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花
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中醫(yī)院婦產科 (江西德安 330400)
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人們對產后恢復情況的要求逐 漸提高,尤其是剖宮產術后,因受創(chuàng)傷、麻醉藥物等因素的影響,產婦極易出現(xiàn)消化系統(tǒng)功能障礙,嚴重影響其術后恢復及哺乳[1]。按摩、敷貼為目前臨床上常用的產婦產后康復方式,但效果不理想。近年來,臨床上逐漸將康復理療儀應用于剖宮產產婦術后康復護理中,本研究就其應用效果進行分析?,F(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中醫(yī)院行剖宮產的60名產婦,隨機分為兩組,每組30名。對照組年齡22~36歲,平均(28.8±5.2)歲;孕周38~42周,平均(38.9±3.0)周;初產婦19名,經產婦11名。觀察組年齡23~37歲,平均(28.5±5.5)歲;孕周38~41周,平均(38.6±3.2)周;初產婦18名,經產婦12名。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產婦均知曉研究內容,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均符合剖宮產指征;肝腎功能正常;意識正常,無精神疾病,可配合研究。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干預,即告知產婦術后6 h可自由更換體位,叮囑其勤翻身,并及早下床活動;指導產婦排氣前禁食奶類、糖類食物,嚴密觀察其陰道出血情況及宮底高度,并做好會陰護理、乳房護理工作。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產后康復理療儀干預。
(1)康復指導。護理人員應耐心向產婦講解產后康復的作用與價值,同時向其介紹產后康復方法及相關注意事項,以提高產婦對產后康復的了解,促使其認識到產后康復對自身的影響,以提高其依從性與積極性;護理人員應結合產婦情況為其制定個性化的康復計劃,同時監(jiān)督、指導產婦進行康復訓練。此外,護理人員應向產婦介紹康復理療儀的作用機制、優(yōu)勢、特點,以提高產婦的認知度與接受度,促使其積極主動地配合各項干預。(2)康復理療儀的應用。康復理療儀需要于產后8 h開始應用,但對于伴有乳汁減少癥狀的產婦,則需要在分娩后第2天開始應用。本研究選用南京華貝電子醫(yī)療設備有限公司生產的HNC-4000型產后康復理療儀,使用前再次向產婦強調儀器的作用與價值,并告知其儀器的使用不會引發(fā)任何不良反應;認真解答產婦提出的問題與疑惑,以消除產婦的擔憂情緒,提高其安全感,促使產婦更好地配合干預。使用時產婦采取平臥位,合理調節(jié)室溫,以防溫度過低導致產婦受涼;需嚴密進行乳房部位皮膚消毒,然后將乳房專用皮膚電極片置于雙側乳房上,并根據(jù)產婦情況合理調節(jié)理療強度,需從0開始,逐漸增加,且最大強度不大于230 Hz;每次理療時間為20 min,2次/d;期間護理人員需要及時詢問產婦情況,避免刺痛、灼熱等現(xiàn)象的發(fā)生,且護理人員應主動與產婦溝通交流,以消除其不良情緒。理療結束后為產婦擦拭貼片部位皮膚,保持皮膚清潔。
(1)比較兩組康復效果,包括泌乳始動時間、排氣時間、惡露持續(xù)時間及宮縮疼痛程度。宮縮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進行評估,分值為0~10分,評分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嚴重[2]。(2)比較兩組產后12 h內自主排便率及排尿率。
觀察組泌乳始動時間、惡露持續(xù)失禁、排氣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宮縮疼痛程度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康復效果比較(±s)
表1 兩組康復效果比較(±s)
宮縮疼痛程度(分)觀察組 30 17.4±2.0 2.6±0.4 21.1±3.9 4.5±0.8對照組 30 23.1±2.3 3.5±0.6 24.6±4.4 6.3±0.9 t 10.24 6.84 4.34 8.19 P 0.00 0.00 0.00 0.00組別 人數(shù) 泌乳始動時間(h)惡露持續(xù)時間(h)排氣時間(h)
觀察組產后12 h內自主排尿率及自主排便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自主排尿、排便比較[名(%)]
產后恢復是分娩后的重要階段,有效的產后恢復方式對促進產婦子宮、乳房等器官的恢復有重要價值;特別是剖宮產產婦,其手術過程中因受手術器械創(chuàng)傷、麻醉藥物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常會消耗大量的熱量與體力,產后身體較為虛弱,易產生心理及生理應激反應,從而對產婦產后恢復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加強對剖宮產產婦術后康復的重視非常必要。
常規(guī)護理模式多側重于對產婦病情的觀察及對新生兒的監(jiān)護,欠缺對產婦康復重要性的認知。隨著醫(yī)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與改進,產后修復技術有了極大進步。產后康復治療技術作為一種新興技術逐漸在臨床中得到推廣與應用,該技術主要以產婦身體變化情況為依據(jù),借助高新科技技術為產婦提供更全面、更科學的治療,以達到促進產婦身體器官恢復,促使產婦產后形體恢復的目的[3-5]。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配合使用康復理療儀,通過向產婦介紹康復理療儀的作用機制、安全性等,可有效增強產婦對產后康復的認知,有利于提高其依從性;而康復理療儀的電刺激作用,能夠有效松弛產婦平滑肌筋膜,對減輕產婦疼痛感,促進腸道蠕動具有重要價值,從而可以有效縮短產婦產后排氣時間;利用康復理療儀對產婦乳房進行刺激,還可達到模擬嬰兒吸吮的目的,且其強度為嬰兒吸吮的10倍左右,在此作用下可有效促進乳頭運動,增加乳腺壓力;通過對乳房的刺激還可有效增加乳房泌乳量,縮短產婦泌乳時間[6-7]。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泌乳始動時間、排氣時間、惡露持續(xù)時間、宮縮疼痛程度評分及產后12 h內自主排尿率、自主排便率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證實了上述理論。
綜上所述,康復理療儀的應用可更好地促進剖宮產產婦術后康復,效果理想。