂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TC、TG、LDL-C、HDL-C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TC、TG、LDL-C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HDL-C較治療前升高(P<0.05),且觀察組TC、TG、LDL-C均低于對照組(P<0.05),HDL-C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急性腦梗死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指標比較(mmol/L,±s)
表1 兩組急性腦梗死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指標比較(mmol/L,±s)
TC TG組別 例數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0 5.40±0.86 3.71±0.75△▲ 1.64±0.59 1.21±0.30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0 5.43±0.82 4.20±0.79△ 1.66±0.58 1.40±0.35△
續(xù)表
(2)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血清炎性因子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 TNF-α、IL-6、hs-CRP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且觀察組 TNF-α、IL-6、hs-CRP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急性腦梗死患者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急性腦梗死患者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TNF-α(μg/L)IL-6(ng/L)hs-CRP(mg/L)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0 4.30±0.49 2.63±0.32△▲18.68±2.57 11.52±2.36△▲ 15.50±2.35 6.25±1.07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0 4.27±0.48 3.05±0.30△ 18.42±2.45 13.34±2.23△ 15.38±2.30 8.15±1.12△
(3)NIHSS評分、S100β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NIHSS評分、S100β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 NIHSS評分、S100β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急性腦梗死患者治療前后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評分、中樞神經特異蛋白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急性腦梗死患者治療前后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評分、中樞神經特異蛋白水平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NIHSS評分(分)S100β水平(g/L)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0 16.53±2.46 7.62±1.52△▲ 0.63±0.12 0.14±0.04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0 16.41±2.40 11.58±1.92△ 0.62±0.13 0.25±0.05△
急性腦梗死臨床表現(xiàn)為急性頭痛、眩暈、耳鳴、半身不遂,并出現(xiàn)吞咽困難、說話不清、惡心、嘔吐等癥狀,嚴重者在短時間內陷入昏迷[6]。研究表明,高脂血癥和動脈粥樣硬化是發(fā)生急性腦血管病的主要誘因[7]。因此,控制血脂、逆轉硬化斑塊、改善血管通暢是治療急性腦梗死的關鍵。
他汀類藥物可通過增加肝細胞LDL-C受體,抑制HMG-Co A還原酶,減少肝臟合成和儲存膽固醇,以降低血脂,同時還能通過降低血清hs-CRP而抑制或逆轉血管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此外還具有抗凝、抗炎、改善血管內皮功能等作用。丹參中的主要成分為丹參乙酸,臨床廣泛用于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研究表明,丹參多酚酸鹽在急性腦梗死發(fā)生后可有效減輕患者腦組織水腫,改善神經功能缺損癥狀,通過調節(jié)血管內皮細胞鈣離子和NO濃度,起到舒張血管、保護內皮細胞的作用[8]。此外,還能清除氧自由基,減輕細胞內線粒體因缺氧產生的損傷[9]。
表1結果顯示,兩組治療后HDL-C均有下降,且觀察組血脂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丹參多酚酸鹽與瑞舒伐他汀聯(lián)用具有協(xié)同調脂作用,與李紅梅[10]等研究結果一致。HDL-C可將血液中多余的膽固醇轉運到肝臟,通過膽道排出,達到穩(wěn)定血脂的效果;此外,HDL-C還能修復血管內膜破損,恢復血管內皮細胞功能,改善動脈硬化斑塊,起到穩(wěn)定血脂、保持血管暢通的作用。表2結果顯示,兩組治療后TNF-α、IL-6、hs-CRP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且觀察組各項指標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瑞舒伐他汀與丹參多酚酸鹽聯(lián)用具有協(xié)同抗炎作用。表3結果顯示,兩組治療后NIHSS評分、S100β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且觀察組NIHSS評分、S100β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S100β蛋白又稱為腦的C-反應蛋白。正常生理濃度的S100β蛋白具有營養(yǎng)神經的作用,過度表達的S100β蛋白則具有神經毒性,能增加大腦對缺血、缺氧的易感性,導致神經元凋亡。由此可見,瑞舒伐他汀與丹參多酚酸鹽聯(lián)用可減輕腦缺氧損傷和神經損傷癥狀。
綜上所述,丹參多酚酸鹽聯(lián)合瑞舒伐他汀可明顯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血脂水平、炎癥狀態(tài),且臨床效果顯著。但本研究樣本量較少,觀察時間較短,可在后期加大樣本量,延長觀察時間,以期為臨床提供更可靠的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